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压条的电池模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5714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压条的电池模组结构,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模组上盖板、托盘、极片、端板、电芯、压条等。将三十颗电芯串并联组成一个5P6S的模块,电芯排布成两排,中间通过环氧板隔开,电芯串与串之间也设有环氧板,起绝缘作用,两端通过端板挤压电芯并用打包带固定,并通过螺杆将模组上盖板上的两压条与两端板固定在一起,并将模组固定在箱体上,通过两端板、打包带和压条将电芯各方向固定,限制了电芯的空间位置,解决了电芯上下窜动的问题,整体结构合理紧凑、绝缘效果好,便于安装且安全可靠。便于安装且安全可靠。便于安装且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压条的电池模组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压条的电池模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技术中的锂电池模组电芯大多是单排排布,对于部分双排电芯的模组大多通过压条直接用螺杆固定在箱体横梁上,但模组端板很薄,只是起到绝缘的作用,不起固定模组的作用。且这种压条一般采用一根铝制压条同时压紧多个模组,压条的刚度和强度得不到保证,很难对模组起到固定作用。且打螺杆时也很容易变形,也会从上端挤压电芯,使电芯发生变形,影响电芯性能。且之前的双排电芯模组的绝缘效果不佳,存在很大风险。还有一种双排模组的压条形式是在上盖板上采用一整块压板,这种结构在实际批量装配过程中,存在加工和安装误差,再加上电芯的厚度不一致,不容易打螺丝固定。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压条的电池模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带压条的电池模组结构。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为一种带压条的电池模组结构,包括端板、模组上盖板、压条、高压防护盖、托盘以及打包带,两个所述端板之间设置有若干电芯,且两个所述打包带均设置在端板外侧,所述托盘设置在电芯上表面,所述模组上盖板设置在托盘上表面,两个所述压条均设置在模组上盖板上表面,所述压条与端板之间连接有若干螺杆,所述托盘上放置有若干第二极片、第一极片以及引出极片;
[0006]所述模组上盖板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矩形凸台,所述第一矩形凸台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矩形沉台,分别与两个压条相配合,所述压条整体呈带翻遍的几字型,上边中间部位冲有第二矩形凸台,所述第二矩形凸台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细长条凸台,所述压条的两端边分别设置有第二腰型孔和第二圆形孔;
[0007]所述托盘上表面设置有若干隔筋,所述托盘上表面设置有若干线束卡槽,所述线束卡槽两侧均开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托盘上表面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若干极片限位卡扣。
[0008]通过所述隔筋便于将极片隔开,起绝缘作用,透气孔位于电芯防爆阀的位置,起到透气的作用,线束卡槽将电芯的采集线束固定在线束卡槽里,使走线更加整齐、美观。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极片呈H型,第二极片呈一字型,通过所述第一极片的H型以及第二极片的一字型便于将两排电芯的内极柱串联上。
[0010]优选地,所述模组上盖板前后两侧表面均设置有若干第二卡扣,所述模组上盖板两端均设置有上沉台,与高压防护盖相配合,所述模组上盖板下表面设置有第一下凹台,所述第一下凹台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第二下凹台,两个所述第二下凹台外侧均设置有第三下凹台。
[0011]优选地,所述托盘前后两表面均设置有若干卡槽,与第二卡扣相互配合,所述托盘左侧表面设置有线束引出口和极片引出口,分别与采集线束和引出极片相配合,所述托盘上设置有下隔离筋,所述下隔离筋从上面伸进两排电芯的中间,通过所述卡槽第二卡扣的相互配合,便于模组上盖板的安装固定,下隔离筋便于将两排电芯隔离开,起到很好的绝缘作用。
[0012]优选地,所述端板外表面下侧设置有若干第一腰形孔,所述端板表面的打包区域设置有两排均匀的矩形孔,所述端板表面的打包区域之间设置有两排等间距的第一圆形孔,所述端板的上端设计有两个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安装孔,与螺杆相配合,所述端板上两边均设置有侧包边,与电芯的两侧相互配合,通过所述第一圆形孔起到固定带扣轧带或固定绝缘防护件的作用,安装孔便于螺杆的固定,侧包边将电芯的两侧防护起来,进一步起到绝缘的作用。
[0013]优选地,所述端板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安装有低压接插件,所述端板表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限位卡槽,与所述下隔离筋相配合,通过所述安装槽便于将低压接插件固定在端板上,限位卡槽对下隔离筋起到限位作用。
[0014]优选地,所述端板上设置有极片安装凸台,所述引出极片设置在极片安装凸台内部,所述极片安装凸台上两侧边均设置有第一卡扣,与安装高压防护盖相配合,所述端板的背面中间位置设计有卡筋,通过所述卡筋与下隔离筋相互配合,很好的对两排电芯起到了绝缘的作用,使模组更加安全可靠。
[0015]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通过螺杆将压条和端板固定在一起,并一同固定在箱体横梁上,使电芯各方向固定,限制了电芯的空间位置,解决了电芯上下窜动的问题,压条的两折弯固定边上的第二腰型孔和第二圆形孔,可补偿和调节模组在组装过程中的尺寸误差,起到便于安装压条和模组的作用,使电池模组整体结构合理紧凑、绝缘效果好,便于安装且安全可靠。
[0017]2、隔筋便于将极片隔开,起绝缘作用,透气孔位于电芯防爆阀的位置,起到透气的作用,线束卡槽将电芯的采集线束固定在线束卡槽里,使走线更加整齐、美观。
[0018]3、本技术通过第一极片的H型以及第二极片的一字型便于将两排电芯的内极柱串联上。
[0019]4、本技术通过卡筋与下隔离筋相互配合,很好的对两排电芯起到了绝缘的作用,使模组更加安全可靠。
[0020]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中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图3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中模组上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图5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技术中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本技术中压条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1]1、端板;101、第一腰形孔;102、矩形孔;103、第一圆形孔;104、凸台;105、侧包边;106、安装孔;107、限位卡槽;108、安装槽;109、极片安装凸台;110、第一卡扣;111、卡筋;2、螺杆;3、模组上盖板;31、第一矩形凸台;32、矩形沉台;33、第二卡扣;34、上沉台;35、第一下凹台;36、第二下凹台;37、第三下凹台;4、压条;41、第二腰型孔;42、细长条凸台;43、第二矩形凸台;44、第二圆形孔;5、高压防护盖;6、第一极片;7、第二极片;8、托盘;81、隔筋;82、透气孔;83、线束卡槽;84、极片限位卡扣;85、线束引出口;86、下隔离筋;87、极片引出口;88、卡槽;9、电芯;10、打包带;11、引出极片;12、低压接插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压条的电池模组结构,包括端板(1)、模组上盖板(3)、压条(4)、高压防护盖(5)、托盘(8)以及打包带(10),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端板(1)之间设置有若干电芯(9),且两个所述打包带(10)均设置在端板(1)外侧,所述托盘(8)设置在电芯(9)上表面,所述模组上盖板(3)设置在托盘(8)上表面,两个所述压条(4)均设置在模组上盖板(3)上表面,所述压条(4)与端板(1)之间连接有若干螺杆(2),所述托盘(8)上放置有若干第二极片(7)、第一极片(6)以及引出极片(11);所述模组上盖板(3)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矩形凸台(31),所述第一矩形凸台(31)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矩形沉台(32),分别与两个压条(4)相配合,所述压条(4)整体呈带翻遍的几字型,上边中间部位冲有第二矩形凸台(43),所述第二矩形凸台(43)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细长条凸台(42),所述压条(4)的两端边分别设置有第二腰型孔(41)和第二圆形孔(44);所述托盘(8)上表面设置有若干隔筋(81),所述托盘(8)上表面设置有若干线束卡槽(83),所述线束卡槽(83)两侧均开设有若干透气孔(82),所述托盘(8)上表面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若干极片限位卡扣(8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压条的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6)呈H型,第二极片(7)呈一字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压条的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上盖板(3)前后两侧表面均设置有若干第二卡扣(33),所述模组上盖板(3)两端均设置有上沉台(34),与高压防护盖(5)相配合,所述模组上盖板(3)下表面设置有第一下凹台(35),所述第一下凹台(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红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新华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