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化降雨集流灌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6780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集流灌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降雨集流灌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集雨模块,所述集雨模块连通有渗灌模块,所述渗灌模块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侧面底部连通有若干渗灌管,所述连接管内侧面一侧设置有水囊,所述水囊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侧面对应水囊内部开设有四个通孔一。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固定管侧面开设有四个通孔一,可以通过卷收机构与卷管机构使水囊移动到相应的位置,雨水可以穿过通孔一进入水囊,从而使水囊撑在连接管内壁上,从而使水囊可以挡住其一侧的若干渗灌管,这样可以对另一侧的渗灌管进行供水,便于根据需要对部分植物进行渗灌,不需要设置较多的阀门,有利于渗灌的进行。有利于渗灌的进行。有利于渗灌的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降雨集流灌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流灌溉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降雨集流灌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植物灌溉时,有时会采用渗灌的方式,将渗灌管埋土壤内,且渗灌管可以经过植物根系,这样可以通过渗灌管上的开孔直接灌溉植物的根系,而智能化降雨集流灌溉装置可以将降雨收集,且可以对土壤水分进行检测,在土壤含水量较低时,可以将雨水通过渗灌的方式对植物的根系进行灌溉,现有的智能化降雨集流灌溉装置在使用时,通常设置一个主管道,然后在主管道上连通若干渗灌管,通过主管道对渗灌管进行供水,从而形成渗灌网络,但是在种植多列不同种类的植物时,而不同植物需水量不同,使得一些植物的灌溉水量可能较多或较少,而若在每个渗灌管与连接管的连接处均设置阀门,则阀门数量较多,且调节较为麻烦,不利于渗灌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降雨集流灌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固定管侧面开设有四个通孔一,可以通过卷收机构与卷管机构使水囊移动到相应的位置,雨水可以穿过通孔一进入水囊,从而使水囊撑在连接管内壁上,从而使水囊可以挡住其一侧的若干渗灌管,这样可以对另一侧的渗灌管进行供水,便于根据需要对部分植物进行渗灌,不需要设置较多的阀门,有利于渗灌的进行。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智能化降雨集流灌溉装置,包括集雨模块,所述集雨模块连通有渗灌模块,所述渗灌模块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侧面底部连通有若干渗灌管,所述连接管内侧面一侧设置有水囊,所述水囊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侧面对应水囊内部开设有四个通孔一,所述固定管位于连接管外的一端连通有与集雨模块连通的卷管机构,所述固定管位于连接管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内侧面位于固定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连接环内侧面滑动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侧面固定连接有与固定环侧面固定连接的弹簧一,所述水囊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线一,所述连接管侧面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卷收连接线一的卷收机构,卷收机构可以卷收连接线一,连接线一可以拉动水囊,从而将水囊移动到相应的位置,然后可以通过集雨模块与卷管机构向固定管内输送收集的雨水,由于在弹簧一的作用下,可以使挡块挡住连接环,这样雨水将先穿过通孔一充进水囊内,从而使水囊撑在连接管内壁上,这样水囊可以挡住连接管一侧,在水囊内充满后,雨水可以对挡块进行挤压,然后雨水可以穿过挡块与连接环之间的缝隙进入连接管内,从而对连接管另一侧的若干渗灌管进行供水,便于根据需要对部分植物进行渗灌,不需要设置较多的阀门,调节较为简单,有利于渗灌的进行。
[0006]进一步在于:所述集雨模块包括集雨板与渗灌器,所述集雨板底面固定连接有四
个支撑柱,所述渗灌器底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杆,所述集雨板侧面连通有与渗灌器顶面连通的收集管,所述渗灌器侧面底部固定连接有缓释盒,所述缓释盒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缓释泵,所述缓释泵进水端与渗灌器侧面连通,所述缓释泵出水端连通有与缓释盒固定连接的输送管,且输送管一端与卷管机构连通,可以通过集雨板收集雨水,由于集雨板倾斜设置,这样在重力的作用下,集雨板内的雨水可以流向收集管,然后从收集管进入渗灌器,在渗灌器内雨水收集满后,通过虹吸管可以将渗灌器内的雨水排到外围的储水池,且可以通过抽水机构将储水池内的雨水送到渗灌器内进行灌溉,缓释泵可以将渗灌器内的雨水送到卷管机构内,即向渗灌模块内输送渗灌用的雨水。
[0007]进一步在于:所述渗灌器底端连通有虹吸管,在储存的雨量超过渗灌器容积时,渗灌器储存的水自动虹吸至外围的储水池内。
[0008]进一步在于:所述卷管机构包括连接盒,所述连接盒侧面与输送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盒内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一端与输送管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盒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输出端与转动管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管侧面卷绕有软管,所述软管一端与转动管侧面固定连接,且转动管侧面对应软管一端开设有连通槽,所述软管另一端穿出连接盒并与固定管位于连接管外的一端连通,缓释泵可以将渗灌器内雨水送到输送管内,然后雨水可以进入转动管内,转动管内的雨水可以穿过连通槽进入软管内,从而将雨水送到固定管内,且电机一可以带动转动管转动,使转动管卷收软管,便于对软管进行整理,且在灌溉完成后,可以通过卷收软管拉动固定管,使固定管与水囊等移动到原来的位置。
[0009]进一步在于:所述连接管内侧面另一侧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侧面背离水囊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活塞块,所述固定筒侧面背离活塞块的一侧开设有四个通孔二,所述活塞块侧面固定连接有与固定筒内侧面固定连接的弹簧二,所述活塞块侧面固定连接有与固定筒滑动连接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位于固定筒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线二,且连接线二一端卷绕在卷收机构上,卷收机构可以卷收连接线二,在弹簧二的作用下,可以使活塞块与固定筒保持相对位置不变,这样连接线二可以通过滑动杆与活塞块拉动固定筒与气囊移动,从而改变气囊的位置,在进行渗灌时,由于气囊与连接管内壁之前的缝隙较小,且卷收机构可以通过连接线二拉住滑动杆与活塞块,这样在雨水充到连接管内,雨水与气囊接触时,雨水可以推动气囊移动,从而使活塞块相对气囊与固定筒移动,活塞块可以将固定筒内的空气挤进气囊内,从而使气囊撑在连接管内壁上,这样气囊可以挡住连接管另一侧,这样雨水将只流进水囊与气囊之间的渗灌管,从而根据需要对部分植物进行供水,使用较为灵活。
[0010]进一步在于:所述固定筒内侧面固定连接有挡环,挡环可以限制活塞块的移动为范围。
[0011]进一步在于:所述卷收机构包括固定盒,所述固定盒底面与连接管侧面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盒内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电机二,所述电机二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与固定盒内侧面转动连接的卷收杆,所述支撑板顶面固定连接有与电机二接触的隔板,两个卷收杆均与隔板侧面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盒内侧面与隔板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内侧面对应固定盒固定连接有两个圆杆,所述连接线一一端绕过一个圆杆并卷绕在一个卷收杆上,且连接线二一端绕过另一个圆杆并卷绕在另一个卷收杆
上,支撑板与隔板可以将电机二与连接管内部隔开,电机二可以带动卷收杆转动,从而使两个卷收杆分别卷收连接线一与连接线二,调节水囊与气囊的位置较为简单,便于使用。
[0012]进一步在于:所述连接管背离水囊的一端连通有排放机构,所述排放机构包括排放泵,所述排放泵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排放泵进水端连通有与连接管连通的排放管,可以使卷收杆反向转动松开连接线二,这时在弹簧二的作用下,可以使活塞块远离挡环移动,从而使气囊收缩不再撑在连接管内壁上,这时可以雨水可以推动气囊向连接管另一侧移动,从而将气囊移动到原来的位置,这时可以启动排放泵,将穿过气囊位于连接管另一侧的雨水抽出,保证连接管内位于水囊与气囊之间的雨水可以推动气囊移动,便于使用。
[0013]一种智能化降雨集流灌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降雨集流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雨模块(100),所述集雨模块(100)连通有渗灌模块(200),所述渗灌模块(200)包括连接管(210),所述连接管(210)侧面底部连通有若干渗灌管(211),所述连接管(210)内侧面一侧设置有水囊(250),所述水囊(250)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管(251),所述固定管(251)侧面对应水囊(250)内部开设有四个通孔一,所述固定管(251)位于连接管(210)外的一端连通有与集雨模块(100)连通的卷管机构(220),所述固定管(251)位于连接管(210)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252),所述连接环(252)内侧面位于固定管(25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55),所述连接环(252)内侧面滑动连接有挡块(253),所述挡块(253)侧面固定连接有与固定环(255)侧面固定连接的弹簧一(254),所述水囊(250)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线一(270),所述连接管(210)侧面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卷收连接线一(270)的卷收机构(2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降雨集流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雨模块(100)包括集雨板(110)与渗灌器(120),所述集雨板(110)底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柱,所述渗灌器(120)底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杆(122),所述集雨板(110)侧面连通有与渗灌器(120)顶面连通的收集管(111),所述渗灌器(120)侧面底部固定连接有缓释盒(130),所述缓释盒(130)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缓释泵,所述缓释泵进水端与渗灌器(120)侧面连通,所述缓释泵出水端连通有与缓释盒(130)固定连接的输送管(131),且输送管(131)一端与卷管机构(220)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降雨集流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灌器(120)底端连通有虹吸管(12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降雨集流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管机构(220)包括连接盒(221),所述连接盒(221)侧面与输送管(13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盒(221)内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管(223),所述转动管(223)一端与输送管(131)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盒(221)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一(222),所述电机一(222)输出端与转动管(223)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管(223)侧面卷绕有软管(224),所述软管(224)一端与转动管(223)侧面固定连接,且转动管(223)侧面对应软管(224)一端开设有连通槽(225),所述软管(224)另一端穿出连接盒(221)并与固定管(251)位于连接管(210)外的一端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降雨集流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10)内侧面另一侧设置有气囊(260),所述气囊(260)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筒(261),所述固定筒(261)内侧面背离水囊(250)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活塞块(264),所述固定筒(261)侧面背离活塞块(264)的一侧开设有四个通孔二,所述活塞块(264)侧面固定连接有与固定筒(261)内侧面固定连接的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娟张维江黄艳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