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提示方法、头戴式显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32446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53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交互提示方法、头戴式显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根据用户作用于移动设备的触敏屏幕的触屏操作,确定触屏操作对应触敏屏幕的屏幕位置信息,其中,头戴式显示设备与移动设备的连接状态为已连接;响应于屏幕位置信息所表征的位置在触敏屏幕的任意可操作区域内,根据屏幕位置信息,生成唯一的编码信息;根据编码信息确定屏幕位置信息对应的触屏感官提示信息;根据触屏感官提示信息,控制移动设备和/或头戴式显示设备执行触屏感官提示操作。该实施方式使得用户可以在未注视移动终端控制头戴式显示设备时,感知在移动终端上操作后的反馈,以判断是否触摸到目的位置,提升了用户的交互体验。交互体验。交互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互提示方法、头戴式显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0001]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计算机
,具体涉及交互提示方法、头戴式显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头戴式显示设备,例如,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技术)眼镜或MR(Mixed Reality,混合现实技术)眼镜,可以使得用户佩戴后观看显示内容。目前,对头戴式显示设备的显示内容进行交互控制时,可以采用手持的移动终端(例如手机),控制佩戴的头戴式显示设备的显示内容。
[0003]然而,当采用上述方式对头戴式显示设备的显示内容进行交互控制时,经常会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用户佩戴头戴式显示设备注视移动终端进行交互控制时,视线受显示内容遮挡,用户未注视移动终端进行交互控制时,无法感知在移动终端上操作后的反馈,无法判断是否触摸到目的位置,造成用户交互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0005]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了交互提示方法、头戴式显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来解决以上
技术介绍
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0006]第一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互提示方法,应用于头戴式显示设备,该方法包括:根据用户作用于移动设备的触敏屏幕的触屏操作,确定上述触屏操作对应上述触敏屏幕的屏幕位置信息,其中,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上述移动设备的连接状态为已连接;响应于上述屏幕位置信息所表征的位置在上述触敏屏幕的任意可操作区域内,根据上述屏幕位置信息,生成唯一的编码信息;根据上述编码信息确定上述屏幕位置信息对应的触屏感官提示信息;根据上述触屏感官提示信息,控制上述移动设备和/或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执行触屏感官提示操作,其中,上述触屏感官提示操作对应上述屏幕位置信息。
[0007]第二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0008]第三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0009]本公开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交互提示方法,用户可以在未注视移动终端控制头戴式显示设备时,感知在移动终端上操作后的反馈,以判断是否触摸到目的位置,提升了用户的交互体验。具体来说,造成用户未注视移动终端进行交互控制时,无法感知在移动终端上操作后的反馈,无法判断是否触摸到目的
位置,以及造成用户交互体验较差的原因在于:用户佩戴头戴式显示设备注视移动终端进行交互控制时,视线受显示内容遮挡,用户未注视移动终端进行交互控制时,无法感知在移动终端上操作后的反馈,无法判断是否触摸到目的位置,造成用户交互体验较差。基于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交互提示方法,首先,根据用户作用于移动设备的触敏屏幕的触屏操作,确定上述触屏操作对应上述触敏屏幕的屏幕位置信息。其中,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上述移动设备的连接状态为已连接。由此,屏幕位置信息可以表征用户在触敏屏幕上的操作位置。然后,响应于上述屏幕位置信息所表征的位置在上述触敏屏幕的任意可操作区域内,根据上述屏幕位置信息,生成唯一的编码信息。由此,可以在用户触摸在触敏屏幕上可以操作的任意可操作区域时,生成对应该任意可操作区域的唯一的编码信息,用于唯一表示该任意可操作区域。之后,根据上述编码信息确定上述屏幕位置信息对应的触屏感官提示信息。由此,所确定的触屏感官提示信息可以用于以感官提示的方式提示用户。最后,根据上述触屏感官提示信息,控制上述移动设备和/或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执行触屏感官提示操作。其中,上述触屏感官提示操作对应上述屏幕位置信息。由此,可以在用户触摸在触敏屏幕上可以操作的任意的可操作区域时,以感官提示的方式提示用户。从而用户可以无需注视移动终端控制头戴式显示设备。进而用户可以在未注视移动终端控制头戴式显示设备时,感知在移动终端上操作后的反馈,以判断是否触摸到目的位置,提升了用户的交互体验。
附图说明
[0010]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元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0011]图1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的架构图;
[0012]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交互提示方法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0013]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交互提示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
[0014]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交互提示方法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
[0015]图5是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头戴式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0017]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8]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0019]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0020]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0021]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0022]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于本公开的应用于交互提示方法的实施例的示例性系统架构100。
[0023]如图1所示,示例性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头戴式显示设备11和移动设备12。
[0024]头戴式显示设备1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显示屏幕111。上述显示屏幕用于在用户眼睛前进行成像。此外,头戴式显示设备11还包括镜架1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头戴式显示设备11的传感器、处理单元、存储器和电池放到镜架112内部。在一些实施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也可以将传感器、处理单元、存储器和电池中的一个或多个部件集成在另一个独立的配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互提示方法,应用于头戴式显示设备,包括:根据用户作用于移动设备的触敏屏幕的触屏操作,确定所述触屏操作对应所述触敏屏幕的屏幕位置信息,其中,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的连接状态为已连接;响应于所述屏幕位置信息所表征的位置在所述触敏屏幕的任意可操作区域内,根据所述屏幕位置信息,生成唯一的编码信息;根据所述编码信息确定所述屏幕位置信息对应的触屏感官提示信息;根据所述触屏感官提示信息,控制所述移动设备和/或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执行触屏感官提示操作,其中,所述触屏感官提示操作对应所述屏幕位置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所述移动设备和/或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执行触屏感官提示操作,包括:响应于所述触屏感官提示信息包括声音提示信息,且音频外放模式为开启状态,根据所述声音提示信息包括的音频标识和音频播放时长,控制所述移动设备或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播放所述音频标识对应的音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所述移动设备和/或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执行触屏感官提示操作,包括:响应于所述触屏感官提示信息包括振动提示信息,根据所述振动提示信息包括的振动频率和振动时长,控制所述移动设备进行振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所述移动设备和/或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执行触屏感官提示操作,包括:响应于所述触屏感官提示信息包括声音提示信息和振动提示信息,且音频外放模式为开启状态,根据所述声音提示信息包括的音频标识和音频播放时长,控制所述移动设备或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播放所述音频标识对应的音频,以及根据所述振动提示信息包括的振动频率和振动时长,控制所述移动设备进行振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博王佳辉王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