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管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3718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包括壳体、穿过所述壳体的导向套筒和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支架顶板和连接在所述支架顶板下方的支架侧板;所述支架侧板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侧部;所述壳体上延伸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处于所述支架顶板的下方;其中,在所述支架顶板与所述支撑臂之间连接有缓冲橡胶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转向管柱,通过在延伸臂与支架顶板之间安装缓冲橡胶体来起到缓冲作用,在缓冲橡胶体回弹时不会产生噪音,提升了产品的降噪性能。提升了产品的降噪性能。提升了产品的降噪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管柱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转向机构
,尤其涉及一种转向管柱。

技术介绍

[0002]转向管柱为汽车的转向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向管柱包括壳体、导向套筒、转向轴和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用于与车身的安装部连接。固定支架的侧板通过长螺栓与壳体连接。在长螺栓通过手柄松开时,壳体可相对于固定支架移动调节。
[0003]现有技术中,在支架的顶板与壳体的侧部之间连接有弹簧。弹簧在顶板与壳体之间起到缓冲作用。但是,在弹簧回弹时会产生噪音,其降噪性能还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管柱,通过在延伸臂与支架顶板之间安装缓冲橡胶体来起到缓冲作用,在缓冲橡胶体回弹时不会产生噪音,提升了产品的降噪性能。
[0005]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转向管柱,包括壳体、穿过所述壳体的导向套筒和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固定支架;
[0006]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支架顶板和连接在所述支架顶板下方的支架侧板;
[0007]所述支架侧板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侧部;
[0008]所述壳体上延伸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处于所述支架顶板的下方;
[0009]其中,在所述支架顶板与所述支撑臂之间连接有缓冲橡胶体。
[0010]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一个所述支撑臂,每个所述支撑臂与所述支架顶板之间都连接有一根所述缓冲橡胶体。
[0011]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缓冲橡胶体为实心橡胶柱。
[0012]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顶板上向下延伸有连接柱,所述缓冲橡胶体的上端具有上端装配槽;
[0013]所述连接柱过盈配合在所述上端装配槽中。
[0014]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柱包括连接柱主体和设置在所述连接柱主体的下端的连接柱引导端;
[0015]所述连接柱引导端与所述上端装配槽间隙配合,所述连接柱主体与所述上端装配槽过盈配合。
[0016]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顶板的后端具有向下延伸的顶板翻边,所述连接柱连接在所述顶板翻边上并向下延伸。
[0017]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顶板、所述顶板翻边及所述连接柱一体成型。
[0018]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臂上向上延伸有连接块,所述缓冲橡胶体的下端具有下端装配槽;
[0019]所述连接块过盈配合在所述下端装配槽中。
[0020]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块包括连接块主体和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主体的上端的连接块引导端;
[0021]所述连接块引导端与所述下端装配槽间隙配合,所述连接块主体与所述下端装配槽过盈配合。
[0022]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支撑臂一体成型。
[00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本技术提供的转向管柱,通过在延伸臂与支架顶板之间安装缓冲橡胶体来起到缓冲作用,在缓冲橡胶体回弹时不会产生噪音,提升了产品的降噪性能。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转向管柱的立体图;
[0026]图2为支架顶板、顶板翻边及连接柱的连接示意图;
[0027]图3为连接柱连接在顶板翻边的底部的放大示意图;
[0028]图4为壳体、支撑臂及连接块的连接示意图;
[0029]图5为连接块连接在支撑臂上的放大示意图;
[0030]图6为缓冲橡胶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32]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转向管柱,包括壳体1、穿过壳体1的导向套筒3和安装在壳体1上的固定支架2。
[0033]固定支架2包括支架顶板21和连接在支架顶板21下方的支架侧板22。支架侧板22安装在壳体1的侧部。
[0034]壳体1上延伸有支撑臂11,支撑臂11处于支架顶板21的下方。
[0035]其中,在支架顶板21与支撑臂11之间连接有缓冲橡胶体5。
[0036]本技术提供的转向管柱包括有壳体1、固定支架2、导向套筒3、转向轴4和缓冲橡胶体5。
[0037]导向套筒3穿过壳体1,转向轴4穿过导向套筒3。固定支架2安装在壳体1上,同时,固定支架还与车身的安装部固定连接。固定支架2包括支架顶板21和两块支架侧板22,两块支架侧板22连接在支架顶板21的下方。壳体1处于两块支架侧板22之间。支架侧板22通过紧固件与壳体1连接。有关壳体1与固定支架2的连接方式,可参考现有技术中的连接方案,在此不再赘述。
[0038]壳体1的侧部水平径向向外延伸有支撑臂11,缓冲橡胶体5的上端与支架顶板21连接,缓冲橡胶体5的下端与支撑臂11连接。缓冲橡胶体5在支架顶板21与支撑臂11之间起到缓冲作用,在缓冲橡胶体5回弹时,不会产生噪音,提升了产品的降噪性能。
[003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一个支撑臂11,每个支撑臂11与
支架顶板21之间都连接有一根缓冲橡胶体5,进一步提高支架顶板21与支撑臂11之间的缓冲效果。
[004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缓冲橡胶体5为实心橡胶柱,结构稳定,缓冲效果好。
[004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

3和图6所示,支架顶板21上向下延伸有连接柱24,缓冲橡胶体5的上端具有上端装配槽51。连接柱24过盈配合在上端装配槽51中。
[0042]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缓冲橡胶体5的上端开设上端装配槽51,在支架顶板21上设置有连接柱24,将连接柱24配合在上端装配槽51中,实现缓冲橡胶体5与支架顶板21的装配。
[004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连接柱24包括连接柱主体241和设置在连接柱主体241的下端的连接柱引导端242。
[0044]连接柱引导端242与上端装配槽51间隙配合,连接柱主体241与上端装配槽51过盈配合。
[0045]本实施例中,连接柱24包括连接柱主体241和连接柱引导端242,连接柱引导端242一体设置在连接柱主体241的下端。连接柱引导端242比连接柱主体241细,方便对准上端装配槽51,以引导连接柱主体241进入上端装配槽51中。装配后,连接柱引导端242间隙配合在上端装配槽51中,连接柱主体241过盈配合在上端装配槽51中。
[004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

3所示,支架顶板21的后端具有向下延伸的顶板翻边23,连接柱24连接在顶板翻边23上并向下延伸。
[0047]本实施例中,顶板翻边23连接在支架顶板21的后端且向下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穿过所述壳体的导向套筒和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支架顶板和连接在所述支架顶板下方的支架侧板;所述支架侧板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侧部;所述壳体上延伸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处于所述支架顶板的下方;其中,在所述支架顶板与所述支撑臂之间连接有缓冲橡胶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一个所述支撑臂,每个所述支撑臂与所述支架顶板之间都连接有一根所述缓冲橡胶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橡胶体为实心橡胶柱。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顶板上向下延伸有连接柱,所述缓冲橡胶体的上端具有上端装配槽;所述连接柱过盈配合在所述上端装配槽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包括连接柱主体和设置在所述连接柱主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达陈溢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蒂森克虏伯汇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