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4463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制冷机组包括:若干个制冷系统;控制模块,用于采集各个所述机组的吸气压力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冷机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冷
,具体涉及制冷机组,包含多个制冷系统的制冷机组。

技术介绍

[0002]在离心机、螺杆机等大型冷水机组中通过计算单个制冷系统中制冷负荷推算冷冻水/冷却水的中间段温度,能够对制冷机组中各个制冷系统的制冷剂泄漏、过量或冷冻水/冷却水结垢等问题有指导意义。
[0003]现有技术中对制冷负荷的计算分为两种,一种为直接负荷测算,通过测量冷冻水/冷却水流量,冷冻水/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实时计算蒸发器制冷负荷、冷凝器负荷。该方法测量准确且操作简单,但需增加流量传感器,价格昂贵;且只能测量机组总负荷,无法推算每个系统的负荷,也无法对每个压缩机所在的系统进行故障预诊断。另一种为间接负荷测算,根据测得的吸气压力、排气压力、压缩机功率等参数,结合压缩机性能曲线,推导出压缩机负荷,计算相应压缩机的冷量占比,从而推导出各个系统的出水温度。但由于压缩机性能曲线与实际压缩机性能存在偏差,而且压缩机测量参数也存在误差,导致误差累积,推算出的结果偏差较大。
[0004]综上,现需要设计制冷机组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制冷机组,通过采集各个系统参数测算各个压缩机对应系统的实时负荷率,从而得到中间水温,进而实现对各个制冷系统的故障预诊断。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制冷机组,包括:若干个制冷系统,每个所述制冷系统均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阀;控制模块,用于采集各个所述机组的吸气压力Ps
i
、吸气温度Ts
i
、排气压力Pd
i
、排气温度Td
i
;还用于采集冷冻水的进水温度Tei和出水温度Teo、冷却水的进水温度Tci和出水温度Tco;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采集所述压缩机的负荷率De
i
和压缩机的功率W
i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采集的数据计算各个所述压缩机的制冷量Qe
i
、所述制冷系统的负荷系数k
i
和所述冷冻水的中间水温Te
i

i+1
和所述冷却水的中间水温Tc
i

i+1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冷量Qe
i
的计算公式为:;其中,

均为常数;为吸气饱和温度的比值;为排气饱和温度的比值;
为所述压缩机的负荷率De
i
;为所述压缩机的额定制冷量。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气饱和温度的比值的计算公式为:,其中,为基准吸气饱和温度;为实时吸气饱和温度;所述排气饱和温度的比值的计算公式为:,其中,为基准排气饱和温度;为实时排气饱和温度。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计算所述制冷系统的负荷系数;所述负荷系数包括冷冻水负荷系数kei和冷却水负荷系数kci。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冻水负荷系数kei的计算公式为:;i=1、2

n。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水负荷系数kci的计算公式为:;i=1、2

n。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相邻的所述制冷系统的所述冷冻水的中间水温Te
i+1

i+2
的计算公式为:Te
i+1

i+2
= Te
i

i+1
‑ꢀ
ke
i+1
*( Tei
‑ꢀ
Teo),其中,i=0、1、2

n

1;Te0‑ꢀ1的取值为冷冻水的进水温度Tei。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相邻的所述制冷系统的所述冷却水的中间水温Tc
i+1

i+2
的计算公式为:Tc
i+1

i+2
= Tc
i

i+1
+kc
i+1
*( Tco
‑ꢀ
Tci),其中,i=0、1、2

n

1;Tc0‑1的取值为冷却水的进水温度Tci。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计算所述制冷系统的能效COP
i
;所述能效COP
i
的计算公式为:COP
i
=Qe
i
/W
i
;i=1、2

n。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计算所述制冷机组的能效COPc;所述能效COPc的计算公式为:COPc=;i=1、2

n。
[001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采集各个制冷系统的压缩机吸气压力、排气压力、压缩机负荷率等机组参数,测算出各个压缩机对应系统的实时负荷,结合压缩机的功率,实时计算出压缩机所在系统冷凝负荷;计算对应压缩机的冷量占比,从而推导出各个机组间的中间水温,解决了多个制冷系统的中间水温无法测量的问题,可以针对压缩机所在的制冷系统进行单独测算,对每个制冷系统进行故障的预诊断;解除了对流量计的依赖,降低了高效机房、故障预诊断等节能项目的投资成本。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制冷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110

第一蒸发器;120

第一冷凝器;130

第一压缩机;140

第一节流阀;150第一传感器组;210

第二蒸发器;220

第二冷凝器;230

第二压缩机;240

第二节流阀;250第二传感器组;310

第三蒸发器;320

第三冷凝器;330

第三压缩机;340

第三节流阀;350第三传感器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制冷系统,每个所述制冷系统均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阀;控制模块,用于采集各个所述机组的吸气压力Ps
i
、吸气温度Ts
i
、排气压力Pd
i
、排气温度Td
i
;还用于采集冷冻水的进水温度Tei和出水温度Teo、冷却水的进水温度Tci和出水温度Tco;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采集所述压缩机的负荷率De
i
和压缩机的功率W
i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采集的数据计算各个所述压缩机的制冷量Qe
i
、所述制冷系统的负荷系数k
i
和所述冷冻水的中间水温Te
i

i+1
和所述冷却水的中间水温Tc
i

i+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量Qe
i
的计算公式为:;其中,

均为常数;为吸气饱和温度的比值;为排气饱和温度的比值;为所述压缩机的负荷率De
i
;为所述压缩机的额定制冷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饱和温度的比值的计算公式为:,其中,为基准吸气饱和温度;为实时吸气饱和温度;所述排气饱和温度的比值的计算公式为:,其中,为基准排气饱和温度;为实时排气饱和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计算所述制冷系统的负荷系数;所述负荷系数包括冷冻水负荷系数kei和冷却水负荷系数kci。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水负荷系数kei的计算公式为:;i=1、2

n。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负荷系数kci的计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见兴石靖峰李根源马振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