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原生专利>正文

一种公路桥梁湿接缝施工用折叠式外挂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303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公路桥梁湿接缝施工用折叠式外挂篮,涉及外挂篮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公路桥梁湿接缝施工用折叠式外挂篮在使用时,对装置收起后不便于进行限位的问题,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矩形结构;辅助结构;所述主体右侧设有辅助结构;所述辅助件顶部右侧的两个的支撑柱通过三个均匀排列的圆柱形挡板连接;控制结构;所述主体右侧前后两侧设有控制结构,且控制结构的控制件安装内侧与主体前后两侧固定连接。将插件拉出,进而解除固定件的限位,将固定件通过U形槽内部的转轴进行翻转,从而解除主体与辅助件的限位,对装置进行限位时将固定件翻转在插件底部,进而便于进行限位。限位。限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桥梁湿接缝施工用折叠式外挂篮


[0001]本技术属于外挂篮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公路桥梁湿接缝施工用折叠式外挂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桥梁施工时在完成梁体架设后,需进行湿接缝施工,即在梁缝之间灌注混凝土,把梁体横向连接起来,以使梁体相互固结成为一个整体;由于桥梁往往跨越山谷、河流,下部往往不便于架设支架,故湿接缝施工属于高空作业,湿接缝施工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外挂篮。
[0003]基于现有技术中发现,现有的公路桥梁湿接缝施工用折叠式外挂篮在使用时,对装置收起后不便于进行限位,且现有的公路桥梁湿接缝施工用折叠式外挂篮在使用时,不便于对外挂篮进行调节使用的尺寸,不便于进行使用。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公路桥梁湿接缝施工用折叠式外挂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公路桥梁湿接缝施工用折叠式外挂篮,以解决现有的公路桥梁湿接缝施工用折叠式外挂篮在使用时,对装置收起后不便于进行限位;不便于对外挂篮进行调节使用的尺寸的问题。
[0006]本技术公路桥梁湿接缝施工用折叠式外挂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一种公路桥梁湿接缝施工用折叠式外挂篮:包括主体;
[0008]所述主体为矩形结构,且主体顶部左侧的两角设有支撑柱,并且支撑柱右侧设有三个均匀排列的伸缩杆的母杆;所述主体顶部左侧的两角的支撑柱通过三个均匀排列的圆柱形档杆连接;所述主体内部开设有内腔,且内腔为矩形结构;
[0009]伸缩结构;所述主体内部开设的内腔设有伸缩结构;
[0010]辅助结构;所述主体右侧设有辅助结构;所述辅助结构的辅助件顶部右侧的两角还设有支撑柱,且支撑柱左侧设有三个均匀排列的伸缩杆的子杆,并且子杆插入在母杆内部;所述辅助件顶部右侧的两个的支撑柱通过三个均匀排列的圆柱形挡板连接;
[0011]控制结构;所述主体右侧前后两侧设有控制结构,且控制结构的控制件安装内侧与主体前后两侧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
[0013]滑槽,主体内部开设的内腔左右两侧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为矩形结构;所述滑槽前侧开设有移动槽,且移动槽为矩形结构,并且移动槽上下两侧为圆弧状结构;
[0014]滑动槽,主体内部开设的内腔底部左右两侧开设有滑动槽,且滑动槽为矩形结构,并且滑动槽后端为圆弧状结构。
[0015]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结构包括:
[0016]伸缩件,伸缩件为矩形结构,且伸缩件右侧顶部为L形结构;所述伸缩件左侧为T形结构,且伸缩件左侧插入在滑槽内部;
[0017]滑动件,伸缩件左侧中间位置设有滑动件,且滑动件为圆柱形结构,并且滑动件右端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所述滑动件穿过滑槽前侧开设的移动槽;
[0018]卡件,伸缩件底部的四角设有卡件,且卡件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
[0019]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结构还包括:
[0020]移动件,伸缩件下方前后两侧设有两个移动件,且移动件为矩形结构,并且移动件左右两端为圆弧状结构;所述移动件插入在滑动槽内部;
[0021]限位件,移动件顶部设有限位件,且限位件为圆柱形结构;
[0022]限位槽,限位件内部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并且限位槽内部设有弹簧;所述限位槽内部插入有卡件。
[0023]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
[0024]辅助件,主体右侧设有辅助件,且辅助件为矩形结构;所述辅助件左侧中间位置开设有 L形结构的槽;所述伸缩件右侧顶部插入在辅助件右侧中间位置开设L形结构的槽内部;
[0025]控制槽,辅助件左侧前后两侧开设有控制槽,且控制槽为中间凸起的矩形结构,并且控制槽上下两端为中间凸起的圆弧状结构;所述控制槽内部插入有滑动件的右端。
[0026]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结构包括:
[0027]控制件,控制件为矩形结构,且控制件左端为圆弧状结构;所述控制件中间位置开设有U形槽,且U形槽内部设有转轴;
[0028]固定件,控制件顶部设有固定件,且固定件为矩形结构,并且固定件一端为圆弧状结构,固定件另一端为T形结构;所述固定件圆弧状的一段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内部插入有控制件开设的U形槽内部的转轴;
[0029]调节件,辅助件左侧前后两侧设有调节件,且调节件为矩形结构,并且调节件内侧固定连接在辅助件左侧前后两侧;所述调节件顶部开设有U形结构的卡槽;
[0030]内槽,调节件内部开设有内槽,且内槽内侧为十字形结构,并且内槽前侧为T形结构;
[0031]插件,内槽内部插入有插件,且插件为矩形结构,并且插件内侧为T形结构;所述插件外侧设有圆弧状结构的把手。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3]1、在本装置中,设置了控制结构,对装置进行限位时,将插件拉出,进而解除固定件的限位,将固定件通过U形槽内部的转轴进行翻转,从而解除主体与辅助件的限位,对装置进行限位时将固定件翻转在插件底部,进而便于进行限位;
[0034]2、在本装置中,设置了伸缩结构;对装置调节尺寸时,通过控制结构解除主体与辅助件的限位,进而拉动辅助件,辅助件就会带动滑动件进行滑动,滑动件就会带动卡件进行移动,卡件就会带动限位件进行移动,限位件就会带动移动件进行移动,进而移动件就会在滑动槽内部进行滑动,伸缩件左端就会在滑槽内部进行滑动,移动到一定位置时,伸缩件右端的顶部就会与主体和辅助件呈同一水平面,进而便于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0035]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6]图2是本技术的使用后结构示意图。
[0037]图3是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0038]图4是本技术的伸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5是本技术的由图4引出的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0]图6是本技术的辅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7是本技术的控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43]1、主体;101、滑槽;102、滑动槽;
[0044]2、伸缩结构;201、伸缩件;202、滑动件;203、卡件;204、移动件;205、限位件; 206、限位槽;
[0045]3、辅助结构;301、辅助件;302、控制槽;
[0046]4、控制结构;401、控制件;402、固定件;403、调节件;404、内槽;405、插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4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桥梁湿接缝施工用折叠式外挂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为矩形结构,且主体(1)顶部左侧的两角设有支撑柱,并且支撑柱右侧设有三个均匀排列的伸缩杆的母杆;所述主体(1)顶部左侧的两角的支撑柱通过三个均匀排列的圆柱形档杆连接;所述主体(1)内部开设有内腔,且内腔为矩形结构;伸缩结构(2);所述主体(1)内部开设的内腔设有伸缩结构(2);辅助结构(3);所述主体(1)右侧设有辅助结构(3);所述辅助结构(3)的辅助件(301)顶部右侧的两角还设有支撑柱,且支撑柱左侧设有三个均匀排列的伸缩杆的子杆,并且子杆插入在母杆内部;所述辅助件(301)顶部右侧的两个的支撑柱通过三个均匀排列的圆柱形挡板连接;控制结构(4);所述主体(1)右侧前后两侧设有控制结构(4),且控制结构(4)的控制件(401)安装内侧与主体(1)前后两侧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公路桥梁湿接缝施工用折叠式外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滑槽(101),主体(1)内部开设的内腔左右两侧开设有滑槽(101),且滑槽(101)为矩形结构;所述滑槽(101)前侧开设有移动槽,且移动槽为矩形结构,并且移动槽上下两侧为圆弧状结构;滑动槽(102),主体(1)内部开设的内腔底部左右两侧开设有滑动槽(102),且滑动槽(102)为矩形结构,并且滑动槽(102)后端为圆弧状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公路桥梁湿接缝施工用折叠式外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结构(2)包括:伸缩件(201),伸缩件(201)为矩形结构,且伸缩件(201)右侧顶部为L形结构;所述伸缩件(201)左侧为T形结构,且伸缩件(201)左侧插入在滑槽(101)内部;滑动件(202),伸缩件(201)左侧中间位置设有滑动件(202),且滑动件(202)为圆柱形结构,并且滑动件(202)右端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所述滑动件(202)穿过滑槽(101)前侧开设的移动槽;卡件(203),伸缩件(201)底部的四角设有卡件(203),且卡件(203)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公路桥梁湿接缝施工用折叠式外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结构(2)还包括:移动件(204),伸缩件(201)下方前后两侧设有两个移动件(204),且移动件(204)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原生
申请(专利权)人:陈原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