一种中耳术后外耳道填充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6926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耳术后外耳道填充支架,包括:用于置于所述外耳道内的支撑部和导入部,所述支撑部的外部形状和尺寸与所述外耳道相仿,所述导入部的外部轮廓尺寸小于所述外耳道;其中,所述导入部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且所述导入部与所述支撑部为一体蜂窝结构。所述支撑部和导入部具有沿外耳道走向设置的相贯通的多条通道。所述支撑部和导入部采用非可降解弹性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对外耳道维持足够时间的支撑力,而且具有通风透气、抗炎的功效。抗炎的功效。抗炎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耳术后外耳道填充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中耳术后外耳道填充支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临床中中耳术后多使用可吸收凝胶海绵或碘仿纱条进行外耳道填塞,前者随着其逐渐被降解吸收而导致对外耳道的支撑力不足,引起外耳道狭窄;后者不够通风透气且可能导致伤口局部的过敏渗出,不利于患者伤口的愈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中耳术后外耳道填充支架,不仅能够对外耳道维持足够时间的支撑力,而且具有通风透气、抗炎的功效。
[0004]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中耳术后外耳道填充支架,包括:用于置于所述外耳道内的支撑部和导入部,所述支撑部的外部形状和尺寸与所述外耳道相仿,所述导入部的外部轮廓尺寸小于所述外耳道;其中,所述导入部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且所述导入部与所述支撑部为一体蜂窝结构。
[0006]优选的,所述支撑部和导入部具有沿外耳道走向设置的相贯通的多条通道。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部和导入部采用非可降解弹性材料制成。
[0008]优选的,还包括,用于置于与所述外耳道连通的耳甲腔内部分或全部的防脱部,所述防脱部位于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且所述防脱部与所述支撑部、所述导入部为一体蜂窝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防脱部、支撑部和导入部具有沿外耳道走向设置的相贯通的多条通道。
[0010]优选的,所述导入部呈逐渐收缩状。/>[0011]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外耳道的接触面设有若干用于放置缓释抗炎抑菌药物的微孔。
[0012]优选的,所述防脱部、支撑部和导入部采用非可降解弹性材料制成。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0014]1)本技术为由非可降解弹性材料制成的多通道蜂窝结构,在对外耳道维持足够时间的支撑力的同时,还能够起到通风透气的功能,促进黏膜愈合;
[0015]2)本技术的多通道沿外耳道走向布置,有利于声音的传播,避免了听力受到影响;
[0016]3)本技术在与外耳道的接触面设有若干用于放置缓释抗炎抑菌药物的微孔,避免了既往填塞碘仿引起的不透气、过敏的弊端;
[0017]4)本技术的导入部能够帮助支撑部顺利进入外耳道;
[0018]5)本技术防脱部的设置不仅能够防止支撑部从外耳道内脱落,还便于取放本技术。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中耳术后外耳道填充支架实施例一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中耳术后外耳道填充支架实施例一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图1所示的A

A剖视图;
[0022]图4是图2所示的B

B剖视图;
[0023]图5是本技术中耳术后外耳道填充支架实施例二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技术中耳术后外耳道填充支架实施例二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6]实施例一
[0027]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中耳术后外耳道填充支架,包括:用于置于外耳道4内的支撑部1和导入部2。
[0028]其中,支撑部1的外部形状和尺寸均与外耳道相仿,以便于对外耳道提供合适的支撑力。
[0029]其中,导入部2位于支撑部1的一端,且导入部2的外部轮廓尺寸小于外耳道尺寸,以便于顺利深入外耳道深处,在导入部2的导入作用下,支撑部1也顺利进入外耳道内。具体的,导入部2从与支撑部1的连接处开始呈逐渐收缩状。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导入部2从与支撑部1的连接处开始逐渐向中心收缩;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导入部2从与支撑部1的连接处开始逐渐向一侧收缩;无论以何种方式收缩,只要收缩形成一个便于进入外耳道内的导入端头即可,导入端头要圆润光滑。
[0030]其中,本实施例的导入部2和支撑部1为一体蜂窝结构,具有一定的支撑力、压力促进术腔上皮生长,同时兼具通气功能。具体的,如图1至4所示,支撑部1和导入部2具有沿外耳道走向设置的相贯通的多条通道12。
[0031]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3所示,多条通道12包括:位于导入部2和支撑部1内部的若干圆形通道121;嵌入在导入部2和支撑部1外表面的若干弧形槽通道122。其中,若干圆形通道121和弧形槽通道122均贯通支撑部1和导入部2的两端,通风透气、且不影响听力;进一步的,弧形槽通道122(如图1所示)和圆形通道121深入到外耳道内的内部通道口要略高于在外耳道口处的外部通道口,以便于分泌物流出。
[0032]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4所示,多条通道12包括:位于导入部2和支撑部1内的若干圆形通道121。其中,若干圆形通道121均贯通支撑部1和导入部2的两端,通风透气、且不影响听力;进一步的,圆形通道121深入到外耳道内的内部通道口要略高于在外耳道口处的外部通道口,以便于分泌物流出。
[0033]在具体实施时,圆形通道121也可以换成其余规则的形状通道,例如正六边形通道。
[0034]其中,相邻通道12之间等中心距排列,以便于提供稳定的支撑力。
[0035]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可以注塑成型,也可以采用3D打印制作,完美贴合个体化的外耳道,提供合适支撑力。
[0036]其中,本实施例导入部2和支撑部1与外耳道4的接触面设有若干用于放置缓释抗炎抑菌药物的微孔。此外,导入部2和支撑部1采用非可降解弹性材料制成,例如聚氨酯,保证了足够时间的支撑力。
[0037]实施例二
[0038]如图5和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中耳术后外耳道填充支架,包括:用于置于外耳道4内的支撑部1和导入部2;位于外耳道4外部的防脱部3。其中,导入部2位于支撑部1的一端,防脱部3位于支撑部1的另一端,且防脱部3与支撑部1、导入部2为一体蜂窝结构。
[0039]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防脱部3与外耳道连通的耳甲腔局部外形结构相仿,且防脱部3置于与外耳道连通的耳甲腔内部分;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防脱部3与外耳道连通的耳甲腔外形结构相仿,且防脱部3置于与外耳道连通的耳甲腔内全部。通过设置防脱部3,可以使本实施例支架稳定的置于外耳道内,防止脱落;此外,由于防脱部3位于外耳道4外部,可以方便取放本实施例支架。
[0040]其中,本实施例的防脱部3、导入部2和支撑部1为一体蜂窝结构。具体的,防脱部3、支撑部1和导入部2具有沿外耳道走向设置的相贯通的多条通道12。
[0041]其中,通道12的结构同实施例一,不再赘述。
[0042]尽管上述对本技术做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此,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耳术后外耳道填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置于所述外耳道内的支撑部和导入部,所述支撑部的外部形状和尺寸与所述外耳道相仿,所述导入部的外部轮廓尺寸小于所述外耳道;其中,所述导入部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且与所述支撑部为一体蜂窝结构,支撑部和导入部具有沿外耳道走向设置的相贯通的多条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耳术后外耳道填充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置于与所述外耳道连通的耳甲腔内部分或全部的防脱部,所述防脱部位于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且所述防脱部与所述支撑部、所述导入部为一体蜂窝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耳术后外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桐湘郑宏伟马鑫余力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