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传动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转杯式纺纱机用传动带,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左端固定有第一支撑架,所述底板的顶部右端固定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内侧上端转动连接有主动辊,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内侧上端转动连接有从动辊,所述从动辊和主动辊之间传动连接有传送带。该转杯式纺纱机用传动带,通过设置由固定柱、空腔、压板、弹簧、压杆、卡块、挡环和滑槽组成的底座、滑块和卡槽,挡环、滑块和滑槽之间的配合,可快速的对套筒进行定位安装,通过压板、弹簧、压杆、卡块和卡槽之间的配合,可快速的完成对套筒的安装或拆卸,操作步骤简单,以便于工作人员的使用。以便于工作人员的使用。以便于工作人员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杯式纺纱机用传动带
[0001]本技术涉及传动带
,具体为一种转杯式纺纱机用传动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新型纺纱方式,其中,转杯纺纱机由于其具有纺纱速度高、卷装容量大、适纺性较好和能够兼纺优低原料和低级原料的特点,由于加工工作效率高,则需要转杯式纺纱机用传动带运输。
[0003]目前市场上的一些转杯式纺纱机用传动带:
[0004]在使用时,为了避免纱筒出现倾倒的现象,通常会在传送带上设置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的底部是与传送带固定的,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固定机构容易外界物体发生碰撞而出现损坏,不便于对其进行拆卸更换。
[0005]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转杯式纺纱机用传动带,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杯式纺纱机用传动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一些转杯式纺纱机用传动带,存在使用时,为了避免纱筒出现倾倒的现象,通常会在传送带上设置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的底部是与传送带固定的,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固定机构容易外界物体发生碰撞而出现损坏,不便于对其进行拆卸更换的问题。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10]一种转杯式纺纱机用传动带,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左端固定有第一支撑架,所述底板的顶部右端固定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内侧上端转动连接有主动辊,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内侧上端转动连接有从动辊,所述从动辊和主动辊之间传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前侧上端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辊的前端连接,所述主动辊的下方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相接触,传送带的外侧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两侧均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靠近固定柱轴心的一侧固定有多个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空腔的内侧壁固定,所述压板远离固定柱轴心的一侧下端固定有压杆,所述压杆的一端贯穿固定柱的外侧,所述压板远离固定柱轴心的一侧上端固定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贯穿固定柱的外侧,所述固定柱的外侧中部固定有挡环,所述固定柱的后侧开设有滑槽,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与固定柱的外侧套接,所述套筒的内后侧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套筒的内壁两侧下端开设有卡槽,两个所述卡块分别与两个卡槽的内侧插接,所述套筒的内顶壁固定有竖管,所述竖管的顶端贯穿套筒的顶部,所述竖管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螺
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底端固定有第一密封推块,所述竖管的底端固定有横管,所述横管贯穿套筒,所述横管的两侧均插接有插杆,所述插杆位于横管内侧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密封推块,所述插杆远离横管的一端固定有弧形支撑板。
[0011]优选的,所述收集箱的内侧粘接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由海绵材料制成,可以通过缓冲垫,以达到对纱筒进行缓冲保护的目的。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推块的外侧与竖管的内侧紧密接触,所述第二密封推块的外侧与横管的内侧紧密接触。
[0013]优选的,所述螺纹柱的顶端固定有转柄,所述转柄的外侧粘接有防滑套,可以通过防滑套,以达到对转柄的外侧进行防滑的目的,以便于驱动螺纹柱。
[0014]进一步的,所述挡环的外径值等于套筒的外径值,所述套筒的底部与挡环的顶部相接触,可以通过挡环,以达到对套筒进行安装定位的目的。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转杯式纺纱机用传动带:
[0017]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由固定柱、空腔、压板、弹簧、压杆、卡块、挡环和滑槽组成的底座、滑块和卡槽,挡环、滑块和滑槽之间的配合,可快速的对套筒进行定位安装,通过压板、弹簧、压杆、卡块和卡槽之间的配合,可快速的完成对套筒的安装或拆卸,操作步骤简单,以便于工作人员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转杯式纺纱机用传动带的主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转杯式纺纱机用传动带的固定机构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转杯式纺纱机用传动带的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转杯式纺纱机用传动带的固定机构的主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底板;2、第一支撑架;3、第二支撑架;4、主动辊;5、从动辊;6、传送带;7、驱动电机;8、收集箱;9、连接板;10、底座;101、固定柱;102、空腔;103、压板;104、弹簧;105、压杆;106、卡块;107、挡环;108、滑槽;11、固定机构;1101、套筒;1102、滑块;1103、卡槽;1104、竖管;1105、横管;1106、螺纹柱;1107、第一密封推块;1108、插杆;1109、第二密封推块;1110、弧形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转杯式纺纱机用传动带;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左端固定有第一支撑架2,底板1的顶部右端固定有第二支撑架3,第一支撑架2的内侧上端转动连接有主动辊4,第二支撑架3的内侧上端转动连接有从动辊5,从动辊5和主动辊4之间传动连接有传送带6,第一支撑架2的前侧上端固定有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与主动辊4的前端连接,主动辊4的下方设置有收集箱8,收集箱8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相
接触,传送带6的外侧固定有连接板9,连接板9的顶部固定有底座10,底座10包括固定柱101,固定柱101的两侧均开设有空腔102,空腔102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压板103,压板103靠近固定柱101轴心的一侧固定有多个弹簧104,弹簧104的一端与空腔102的内侧壁固定,压板103远离固定柱101轴心的一侧下端固定有压杆105,压杆105的一端贯穿固定柱101的外侧,压板103远离固定柱101轴心的一侧上端固定有卡块106,卡块106的一端贯穿固定柱101的外侧,固定柱101的外侧中部固定有挡环107,固定柱101的后侧开设有滑槽108,底座10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机构11,固定机构11包括套筒1101,套筒1101与固定柱101的外侧套接,套筒1101的内后侧固定有滑块1102,滑块1102与滑槽108的内侧滑动连接,套筒1101的内壁两侧下端开设有卡槽1103,两个卡块106分别与两个卡槽1103的内侧插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杯式纺纱机用传动带,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左端固定有第一支撑架(2),所述底板(1)的顶部右端固定有第二支撑架(3),所述第一支撑架(2)的内侧上端转动连接有主动辊(4),所述第二支撑架(3)的内侧上端转动连接有从动辊(5),所述从动辊(5)和主动辊(4)之间传动连接有传送带(6),所述第一支撑架(2)的前侧上端固定有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与主动辊(4)的前端连接,所述主动辊(4)的下方设置有收集箱(8),所述收集箱(8)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相接触,传送带(6)的外侧固定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的顶部固定有底座(10),所述底座(10)包括固定柱(101),所述固定柱(101)的两侧均开设有空腔(102),所述空腔(102)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压板(103),所述压板(103)靠近固定柱(101)轴心的一侧固定有多个弹簧(104),所述弹簧(104)的一端与空腔(102)的内侧壁固定,所述压板(103)远离固定柱(101)轴心的一侧下端固定有压杆(105),所述压杆(105)的一端贯穿固定柱(101)的外侧,所述压板(103)远离固定柱(101)轴心的一侧上端固定有卡块(106),所述卡块(106)的一端贯穿固定柱(101)的外侧,所述固定柱(101)的外侧中部固定有挡环(107),所述固定柱(101)的后侧开设有滑槽(108),所述底座(10)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机构(11),所述固定机构(11)包括套筒(1101),所述套筒(1101)与固定柱(101)的外侧套接,所述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华波,
申请(专利权)人:卓越泰精工青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