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驱动电源,包括下壳体以及扣合在所述下壳体上的上壳体,所述下壳体上端以及左右两端均开口设置,所述上壳体下端开口设置,在所述下壳体内设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由上下互相连接的第一U型件和第二U型件组成,所述第二U型件的下端面上安装有驱动电路板,在所述第一U型件和第二U型件之间形成左右贯通的散热流道,在所述上壳体的左右两侧端面上均布有通风孔,在所述上壳体的左右两侧端面上分别设有穿线孔,也就是,驱动电路板所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散热器上,而散热器内具有散热流道,空气从左右两侧的通风孔实现内外交互,通过空气流动带走热量,实现快速散热,提高散热以保证产品正常远行。提高散热以保证产品正常远行。提高散热以保证产品正常远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驱动电源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驱动电源。
技术介绍
[0002]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源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0003]在LED大放异彩的同时,LED驱动电源则是LED产业链发展的重中之重,LED驱动电源的寿命、可靠性直接影响了LED光源的长寿命。LED驱动电源在大功率长时间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不及时将热量排出驱动电源外,会严重影响驱动电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甚至造成器件损坏。
[0004]为此,急需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驱动电源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驱动电源。
[0006]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驱动电源,包括下壳体以及扣合在所述下壳体上的上壳体,所述下壳体上端以及左右两端均开口设置,所述上壳体下端开口设置,在所述下壳体内设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由上下互相连接的第一U型件和第二U型件组成,所述第二U型件的下端面上安装有驱动电路板,在所述第一U型件和第二U型件之间形成左右贯通的散热流道,在所述上壳体的左右两侧端面上均布有通风孔,在所述上壳体的左右两侧端面上分别设有穿线孔。
[0007]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U型件的下端面上均布有第一散热翅片,在所述第二U型件的上端面上均布有第二散热翅片,在所述第一U型件的上端面上设有向下贯穿与所述散热流道连通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孔上方安装有散热风扇。
[0008]作为优选地,所述下壳体的前后两侧内壁上分别上下间隔设有横板,上下两个横板之间形成插接轨道,在所述第一U型件的左右两侧壁面上分别设有插轨,所述插轨活动插接在所述插接轨道内。
[0009]作为优选地,所述插轨套设有U型橡胶件,所述U型橡胶件嵌入在所述插接轨道内。
[0010]作为优选地,所述下壳体的前后两侧壁面上设有第一螺纹孔,在所述上壳体的前后两侧壁面上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下壳体扣合在所述下壳体上时、在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共同连接有第一螺丝。
[0011]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二散热翅片设置在两个第一散热翅片之间。
[0012]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散热效果好,空气快速带走热量的优点,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所述散热器由上下互相连接的第一U型件和第二U型件组成,所述第二U型件的下端面上安装有驱动电路板,在所述第一U型件和第二U型件之间形成左右贯通的散热流道,
在所述上壳体的左右两侧端面上均布有通风孔,在所述上壳体的左右两侧端面上分别设有穿线孔,也就是,驱动电路板所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散热器上,而散热器内具有散热流道,空气从左右两侧的通风孔实现内外交互,通过空气流动带走热量,实现快速散热,提高散热以保证产品正常远行。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8]图6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0]参见图1
‑
图6,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驱动电源,包括下壳体20以及扣合在所述下壳体20上的上壳体10,所述下壳体20上端以及左右两端均开口设置,所述上壳体10下端开口设置,在所述下壳体20内设有散热器30,所述散热器30由上下互相连接的第一U型件310和第二U型件320组成,所述第二U型件320的下端面上安装有驱动电路板40,在所述第一U型件310和第二U型件320之间形成左右贯通的散热流道330,在所述上壳体10的左右两侧端面上均布有通风孔130,在所述上壳体10的左右两侧端面上分别设有穿线孔120,也就是,驱动电路板所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散热器上,而散热器内具有散热流道,空气从左右两侧的通风孔实现内外交互,通过空气流动带走热量,实现快速散热,提高散热以保证产品正常远行。
[0021]参见图1
‑
图6,具体的,所述第一U型件310的下端面上均布有第一散热翅片311,在所述第二U型件320的上端面上均布有第二散热翅片321,在所述第一U型件310的上端面上设有向下贯穿与所述散热流道330连通的通风口340,所述通风口340上方安装有散热风扇。
[0022]散热风扇安装在第一U型件310的上端面上,这也正是第一U型件其为U型的设置原因,能为散热风扇提供的安装位置,同时左右贯穿的设置,能保证空气流通,也就是,散热风扇能带动第一U型件左右两侧的空气向下流动,经过通风口340进入到散热流道330内,而位于散热流道内的第一散热翅片和第二散热翅片在于空气接触时,空气流动能带走热量,实现快速散热,最终,空气从散热流动左右两侧的通风孔流出。
[0023]参见图4,具体的,所述下壳体20的前后两侧内壁上分别上下间隔设有横板201,上下两个横板201之间形成插接轨道,在所述第一U型件310的左右两侧壁面上分别设有插轨313,所述插轨313活动插接在所述插接轨道内,通过插接的方式进行组装,不仅与现有螺丝的固定方式相比提高了组装效率,而且能节省生产成本。
[0024]参见图4,进一步的,所述插轨313套设有U型橡胶件312,所述U型橡胶件312嵌入在所述插接轨道内,能保证插接的稳定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晃动的问题。
[0025]参见图2,所述下壳体20的前后两侧壁面上设有第一螺纹孔210,在所述上壳体10的前后两侧壁面上设有第二螺纹孔110,所述下壳体20扣合在所述下壳体20上时、在所述第
二螺纹孔110与所述第一螺纹孔210内共同连接有第一螺丝。
[0026]参见图3,所述第二散热翅片321设置在两个第一散热翅片311之间。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00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20)以及扣合在所述下壳体(20)上的上壳体(10),所述下壳体(20)上端以及左右两端均开口设置,所述上壳体(10)下端开口设置,在所述下壳体(20)内设有散热器(30),所述散热器(30)由上下互相连接的第一U型件(310)和第二U型件(320)组成,所述第二U型件(320)的下端面上安装有驱动电路板(40),在所述第一U型件(310)和第二U型件(320)之间形成左右贯通的散热流道(330),在所述上壳体(10)的左右两侧端面上均布有通风孔(130),在所述上壳体(10)的左右两侧端面上分别设有穿线孔(1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型件(310)的下端面上均布有第一散热翅片(311),在所述第二U型件(320)的上端面上均布有第二散热翅片(321),在所述第一U型件(310)的上端面上设有向下贯穿与所述散热流道(330)连通的通风口(340),所述通风口(340)上方安装有散热风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韬,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雄源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