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废旧模板再利用的框架柱护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3445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废旧模板再利用的框架柱护角,属于废旧建材回收技术领域。以解决建筑工地大小规格不同的木模板缺乏简单再利用的专门结构的问题。护角包括木模板组件、组装件,木模板组件为成组相对而设厚角板一和厚角板二,厚角板二的U形两边缘分别开设有至少一个凹槽;组装件设在厚角板一和厚角板二之间,组装件包括:U型座、转动板,转动板通过转动轴设在U型座内且可绕转动轴旋转,转动板被固定螺杆拧紧安装在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组成的护角结构拆装方便,卸开后转运体积不大,厚木板使用寿命长;木模板破损后,组装件拆装也很方便,能使各种材料在流转中充分利用,杜绝节省木模板但浪费其它材料的问题发生,更具实用性。更具实用性。更具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废旧模板再利用的框架柱护角


[0001]本技术属于废旧建材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废旧模板再利用的框架柱护角。

技术介绍

[0002]框架柱是在框架结构中承受梁和板传来的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基础,是建筑主体中主要的竖向支撑结构。在建筑施工中框架柱浇筑完一般会用护角防护,防止施工中对其产生碰撞,影响其结构性能。现有的框架柱护角,都是根据浇筑的框架柱规格现加工的,使用时一次性安装,拆卸后便当做建筑垃圾废弃。在建筑施工中用到的各种木模板、夹板等也基本是一次性使用,之后当做建筑垃圾废弃。
[0003]这就导致木模板和护角废弃的建筑垃圾量巨大,且增加建筑施工成本。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欠缺对木模板的改造利用方式,如果将这些木模板和夹板改造成结构适宜的护角,这些建筑垃圾就能得到再利用;另一方面是因为现有的护角加工制作太仓促,成品粘接或者钉子固定,不方便根据框架柱的不同规格进行大小调节,适用性差,无法在一个工地使用后像脚手架一样流转起来;再一方面,木模板厚度规格不统一,薄厚大小都有,很难有统一的利用方式或工具将其规范化再利用。
[0004]如何设计一种基于废旧模板再利用的框架柱护角来改善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废旧模板再利用的框架柱护角,以解决建筑工地大小规格不同的木模板缺乏简单再利用的专门结构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基于废旧模板再利用的框架柱护角,包括木模板组件、组装件,木模板组件为成组相对而设厚角板一和厚角板二,厚角板一和厚角板二均为U形,厚角板二的U形两边缘分别开设有至少一个凹槽;组装件设在厚角板一和厚角板二之间,组装件包括:U型座、转动板,U型座分别安装在厚角板一的U形两边缘,转动板通过转动轴设在U型座内且可绕转动轴旋转,转动板被固定螺杆拧紧安装在凹槽内,固定螺杆具体是拧紧在凹槽两边的夹板内外壁。
[0008]进一步的,U型座通过连接件安装在厚角板一的U形两边缘,连接件包括背板和背板螺钉,背板焊接在U型座两边缘。
[0009]进一步的,U型座的两个侧边与转动板之间还设有辅助紧固件,辅助紧固件包括螺钉和转动把手,转动把手设在U型座外壁,手拧转动把手就可将螺钉卡在转动板,起到辅助紧固作用。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警示组件,警示组件为警示贴,粘贴在厚角板一和厚角板二外壁。
[0011]另一种基于废旧模板再利用的框架柱护角,包括木模板组件、组装件、警示组件,木模板组件包括薄角板一、薄角板二、薄角板三、薄角板四;组装件设在相邻的木模板组件之间,组装件包括:U型座、转动板,U型座分别安装在木模板组件的一侧边缘,转动板通过转动轴设在U型座内且可绕转动轴旋转,转动板被固定螺杆拧紧安装在相邻木模板组件的对应侧边缘;警示组件包括橡胶垫,橡胶垫垫设在转动板与对应的木模板组件之间,用来保证木模板组件内侧齐平。
[0012]进一步的,U型座通过连接件安装在薄角板一、薄角板二、薄角板三、薄角板四的任一边缘,连接件包括背板和背板螺钉,背板焊接在U型座两边缘。
[0013]进一步的,U型座与转动板之间还设有辅助紧固件,辅助紧固件包括螺钉和转动把手,转动把手设在U型座外壁。
[0014]进一步的,警示组件还包括警示贴、泡沫胶带,警示贴粘贴在木模板组件外壁,泡沫胶带粘贴在薄角板一、薄角板二、薄角板三、薄角板四的转角处,泡沫胶带缓冲摩擦碰撞,增加薄模板的耐磨性和寿命。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1)本技术针对厚薄两种木模板,利用一种简易可得的组装件,提出了两种适应性结构,在针对厚模板时,对其开槽,将组装件的转动板连接在其中,安装不用胶垫,更方便,平整度高,由于厚模板寿命长,开槽作业更划算;在针对薄模板时,不开槽,且将两块变四块,能保证使用中的牢固性,由于薄模板回收利用次数有限,只安装组装件但不开槽,加工更方便,使用中也仅仅通过加装胶垫就能解决靠墙内壁模板平整性的问题。
[0017]这样一来,就能将大小不同、厚薄不一的木模板均很好的利用起来,形成安装拆卸方便的护角结构,仅仅通过拆装螺钉就能完成。模板破损后,组装件不受影响,可通过连接件简单拆卸后与其余废旧木板组成新的护角。
[0018](2)辅助紧固件用于护角的辅助紧固,警示贴用于张贴日常安全警示标语,在工地中实现随时随处的安全警示教育。
[0019](3)本技术结构简单、组成的护角结构拆装方便,卸开后转运体积不大,厚木板使用寿命长;哪怕是木模板破损后,连接木模板的组装件拆装也很方便,这就能使各种材料在流转中充分利用,杜绝节省木模板但浪费其它材料的问题发生,更具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一种基于废旧模板再利用的框架柱护角的俯视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的俯视图;
[0022]图3为图2的主视图;
[0023]图4为一种基于废旧模板再利用的框架柱护角的另一种俯视示意图;
[0024]图5为图4中的俯视图。
[0025]附图标记如下:10

木模板组件;110

厚角板一;120

厚角板二;130

凹槽;140

夹板;150

薄角板一;160

薄角板二;170

薄角板三;180

薄角板四; 20

组装件;210

U型座; 220

转动轴;230

转动板;240

固定螺杆;250

辅助紧固件;251

螺钉;252

转动把手;260

连接件;261

背板;262

背板螺钉; 30

警示组件;310

警示贴;320

橡胶垫;330

泡沫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

3所示,一种基于废旧模板再利用的框架柱护角,包括木模板组件10、组装件20、警示组件30。
[0028]木模板组件10为成组相对而设,均为U形的厚角板一110和厚角板二120,厚角板二120的U形两边缘分别开设有至少一个凹槽130。
[0029]组装件20设在厚角板一110和厚角板二120之间,组装件20包括:U型座210、转动板230,U型座210分别安装在厚角板一110的U形两边缘,具体的:U型座210通过连接件260安装在厚角板一110的U形两边缘,连接件260包括背板261和背板螺钉262,背板261焊接在U型座2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废旧模板再利用的框架柱护角,包括木模板组件(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组装件(20),所述木模板组件(10)为成组相对而设的厚角板一(110)和厚角板二(120),所述厚角板一(110)和厚角板二(120)均为U形,所述厚角板二(120)的U形两边缘分别开设有至少一个凹槽(130);所述组装件(20)设在厚角板一(110)和厚角板二(120)之间,所述组装件(20)包括:U型座(210)、转动板(230),所述U型座(210)分别安装在厚角板一(110)的U形两边缘,所述转动板(230)通过转动轴(220)设在U型座(210)内且可绕转动轴(220)旋转,所述转动板(230)被固定螺杆(240)拧紧安装在凹槽(130)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废旧模板再利用的框架柱护角,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座(210)通过连接件(260)安装在厚角板一(110)的U形两边缘,所述连接件(260)包括背板(261)和背板螺钉(262),所述背板(261)焊接在U型座(210)两边缘。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废旧模板再利用的框架柱护角,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座(210)的两个侧边与转动板(230)之间还设有辅助紧固件(250),所述辅助紧固件(250)包括螺钉(251)和转动把手(252),所述转动把手(252)设在U型座(210)外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废旧模板再利用的框架柱护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警示组件(30),所述警示组件(30)为警示贴(310),粘贴在厚角板一(110)和厚角板二(120)外壁。5.一种基于废旧模板再利用的框架柱护角,包括木模板组件(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组装件(20)、警示组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维军李强张建伟武杏雷金思佳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路桥宏盛房屋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