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感应炉用长流槽烘烤装置及烘烤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45826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感应炉用长流槽烘烤装置及烘烤方法,烘烤装置包括长流槽和烘烤盖,长流槽中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一级挡渣板和二级挡渣板,一级挡渣板和二级挡渣板均垂直于长流槽的长度方向;烘烤盖位于长流槽上方,其中设置有第一侧部出气口和第二侧部出气口,第一侧部出气口位于一级挡渣板远离二级挡渣板的一侧上方,第一侧部出气口的气流路径与一级挡渣板的顶端至少部分相交,第二侧部出气口位于二级挡渣板远离一级挡渣板的一侧上方,第二侧部出气口的气流路径与二级挡渣板的顶端至少部分相交。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长流槽中一级挡渣板和二级挡渣板互相背离彼此的一侧容易成为烘烤死角的问题,提高烘烤均匀性,避免出现烘烤裂纹。出现烘烤裂纹。出现烘烤裂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感应炉用长流槽烘烤装置及烘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冶炼电炉控制
,涉及一种真空感应炉用长流槽烘烤装置以及一种真空感应炉用长流槽的烘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真空感应炉是现代生产钢材的重要设备,尤其是用于生产高合金化、易偏析及微量元素难以控制和夹杂物极微量的钢材。真空感应炉为熔炼设备,浇注过程中,钢液在进入锭模前需流经一中介装置,称之为流槽,流槽在使用前需经过烘烤,以免钢水浇注其中后容易凝固在流槽中。
[0003]然而目前行业中所用的流槽,尤其是长细型的流槽,在烘烤时往往出现烘烤不均匀的情况,导致烘烤温度难以控制、流槽各区段的温度均匀性差、烘烤后流槽表面容易出现裂纹,进而导致流槽的使用寿命变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感应炉用长流槽烘烤装置以及一种真空感应炉用长流槽的烘烤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长流槽烘烤不均匀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真空感应炉用长流槽烘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长流槽,其中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一级挡渣板和二级挡渣板,所述一级挡渣板和所述二级挡渣板均垂直于所述长流槽的长度方向;
[0007]烘烤盖,位于所述长流槽上方,其中设置有第一侧部出气口和第二侧部出气口,所述第一侧部出气口位于所述一级挡渣板远离所述二级挡渣板的一侧上方,所述第一侧部出气口的气流路径与所述一级挡渣板的顶端至少部分相交,所述第二侧部出气口位于所述二级挡渣板远离所述一级挡渣板的一侧上方,所述第二侧部出气口的气流路径与所述二级挡渣板的顶端至少部分相交;
[0008]浇注水口,设于所述长流槽中,且位于所述二级挡渣板背离所述一级挡渣板的一侧。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级挡渣板的顶端具有垂直于所述长流槽的长度方向的第一中线,在所述长流槽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侧部出气口的中轴线与所述一级挡渣板的顶端的交点位于所述第一中线远离所述二级挡渣板的一侧。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侧部出气口流向所述一级挡渣板背离所述二级挡渣板的一侧的流量与流向所述一级挡渣板朝向所述二级挡渣板的一侧的流量之比为7:3~8:2。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级挡渣板的顶端具有垂直于所述长流槽的长度方向的第二中线,在所述长流槽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二侧部出气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二级挡渣板的顶端的交点位于所述第二中心线远离所述二级挡渣板的一侧。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侧部出气口流向所述二级挡渣板背离所述一级挡渣板的一侧的流量与流向所述二级挡渣板朝向所述一级挡渣板的一侧的流量之比为6:4~7:3。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烘烤盖包括顶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连接于所述顶壁沿所述长流槽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自上而下逐渐远离彼此延伸,所述第一侧部出气口设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部出气口设于所述第二侧壁。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烘烤盖设置有中部出气口,在所述长流槽的长度方向上,所述中部出气口位于所述第一侧部出气口和所述第二侧部出气口之间。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部出气口位于所述长流槽的中心,且所述中部出气口上下延伸。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侧部出气口、第二侧部出气口和所述中部出气口均为同心设置的双层管,且所述双层管的外管的截面积为其内管的截面积的2~2.5倍。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层管中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外管开度的第一阀和用于调节所述内管开度的第二阀。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烘烤盖与所述长流槽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的高度为1~2cm。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烘烤盖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与所述烘烤盖相连接。
[0020]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真空感应炉用长流槽的烘烤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真空感应炉用长流槽烘烤装置进行烘烤,所述烘烤方法包括,
[0021]控制所述长流槽的温度自室温升至1150~1200℃,升温速度为500~600℃/h;
[0022]保温1.5~2h。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烘烤盖还设置有中部出气口,在所述长流槽的长度方向上,所述中部出气口位于所述第一侧部出气口和所述第二侧部出气口之间;
[0024]控制所述第一侧部出气口、所述第二侧部出气口与所述中部出气口的气体流量之比为1.5:3.5:5~2:3:5。
[0025]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真空感应炉用长流槽的烘烤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真空感应炉用长流槽烘烤装置进行烘烤,所述烘烤方法包括,
[0026]控制所述长流槽的温度自室温升至600~650℃,升温速度为100~150℃/h;
[0027]保温2~2.5h;
[0028]控制所述长流槽的温度升至1150~1200℃,升温速度为250~300℃/h;
[0029]保温1.5~2h。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侧部出气口与一级挡渣板、以及第二侧部出气口与二级挡渣板的结构和相对位置设置,可以解决长流槽中一级挡渣板和二级挡渣板互相背离彼此的一侧容易成为烘烤死角的问题,从而使长流槽各区段烘烤均
匀,以免出现烘烤后长流槽表面容易出现裂纹,影响长流槽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真空感应炉用长流槽烘烤装置沿长流槽长度方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33]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真空感应炉用长流槽烘烤装置100,包括长流槽1和用于烘烤长流槽1的烘烤盖2。这里的长流槽1指长度>3m的流槽,整个流槽的宽度为0.4m左右,这里的长度方向也是长流槽1中钢水的流动方向。
[0034]长流槽1中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一级挡渣板11和二级挡渣板12,用于对铁水挡渣,一级挡渣板11和二级挡渣板12分别垂直于长流槽1的长度方向,并且二者均延伸至长流槽1的整个宽度方向,以具有较佳的挡渣效果。
[0035]长流槽1中还设置有浇注水口13,浇注水口13设于长流槽1的底壁,且位于二级挡渣板12背离一级挡渣板11的一侧,这样,铁水注入长流槽1中后,依次经一级挡渣板11和二级挡渣板12挡渣后自浇注水口13流出长流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感应炉用长流槽烘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流槽,其中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一级挡渣板和二级挡渣板,所述一级挡渣板和所述二级挡渣板均垂直于所述长流槽的长度方向;烘烤盖,位于所述长流槽上方,其中设置有第一侧部出气口和第二侧部出气口,所述第一侧部出气口位于所述一级挡渣板远离所述二级挡渣板的一侧上方,所述第一侧部出气口的气流路径与所述一级挡渣板的顶端至少部分相交,所述第二侧部出气口位于所述二级挡渣板远离所述一级挡渣板的一侧上方,所述第二侧部出气口的气流路径与所述二级挡渣板的顶端至少部分相交;浇注水口,设于所述长流槽中,且位于所述二级挡渣板背离所述一级挡渣板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感应炉用长流槽烘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挡渣板的顶端具有垂直于所述长流槽的长度方向的第一中线,在所述长流槽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侧部出气口的中轴线与所述一级挡渣板的顶端的交点位于所述第一中线远离所述二级挡渣板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感应炉用长流槽烘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出气口流向所述一级挡渣板背离所述二级挡渣板的一侧的流量与流向所述一级挡渣板朝向所述二级挡渣板的一侧的流量之比为7:3~8: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感应炉用长流槽烘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挡渣板的顶端具有垂直于所述长流槽的长度方向的第二中线,在所述长流槽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二侧部出气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二级挡渣板的顶端的交点位于所述第二中心线远离所述二级挡渣板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感应炉用长流槽烘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部出气口流向所述二级挡渣板背离所述一级挡渣板的一侧的流量与流向所述二级挡渣板朝向所述一级挡渣板的一侧的流量之比为6:4~7: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感应炉用长流槽烘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烤盖包括顶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连接于所述顶壁沿所述长流槽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自上而下逐渐远离彼此延伸,所述第一侧部出气口设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部出气口设于所述第二侧壁。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显军刘建民顾晔姜彩伟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