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倾斜摄影的道路沿线附属设施及构筑物布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4130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倾斜摄影的道路沿线附属设施及构筑物布置方法,本方法根据项目现场踏勘和电子地图,确定无人机航拍路线和参数,经拍摄生成初步倾斜摄影数据,建立拍摄区域的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确定道路附属设施及构筑物布置区域和数据异常区域;建立数据异常区域的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并合模,获得修正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参照修正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完善道路沿线附属设施及构筑物布置的设计方案,并选择最优方案;将最优方案导入修正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完善道路附属设施及构筑物布置的优化设计。本方法避免人为错误或误差,提供精确的道路沿线附属设施及构筑物布置设计数据,提高了布置设计的准确性。提高了布置设计的准确性。提高了布置设计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倾斜摄影的道路沿线附属设施及构筑物布置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建设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倾斜摄影的道路沿线附属设施及构筑物布置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道路设计采用的地形数据资料普遍采用人工测绘获得。人工测绘获取地形数据的方法具有花费人力资源大、时间长、成本高、机械自动化程度低以及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等缺陷。而倾斜摄影技术作为近年来测绘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市政基础设施的测量、勘察、设计等领域。通过采用无人机拍摄建设项目,建立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的方式来完成道路附属设施及构筑物的布置,不仅降低了设计成本和对人力资源的依赖,而且大大提高了测绘作业的安全程度和机械自动化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倾斜摄影的道路沿线附属设施及构筑物布置方法,本方法获取的设计数据更为全面详细,需要的人力物力更少,机械自动化程度高,避免人为错误或误差,提供精确的道路沿线附属设施及构筑物布置设计数据,提高了布置设计的准确性。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基于倾斜摄影的道路沿线附属设施及构筑物布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收集道路建设项目位置资料,并对项目现场进行踏勘;步骤二、根据现场踏勘和电子地图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无人机航拍路线,根据现场建筑物的分布情况确定无人机航拍的高度、速度参数;根据初步设定的航拍路线和参数设置进行试飞,并调整实际航拍路线和参数;步骤三、无人机按调整后的航拍路线和参数对项目现场进行拍摄,生成初步倾斜摄影数据,应用pos数据去除不需要和多余的数据资料,形成拍摄区域的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步骤四、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确定道路附属设施及构筑物布置区域和数据异常区域;步骤五、根据无人机航拍生成的初步倾斜摄影数据,建立数据异常区域的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步骤六、将拍摄区域的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与数据异常区域的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进行合模,并对合模后的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进行处理获得修正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步骤七、识别修正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的数据信息,获得地形数据,利用地形数据建立道路沿线附属设施及构筑物模型;步骤八、参照修正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并根据道路红线范围、道路沿线附属设
施及构筑物设计规范和技术资料要求,完善道路沿线附属设施及构筑物布置的设计方案;步骤九、根据修正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和现场踏勘结果,提出道路附属设施及构筑物布置范围内不良路基的处理方法和工程量统计;步骤十、根据道路沿线附属设施及构筑物布置设计方案以及建造的安全性、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对布置设计方案进行比选,选择最优的布置设计方案;步骤十一、将最优的布置设计方案导入修正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结合道路模型检测道路附属设施及构筑物是否满足建筑限界,并进一步完善道路附属设施及构筑物布置的优化设计。
[0005]进一步,所述道路附属设施及构筑物包括桥梁、隧道、高填路堤和/或高挖路堑。由于本专利技术基于倾斜摄影的道路沿线附属设施及构筑物布置方法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本方法根据项目现场踏勘和电子地图,确定无人机航拍路线和参数,经拍摄生成初步倾斜摄影数据,建立拍摄区域的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确定道路附属设施及构筑物布置区域和数据异常区域;建立数据异常区域的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将拍摄区域的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与数据异常区域的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进行合模,获得修正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建立道路沿线附属设施及构筑物模型,参照修正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完善道路沿线附属设施及构筑物布置的设计方案;提出道路附属设施及构筑物布置范围内不良路基的处理方法和工程量统计;依据建造的安全性、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对布置设计方案进行比选,选择最优的布置设计方案;将最优的布置设计方案导入修正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完善道路附属设施及构筑物布置的优化设计。本方法获取的设计数据更为全面详细,需要的人力物力更少,机械自动化程度高,避免人为错误或误差,提供精确的道路沿线附属设施及构筑物布置设计数据,提高了布置设计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倾斜摄影的道路沿线附属设施及构筑物布置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基于倾斜摄影的道路沿线附属设施及构筑物布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收集道路建设项目位置资料,并对项目现场进行踏勘;步骤二、根据现场踏勘和电子地图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无人机航拍路线,根据现场建筑物的分布情况确定无人机航拍的高度、速度参数;根据初步设定的航拍路线和参数设置进行试飞,并调整实际航拍路线和参数;步骤三、无人机按调整后的航拍路线和参数对项目现场进行拍摄,生成初步倾斜摄影数据,应用pos数据去除不需要和多余的数据资料,形成拍摄区域的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步骤四、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确定道路附属设施及构筑物布置区域和数据异常区域;步骤五、根据无人机航拍生成的初步倾斜摄影数据,建立数据异常区域的倾斜摄
影三维实景模型;步骤六、将拍摄区域的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与数据异常区域的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进行合模,并对合模后的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进行处理获得修正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步骤七、识别修正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的数据信息,获得地形数据,利用地形数据建立道路沿线附属设施及构筑物模型;步骤八、参照修正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并根据道路红线范围、道路沿线附属设施及构筑物设计规范和技术资料要求,完善道路沿线附属设施及构筑物布置的设计方案;步骤九、根据修正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和现场踏勘结果,提出道路附属设施及构筑物布置范围内不良路基的处理方法和工程量统计;步骤十、根据道路沿线附属设施及构筑物布置设计方案以及建造的安全性、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对布置设计方案进行比选,选择最优的布置设计方案;步骤十一、将最优的布置设计方案导入修正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结合道路模型检测道路附属设施及构筑物是否满足建筑限界,并进一步完善道路附属设施及构筑物布置的优化设计。
[0008]优选的,所述道路附属设施及构筑物包括桥梁、隧道、高填路堤和/或高挖路堑。
[0009]本方法根据建设项目区域分布确定无人机航拍路线,并根据拍摄的影像资料建立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根据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以及相关要求建立道路附属设施及构筑物布置方案;根据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完善道路附属设施及构筑物的优化设计;比选各个布置方案,选择最优的道路附属设施及构筑物布置方案;将最优方案导入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中检测是否满足建筑限界等要求,以完善道路附属设施及构筑物的优化布置。
[0010]本方法与传统勘察测量获取地形数据相比,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具有获取数据更为全面详细,且需要的人力、物力更少以及机械自动化程度高;与地形数据资料相比,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除了能够获取地面相关数据外,还能很好的反映布置区域内各建筑物、构筑物等的分布情况,方便设计人员更全面的了解设计现状,以使各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倾斜摄影的道路沿线附属设施及构筑物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收集道路建设项目位置资料,并对项目现场进行踏勘;步骤二、根据现场踏勘和电子地图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无人机航拍路线,根据现场建筑物的分布情况确定无人机航拍的高度、速度参数;根据初步设定的航拍路线和参数设置进行试飞,并调整实际航拍路线和参数;步骤三、无人机按调整后的航拍路线和参数对项目现场进行拍摄,生成初步倾斜摄影数据,应用pos数据去除不需要和多余的数据资料,形成拍摄区域的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步骤四、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确定道路附属设施及构筑物布置区域和数据异常区域;步骤五、根据无人机航拍生成的初步倾斜摄影数据,建立数据异常区域的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步骤六、将拍摄区域的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与数据异常区域的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进行合模,并对合模后的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进行处理获得修正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杰李印冬徐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