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强迫型油循环风冷却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散热器外壳和固定罩,所述散热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器外壳和固定罩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罩的内部转动设置有风扇,所述固定罩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油流继电器,所述固定罩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减少外界的灰尘和毛絮悬浮物等杂质进入冷却器外壳内部并附着在变压器的散热器上,使变压器的工作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变压器的散热能力和使用寿命,且需要更少的能量对变压器进行散热,达到了节能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强迫型油循环风冷却器
[0001]本技术涉及迫型油循环风冷却
,具体为一种节能强迫型油循环风冷却器。
技术介绍
[0002]强迫型油循环风冷却是用变压器油泵强迫油循环,使油流经风冷却器进行散热的冷却方式,由于油的对流作用,它在受热后将上升,而在冷却后又将下降,故在油浸变压器中,沿着油箱高度,上部的温度要比下部的温度略高;通过变压器有一外接冷却器,通过油泵接通变压器油箱,开动油泵,从油箱中上部抽出温度较高的油,经冷却器冷却后,再从下部压入油箱中,冷却效果与油的循环速度有关;冷却器旁安装一个或几个风扇,把自然对流作用改变为强制对流作用,以增加冷却器的散热能力,变压器空载运行时,不得停用全部冷却器。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强迫型油循环风冷却器体积较大,在室外使用,外界的灰尘和毛絮悬浮物等杂质较大,进入冷却器外壳内部并附着在变压器的散热器上,会使变压器的温度升高,降低了变压器的散热能力,也降低了变压器的使用寿命,且需要更高的能量对变压器进行散热,达不到节能的效果,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节能强迫型油循环风冷却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强迫型油循环风冷却器,可减少外界的灰尘和毛絮悬浮物等杂质进入冷却器外壳内部并附着在变压器的散热器上,使变压器的工作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变压器的散热能力和使用寿命,且需要更少的能量对变压器进行散热,达到了节能的效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强迫型油循环风冷却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散热器外壳和固定罩,所述散热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器外壳和固定罩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罩的内部转动设置有风扇,所述固定罩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油流继电器,所述固定罩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油泵,所述油泵和油流继电器之间通过第一油管连通,所述油流继电器和散热器外壳之间通过第二油管连通,所述固定罩的侧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防尘组件,所述防尘组件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栅网,所述栅网卡接于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设置有限位框,所述栅网卡接于限位框的内部。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侧部均开设有缺槽,所述限位框卡接于两组缺槽组成的空腔的内部。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框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柱,所述第二框架的一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柱的一端插接于插槽的内部。
等等及类似用语仅便于看图者参考图中构造以及仅用于帮助描述本技术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7]请参阅图1
‑
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强迫型油循环风冷却器,包括底座1,底座1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散热器外壳2和固定罩15,散热器外壳2上设置有油通道,散热器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翅片3,散热翅片3设置为铜片,散热翅片3呈等间距设置有多组,增加散热效果;
[0028]散热器外壳2和固定罩15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固定罩15的内部转动设置有风扇11,对散热器外壳2起到散热的作用,固定罩15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架6,固定架6设置为L形的固定架,且固定架6上设置有加强筋,增加固定架6的稳定性,固定架6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油流继电器7,固定罩15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架12,安装架12设置为“8”字形的安装架,安装架12上固定安装有油泵10,油泵10的一端设置有电机9,电机9输出轴一端固定插接于风扇11的内圈,电机9带动风扇11转动;
[0029]油泵10和油流继电器7之间通过第一油管14连通,油流继电器7和散热器外壳2之间通过第二油管8连通,散热器外壳上分别设置有进油口4和出油口5,进油口4位于散热器外壳2一侧的下端,出油口5位于散热器外壳2一侧的上端,第二油管8的一端和进油口4连通,油泵10上设置有回流管13,回流管13和出油口5之间通过管道连通,形成油循环;
[0030]固定罩15的侧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防尘组件,防尘组件包括第一框架17、第二框架19和栅网16,栅网16可减少外界的灰尘和毛絮等杂质进入冷却器外壳的内部,栅网16卡接于第一框架17和第二框架19之间,第一框架17和第二框架19上均开设有通孔21,通孔21呈阵列设置有四组,固定罩15的一侧开设有螺纹盲孔24,螺纹盲孔24和通孔21对齐设置,螺栓的一端穿过通孔21螺纹连接于螺纹盲孔24的内部,便于固定防尘组件;
[0031]第一框架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柱18,第二框架19的一侧开设有插槽20,插柱18的一端插接于插槽20的内部,具体的,插柱18设置为软质的硅橡胶柱,且插柱18的直径略大于插槽20的直径,可使第一框架17和第二框架19安装的更加紧固;
[0032]第一框架17和第二框架19之间设置有限位框22,栅网16卡接于限位框22的内部,第一框架17和第二框架19的侧部均开设有缺槽23,限位框22卡接于两组缺槽23组成的空腔的内部,便于更换栅网16.
[0033]在使用本装置时,变压器顶层的高温油通过油泵10送进散热器外壳2的内部,散热器外壳2的内壁吸收变压器油中的热量,且将热量直接排向空气中,启动电机9,电机9带动风扇11转动,产生的冷风吹向散热器外壳2,并将产生的热量带走,使得高温油加速降温冷却,冷却后的油从出油口5再回到变压器油箱的内部;
[0034]在通过风扇11转动产生冷风对高温油冷却的过程中,外界的灰尘也会在气流的作用下向散热器外壳2的方向流动,栅网16可将大部分的灰尘和毛絮等杂质阻挡在外部,防止其附着在变压器的散热器上,当需要清理更换栅网16时,拧下螺栓,取下防尘组件,再向相反的方向同时拽动第一框架17和第二框架19,并将二者分离,然后即可取出栅网16,并对其进行清理或更换。
[003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强迫型油循环风冷却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散热器外壳(2)和固定罩(15),所述散热器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翅片(3),所述散热器外壳(2)和固定罩(15)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罩(15)的内部转动设置有风扇(11),所述固定罩(15)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油流继电器(7),所述固定罩(15)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架(12),所述安装架(12)上固定安装有油泵(10),所述油泵(10)和油流继电器(7)之间通过第一油管(14)连通,所述油流继电器(7)和散热器外壳(2)之间通过第二油管(8)连通,所述固定罩(15)的侧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防尘组件,所述防尘组件包括第一框架(17)、第二框架(19)和栅网(16),所述栅网(16)卡接于第一框架(17)和第二框架(19)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强迫型油循环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17)和第二框架(19)之间设置有限位框(22),所述栅网(16)卡接于限位框(22)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强迫型油循环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17)和第二框架(19)的侧部均开设有缺槽(23),所述限位框(22)卡接于两组缺槽(23)组成的空腔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强迫型油循环风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远雄,李方然,聂飞,邓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釜正液压机械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