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草纤维与羊毛纤维混纺面料的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4127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艾草纤维与羊毛纤维混纺面料的加工设备,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它包括机架装置、传输装置、压边装置、压整装置、联动传动装置,压边装置包括上压边组件、下压边组件,压整装置包括上压整组件、下压整组件,上压整组件包括上压整辊、上压整轮、上压整辊支座、上压整辊调节杆、上压整辊调节手轮、上压整压簧,下压整组件包括下压整辊、下压整轮,联动传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链轮、传输链轮、传递链轮、压整链轮、下传输齿轮、上传输齿轮、压边齿轮、第一传递齿轮、第二传递齿轮、第二传递齿轮轴、第一链条、第二链条。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但能实现对艾草纤维和羊毛纤维混纺面料的压整处理,并对边缘进行压边处理。对边缘进行压边处理。对边缘进行压边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艾草纤维与羊毛纤维混纺面料的加工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面料后整理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艾草纤维与羊毛纤维混纺面料的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羊毛主要由蛋白质组成,羊毛纤维柔软而富有弹性,以羊毛为原料纺织而成的面料,有手感丰满、保暖性好、穿着舒适等特点。但是羊毛的抗菌性能较差,目前解决羊毛面料抗菌性能的方法就是在羊毛中添加抗菌剂,常用的抗菌剂包括壳聚糖和纳米二氧化钛,对羊毛织物进行抗菌整理,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和纳米二氧化钛这两种抗菌剂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当壳聚糖的浓度为0.7%时,羊毛织物的抗菌率为91%,同时羊毛织物的白度有所提高,断裂强力增加。当纳米二氧化钛的浓度为1%时,羊毛织物的抗菌率为98.7%,并且羊毛织物的白度有所提高,断裂强力增加。但是添加抗菌剂的方法较为传统,虽然改善了羊毛的抗菌性能,但是其会影响羊毛其他方面的性能。
[0003]艾草纤维是一种天然植物纤维,艾草纤维面料是由艾草纤维做成的纺线和其它纤维混合纺织而成的,充分利用了艾草保健价值比较高的特点,把做出的艾草纤维进行混合纺织,创造出的艾草纤维面料保健又环保,也保持了艾草独有的抑菌、防臭等优点。所以艾草纤维和羊毛纤维混纺是一种新技术,既保持羊毛保暖舒适的特点,又提高了抑菌效果,但是艾草纤维和羊毛纤维混纺面料在后整理过程中要求较高,由于面料中含有植物纤维,混纺面料平整性较差,特别是混纺面料边缘,需要特别进行压边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艾草纤维与羊毛纤维混纺面料的加工设备,不但能实现对艾草纤维和羊毛纤维混纺面料的压整处理,并对边缘进行压边处理,大大提高艾草纤维和羊毛纤维混纺面料的平整性和稳定性,而且采用一个驱动电机,实现传输装置、压边装置、压整装置的联动,结构紧凑且巧妙,大大降低了能耗。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艾草纤维与羊毛纤维混纺面料的加工设备,包括机架装置、传输装置、压边装置、压整装置、联动传动装置,所述机架装置包括机架加工台、机架底座,所述机架底座安装在机架加工台的下端,所述传输装置包括第一传输支座、第二传输支座、上传输机构、下传输机构,所述第一传输支座和第二传输支座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第一传输支座和第二传输支座安装在机架加工台的两侧,所述上传输机构包括第一上传输辊、第一上传输辊支座、第一上传输辊支座调节杆、第一上传输辊支座调节手轮、第一上传输轮、第二上传输辊、第二上传输轮、上传输带,所述第一传输支座上设置有第一上传输辊支座滑槽,所述第一上传输辊支座可上下滑动设置在第一传输支座的第一上传输辊支座滑槽上,所述第一上传输辊支座调节杆可转动设置在第一传输支座上,所述第一上传输辊支座调节杆的下端和第一上传输辊支座连接,所述第一上传输辊支座调节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一上传输辊支座调节手
轮,所述第一上传输辊可转动设置在两个第一上传输辊支座上,所述第一上传输轮同轴心安装在第一上传输辊上,所述第二上传输辊可转动设置在第二传输支座上,所述第二上传输轮可转动设置在第二上传输辊上,所述上传输带环绕设置在第一上传输轮和第二上传输轮上,所述下传输机构包括第一下传输辊、第一下传输轮、第二下传输辊、第二下传输轮、下传输带,所述第一下传输辊可转动设置在第一传输支座上,所述第一下传输轮同轴心安装在第一下传输辊上,并且位于第一上传输轮的下方,所述第二下传输辊可转动设置在第二传输支座上,所述第二下传输轮同轴心安装在第二下传输辊上,所述下传输带环绕设置在第一下传输轮和第二下传输轮上,所述压边装置包括上压边组件、下压边组件,所述上压边组件包括上压边辊、上压边轮、上压边辊支座、上压边辊调节座、上压边辊调节杆、上压边辊调节手轮、上压边压簧、下压边压簧,所述第一传输支座上设置有上压边辊支座滑槽,所述上压边辊支座可上下滑动设置在第一传输支座的上压边辊支座滑槽上,所述上压边辊可转动设置在两个上压边辊支座上,所述上压边轮同轴心安装在上压边辊上,所述上压边轮上设置有压边槽纹块,两个上压边轮分别位于上传输带的两侧,所述上压边辊调节座可上下滑动设置在第一传输支座的上压边辊支座滑槽上,所述上压边辊调节杆可转动设置在第一传输支座上,所述上压边辊调节杆的下端和上压边辊调节座连接,所述上压边辊调节手轮设置在上压边辊调节杆的上端,所述上压边压簧设置在上压边辊调节座和上压边辊支座之间,所述下压边压簧设置在上压边辊支座和第一传输支座之间,所述下压边组件设置在上压边组件的下侧,所述下压边组件包括下压边台、下压边台锁止架、下压边台调节气缸、下压边台调节气缸支座,所述下压边台调节气缸支座安装在机架加工台的下侧,所述下压边台调节气缸安装在下压边台调节气缸支座上,并且下压边台调节气缸的上端和下压边台连接,所述下压边台锁止架安装在第一传输支座上,并且下压边台锁止架和下压边台卡接,所述压整装置设置在传输装置和压边装置的一侧,所述压整装置包括压整支座、上压整组件、下压整组件,所述上压整组件包括上压整辊、上压整轮、上压整辊支座、上压整辊调节杆、上压整辊调节手轮、上压整压簧,所述压整支座上设置有上压整支座滑槽,所述上压整辊支座可上下滑动设置在压整支座的上压整支座滑槽上,所述上压整辊调节杆可转动设置在压整支座上,所述上压整辊调节杆的下端和上压整辊支座连接,所述上压整辊调节手轮设置在上压整辊调节杆的上端,所述上压整轮同轴心安装在上压整辊上,所述上压整压簧设置在上压整辊支座和压整支座之间,所述下压整组件设置在上压整组件的正下方,所述下压整组件包括下压整辊、下压整轮,所述下压整辊可转动设置在压整支座上,所述下压整轮同轴心安装在下压整辊上,所述联动传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链轮、传输链轮、传递链轮、压整链轮、下传输齿轮、上传输齿轮、压边齿轮、第一传递齿轮、第二传递齿轮、第二传递齿轮轴、第一链条、第二链条,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机架底座上,所述驱动电机和驱动链轮同轴连接,所述传输链轮、传递链轮、下传输齿轮都同轴心安装在第一下传输辊的端部,所述压整链轮同轴心安装在下压整辊的端部,所述驱动链轮和传输链轮通过第一链条连接,所述传递链轮和压整链轮通过第二链条连接,所述第一传递齿轮和上传输齿轮同轴心安装在第一上传输辊的端部,所述上传输齿轮和下传输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传递齿轮轴可转动设置在第一传输支座上,所述第二传递齿轮同轴心安装在第二传递齿轮轴上,所述压边齿轮同轴心安装在上压边辊的端部,所述第二传递齿轮和第一传递齿轮、压边齿轮均啮合。
[0006]进一步地,所述压边装置还包括压边散热风扇,所述压边散热风扇安装在第一传
输支座上,所述压边散热风扇位于上压边轮和下压边台的一侧。
[0007]进一步地,所述压整装置还包括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支架,所述静电消除器支架安装在压整支座上,所述静电消除器安装在静电消除器支架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联动传动装置还包括电机散热风扇、电机散热风扇支架,所述电机散热风扇支架安装在机架加工台的下侧,所述电机散热风扇安装在电机散热风扇支架上。
[0009]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艾草纤维与羊毛纤维混纺面料的加工设备,包括机架装置,所述机架装置包括机架加工台、机架底座,所述机架底座安装在机架加工台的下端,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传输装置、压边装置、压整装置、联动传动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包括第一传输支座、第二传输支座、上传输机构、下传输机构,所述第一传输支座和第二传输支座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第一传输支座和第二传输支座安装在机架加工台的两侧,所述上传输机构包括第一上传输辊、第一上传输辊支座、第一上传输辊支座调节杆、第一上传输辊支座调节手轮、第一上传输轮、第二上传输辊、第二上传输轮、上传输带,所述第一传输支座上设置有第一上传输辊支座滑槽,所述第一上传输辊支座可上下滑动设置在第一传输支座的第一上传输辊支座滑槽上,所述第一上传输辊支座调节杆可转动设置在第一传输支座上,所述第一上传输辊支座调节杆的下端和第一上传输辊支座连接,所述第一上传输辊支座调节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一上传输辊支座调节手轮,所述第一上传输辊可转动设置在两个第一上传输辊支座上,所述第一上传输轮同轴心安装在第一上传输辊上,所述第二上传输辊可转动设置在第二传输支座上,所述第二上传输轮可转动设置在第二上传输辊上,所述上传输带环绕设置在第一上传输轮和第二上传输轮上,所述下传输机构包括第一下传输辊、第一下传输轮、第二下传输辊、第二下传输轮、下传输带,所述第一下传输辊可转动设置在第一传输支座上,所述第一下传输轮同轴心安装在第一下传输辊上,并且位于第一上传输轮的下方,所述第二下传输辊可转动设置在第二传输支座上,所述第二下传输轮同轴心安装在第二下传输辊上,所述下传输带环绕设置在第一下传输轮和第二下传输轮上,所述压边装置包括上压边组件、下压边组件,所述上压边组件包括上压边辊、上压边轮、上压边辊支座、上压边辊调节座、上压边辊调节杆、上压边辊调节手轮、上压边压簧、下压边压簧,所述第一传输支座上设置有上压边辊支座滑槽,所述上压边辊支座可上下滑动设置在第一传输支座的上压边辊支座滑槽上,所述上压边辊可转动设置在两个上压边辊支座上,所述上压边轮同轴心安装在上压边辊上,所述上压边轮上设置有压边槽纹块,两个上压边轮分别位于上传输带的两侧,所述上压边辊调节座可上下滑动设置在第一传输支座的上压边辊支座滑槽上,所述上压边辊调节杆可转动设置在第一传输支座上,所述上压边辊调节杆的下端和上压边辊调节座连接,所述上压边辊调节手轮设置在上压边辊调节杆的上端,所述上压边压簧设置在上压边辊调节座和上压边辊支座之间,所述下压边压簧设置在上压边辊支座和第一传输支座之间,所述下压边组件设置在上压边组件的下侧,所述下压边组件包括下压边台、下压边台锁止架、下压边台调节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江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厚亿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