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的涂层工艺与涂层系统和制备的线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4570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的涂层工艺与涂层系统和制备的缆线,涂层工艺包括:提供线缆;将线缆穿过第一眼模输送进入装盛第一溶液的浸润装置,线缆浸润在第一溶液形成第一涂层;将线缆穿过第二眼模输送离开浸润装置;输送离开浸润装置的线缆穿过第三眼模输送进入装盛第二溶液的涂层装置,线缆浸润在第二溶液形成第二涂层,第二涂层通过第一涂层附着到线缆上;将线缆穿过第四眼模以输送离开涂层装置,第四眼模的孔径大于第三眼模的孔径;加热固化第二涂层形成涂层后线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并选用多个的眼模,可以很好的定位线缆和控制涂层厚度,先后形成两涂层可提升第二涂层的附着效果,可提高产品的质量并简化工艺步骤。可提高产品的质量并简化工艺步骤。可提高产品的质量并简化工艺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的涂层工艺与涂层系统和制备的线缆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主张2021年06月07日提出申请的编号为63/197,590名称是“CABLE COATING PROCESS”的美国专利临时申请案的国际优先权,该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并且成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缆表面涂层的涂层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具表面涂层的线缆与线缆的涂层工艺和线缆的涂层系统。

技术介绍

[0003]传统的线缆屏蔽设计主要采用金属包材(例如铝箔、铜箔、银箔等)加上金属导体屏蔽层(例如铜线编织或缠绕等)等组合设计的方式来解决电磁干扰的问题,但是随着通信线缆朝着高速及高频发展,电磁干扰的问题愈来愈显着,目前的屏蔽设计的方式相对比较单一,对于屏蔽的效果也存在一定的瓶颈,例如在医疗器械设备领域,设备精密度越来越高,操作使用线缆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被发现会影响信号的传输,从而影响设备诊疗的结果,影响医生的诊断,显示线缆的抗噪讯、抗干扰的屏蔽技术的重要性。
[0004]一种已知的方式是在线缆的绝缘芯线表面敷设金属导体屏蔽涂层,然而现有的绝缘芯线在敷设涂层时,采用较多的设备,导致加工工艺步骤复杂,此外,由于线缆的芯线无法进行很好的定位,导致在敷设涂层的过程中,表面上的涂层厚度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导致线缆在涂层完毕后进行检查时达不到要求,现有的工艺也不能对涂层厚度进行弹性的调整,要改变敷设涂层的厚度的工序相当麻烦。
[0005]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简化线缆涂层敷设的生产工艺及产线系统,解决前面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化工艺步骤的、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且能够提升工艺弹性的涂层工艺与涂层系统和制备的线缆。
[0007]本专利技术的线缆的涂层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提供待涂层的线缆;步骤2、将所述线缆穿过设置在浸润装置的第一眼模,以输送进入所述浸润装置,所述浸润装置装盛有第一溶液,所述线缆浸润在所述第一溶液中以形成第一涂层包覆于所述线缆;步骤3、将包覆有所述第一涂层的所述线缆穿过设置在所述浸润装置的第二眼模,以输送离开所述浸润装置;步骤4、将输送离开所述浸润装置的所述线缆穿过设置在涂层装置的第三眼模,以输送进入所述涂层装置,所述涂层装置装盛有第二溶液,所述线缆浸润在所述第二溶液中以形成第二涂层包覆于所述线缆上的所述第一涂层;步骤5、将包覆有所述第二涂层和所述第一涂层的所述线缆穿过设置在所述涂层装置的第四眼模,以输送离开所述涂层装置,所述第四眼模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三眼模的孔径;步骤6、加热输送离开所述涂层装置的所述线缆,让所述第二涂层固化,从而形成涂层后线缆。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眼模的孔径等于或略大于所述第一眼模的孔径,所述第二眼
[0034]涂层系统
ꢀꢀꢀꢀꢀꢀꢀ7ꢀꢀꢀꢀꢀꢀꢀꢀꢀ
涂层系统
ꢀꢀꢀꢀꢀꢀꢀ8[0035]涂层系统
ꢀꢀꢀꢀꢀꢀꢀ9ꢀꢀꢀꢀꢀꢀꢀꢀꢀ
第一眼模
ꢀꢀꢀꢀꢀꢀꢀ
21
[0036]孔径
ꢀꢀꢀꢀꢀꢀꢀꢀꢀꢀꢀ
21a
ꢀꢀꢀꢀꢀꢀꢀ
第二眼模
ꢀꢀꢀꢀꢀꢀꢀ
22
[0037]孔径
ꢀꢀꢀꢀꢀꢀꢀꢀꢀꢀꢀ
22a
ꢀꢀꢀꢀꢀꢀꢀ
第三眼模
ꢀꢀꢀꢀꢀꢀꢀ
23
[0038]孔径
ꢀꢀꢀꢀꢀꢀꢀꢀꢀꢀꢀ
23a
ꢀꢀꢀꢀꢀꢀꢀ
第四眼模
ꢀꢀꢀꢀꢀꢀꢀ
24
[0039]孔径
ꢀꢀꢀꢀꢀꢀꢀꢀꢀꢀꢀ
24a
ꢀꢀꢀꢀꢀꢀꢀ
浸润装置
ꢀꢀꢀꢀꢀꢀꢀ
30
[0040]浸润装置
ꢀꢀꢀꢀꢀꢀꢀ
35
ꢀꢀꢀꢀꢀꢀꢀꢀ
涂层装置
ꢀꢀꢀꢀꢀꢀꢀ
50
[0041]涂层装置
ꢀꢀꢀꢀꢀꢀꢀ
55
ꢀꢀꢀꢀꢀꢀꢀꢀ
加热装置
ꢀꢀꢀꢀꢀꢀꢀ
70
[0042]加热装置
ꢀꢀꢀꢀꢀꢀꢀ
75
ꢀꢀꢀꢀꢀꢀꢀꢀ
加热装置
ꢀꢀꢀꢀꢀꢀꢀ
80
[0043]包带装置
ꢀꢀꢀꢀꢀꢀꢀ
90
ꢀꢀꢀꢀꢀꢀꢀꢀ
第一溶液
ꢀꢀꢀꢀꢀꢀꢀ
110
[0044]第一涂层
ꢀꢀꢀꢀꢀꢀꢀ
111
ꢀꢀꢀꢀꢀꢀꢀ
第二溶液
ꢀꢀꢀꢀꢀꢀꢀ
120
[0045]第二涂层
ꢀꢀꢀꢀꢀꢀꢀ
121
ꢀꢀꢀꢀꢀꢀꢀ
线缆
ꢀꢀꢀꢀꢀꢀꢀꢀꢀꢀꢀ
C
[0046]线缆
ꢀꢀꢀꢀꢀꢀꢀꢀꢀꢀꢀ
C1
ꢀꢀꢀꢀꢀꢀꢀꢀ
线缆
ꢀꢀꢀꢀꢀꢀꢀꢀꢀꢀꢀ
C2
[0047]涂层后线缆
ꢀꢀꢀꢀꢀ
Cf
ꢀꢀꢀꢀꢀꢀꢀꢀ
直径
ꢀꢀꢀꢀꢀꢀꢀꢀꢀꢀꢀ
D
[0048]步骤
ꢀꢀꢀꢀꢀꢀꢀꢀꢀꢀꢀ
S1-S6
ꢀꢀꢀꢀ
厚度
ꢀꢀꢀꢀꢀꢀꢀꢀꢀꢀꢀ
T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以下配合附图和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到的是,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方向用语,诸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用于参照随附图式的方向以利说明而非用于限制专利技术。除此之外,在未背离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专利技术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实行为数众多的变更及修改,如此衍生出的实作范例也会落入专利技术范畴中。
[005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线缆的涂层工艺与涂层系统和制备的缆线,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0051]请同时参照图1到图6,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线缆的涂层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线缆的涂层工艺的流程图,图3是线缆穿过浸润装置的示意图,图4是形成第一涂层包覆于线缆的示意图,图5是线缆穿过涂层装置的示意图,图6是形成第二涂层包覆于第一涂层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线缆的涂层系统1至少包括给线装置10、浸润装置30、涂层装置50和加热装置70。
[0052]本实施例的涂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是步骤S1,提供待涂层的线缆C。本实施例的涂层系统1的给线装置10用来提供待涂层的线缆C。
[0053]接着是步骤S2,将所述线缆C穿过设置在浸润装置30的第一眼模21,以输送进入所述浸润装置30,所述浸润装置30装盛有第一溶液110,所述线缆C浸润在所述第一溶液110中以形成第一涂层111包覆于所述线缆C。
[0054]再来是步骤S3,将包覆有所述第一涂层111的所述线缆C穿过设置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的涂层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提供待涂层的线缆;步骤2、将所述线缆穿过设置在浸润装置的第一眼模,以输送进入所述浸润装置,所述浸润装置装盛有第一溶液,所述线缆浸润在所述第一溶液中以形成第一涂层包覆于所述线缆;步骤3、将包覆有所述第一涂层的所述线缆穿过设置在所述浸润装置的第二眼模,以输送离开所述浸润装置;步骤4、将输送离开所述浸润装置的所述线缆穿过设置在涂层装置的第三眼模,以输送进入所述涂层装置,所述涂层装置装盛有第二溶液,所述线缆浸润在所述第二溶液中以形成第二涂层包覆于所述第一涂层,所述第二涂层通过所述第一涂层附着到所述线缆上;步骤5、将包覆有所述第二涂层和所述第一涂层的所述线缆穿过设置在所述涂层装置的第四眼模,以输送离开所述涂层装置,所述第四眼模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三眼模的孔径;步骤6、加热输送离开所述涂层装置的所述线缆,让所述第二涂层固化,从而形成涂层后线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线缆的涂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眼模的孔径等于或略大于所述第一眼模的孔径,所述第二眼模的孔径小于或等于或大於第三眼模的孔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线缆的涂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眼模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三眼模的孔径,而且所述第四眼模的孔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涂层厚度的两倍与所述线缆的直径的总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线缆的涂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液包括聚氨酯、异丙醇、润滑剂及附着力助剂,所述异丙醇的体积占比超过5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线缆的涂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溶液包括聚酯类树脂、醋酸乙酯或N,N-二甲基甲酰胺或环己酮或乙二醇乙醚醋酸酯、石墨和助剂,所述石墨的体积占比不低于3%,所述醋酸乙酯或N,N-二甲基甲酰胺或环己酮或乙二醇乙醚醋酸酯的体积占比不低于20%。6.如权利要求1所述线缆的涂层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7、在进入所述浸润装置前加热所述线缆。7.如权利要求1所述线缆的涂层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8、取得所述第二溶液的实际黏度;步骤9、当所述实际黏度大于预定黏度时,添加黏度控制液至所述第二溶液中,从而稀释所述第二溶液。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世文周洋郝成黄启万韩文祥吴文诚刘晓勇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庆泰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