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窗升降机的绕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1915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窗升降机的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支撑马达机构的支撑块、下压马达机构的第一压紧机构、下压滑轮的第二压紧机构、旋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输送轮、启停马达的控制机构和压紧马达机构的第三压紧机构;所述支撑块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三压紧机构、所述第一压紧机构和所述第二压紧机构围绕马达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上;金刚线绕设在所述输送轮,金刚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压紧机构压紧端;所述控制机构连接马达控制端。解决了现有方案中滑轮绕线效率较低且出现线松动的情况的问题。松动的情况的问题。松动的情况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窗升降机的绕线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车窗升降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窗升降机的绕线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车窗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实现汽车内部的良好采光,车辆乘员可以通过车窗观察到车辆外部的环境,获取车辆的行驶情况,降下车窗玻璃可以实现车辆内外的空气流通,升起车窗玻璃可以阻止车外杂进入车内,直接影响着乘员的乘坐舒适性及使用方便性。因此,它在车辆上要保证功能正常是很重要的,要确保升降机构性能稳定可靠。车窗升降机是汽车门窗玻璃的升降装置,车窗升降机作为车门附件,其作用是保证车门玻璃平稳升降、门窗能随时并顺利地开启和关闭,并能使玻璃停留在任意位置,不随外力作用或汽车的颠簸而上下跳动。降下车窗玻璃可以实现车辆内外的空气流通,升起车窗玻璃可以阻止车外杂进入车内,直接影响着乘员的乘坐舒适性及使用方便性。
[0003]车窗升降机中包括了马达机构。马达机构主要由马达、滑轮和壳体等组成。马达机构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绕线的过程,及将金刚线绕设在滑轮上。传统的方案采用人工绕线的方式,导致滑轮绕线效率较低且出现线松动的情况。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变得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窗升降机的绕线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滑轮绕线效率较低且出现线松动的情况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车窗升降机的绕线机构;
[0007]包括底板、支撑马达机构的支撑块、下压马达机构的第一压紧机构、下压滑轮的第二压紧机构、旋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输送轮、启停马达的控制机构和压紧马达机构的第三压紧机构;所述支撑块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三压紧机构、所述第一压紧机构和所述第二压紧机构围绕马达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上;金刚线绕设在所述输送轮,金刚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压紧机构压紧端;所述控制机构连接马达控制端。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槽口;马达机构置于所述槽口内;所述槽口内滑动设置有顶件;所述支撑块内螺纹连接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支撑所述顶件;所述顶件支撑马达机构。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顶件上套设有第一弹性装置;围绕所述顶件开设有台阶;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分别顶住所述台阶和所述支撑块内。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压紧机构包括第一动力装置和下压马达机构的第一缓冲块;所述第一缓冲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的驱动端。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压紧机构包括第二动力装置和下压滑轮的第二缓冲块;所述第二缓冲块旋转设置在所述第二动力装置的驱动端。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为旋转下压气缸;所述第二动力装置为
旋转下压气缸。
[00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底板设置有调整件;所述调整件上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输送轮旋转设置在所述滑块上。
[00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调整件上沿所述滑块滑动方向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沿所述滑孔内滑动;所述导向块上螺纹连接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压紧所述调整件。
[00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三压紧机构包括第三动力装置和压紧马达机构的压紧块;所述压紧块设置在所述第三动力装置的驱动端;所述压紧块上开设有避让口;马达机构置于所述避让口内。
[001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压紧块上所述避让口两侧摆动设置有扣住马达机构的摆动块;所述摆动块两端设置有轴件;所述轴件沿所述压紧块内旋转;所述轴件上套设有第二弹性装置;所述第二弹性装置分别顶住所述轴件和所述压紧块。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1)通过支撑块可以调整马达机构的支撑高度,使得马达机构放置在支撑块上时,马达机构处于水平状态,保证金刚线可以顺畅的绕设在滑轮上,通过第一压紧机构下压马达机构、第二压紧机构下压滑轮和第三压紧机构压紧马达机构,完成压马达机构的牢靠固定,通过马达机构置于避让口内时,摆动块扣住马达机构,将马达机构锁住避免马达机构的位移;(2)马达机构放置在支撑块上,马达机构置于槽口内,拧动支撑件向上旋动,支撑件向上支撑住顶件,顶件向上支撑住马达机构,通过拧动支撑件可以调整顶件的高度从而调整马达机构的支撑高度,通过第一弹性装置向下推动顶件,使得支撑件和顶件之间紧密贴合,从而准确调整马达机构的支撑高度,通过马达机构置于槽口内,槽口限制住马达机构,防止马达机构出现位置偏移;(3)通过导向块沿滑孔内滑动,使得滑块和输送轮可以沿调整件滑动,拧动锁紧件将滑块和输送轮固定在调整件上,通过对输送轮的位置调整,从而改变金刚线的移动路径,使得金刚线可以顺畅的移动绕设在滑轮上,避免出现金刚线的松动。
附图说明
[0018]图1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车窗升降机的绕线机构的俯视结构图。
[0019]图2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支撑块的右视结构图。
[0020]图3示出了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图。
[0021]图4示出了本技术第二实施例车窗升降机的绕线机构的俯视结构图。
[0022]图5示出了本技术第二实施例输送轮的主视结构图。
[0023]附图中标记:1、底板;2、支撑块;21、槽口;22、顶件;23、支撑件;24、第一弹性装置;25、台阶;3、第一压紧机构;31、第一动力装置;32、第一缓冲块;4、第二压紧机构;41、第二动力装置;42、第二缓冲块;5、输送轮;51、调整件;52、滑块;53、滑孔;54、导向块;55、锁紧件;6、控制机构;7、第三压紧机构;71、第三动力装置;72、压紧块;73、避让口;74、摆动块;75、轴件;76、第二弹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
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提出的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5]第一实施例:
[0026]图1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车窗升降机的绕线机构的俯视结构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支撑块的右视结构图。图3示出了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图。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窗升降机的绕线机构。图中X的方向为本技术俯视结构图的前端,图中Y的方向为本技术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窗升降机的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支撑马达机构的支撑块、下压马达机构的第一压紧机构、下压滑轮的第二压紧机构、旋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输送轮、启停马达的控制机构和压紧马达机构的第三压紧机构;所述支撑块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三压紧机构、所述第一压紧机构和所述第二压紧机构围绕马达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上;金刚线绕设在所述输送轮,金刚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压紧机构压紧端;所述控制机构连接马达控制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升降机的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槽口;马达机构置于所述槽口内;所述槽口内滑动设置有顶件;所述支撑块内螺纹连接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支撑所述顶件;所述顶件支撑马达机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窗升降机的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件上套设有第一弹性装置;围绕所述顶件开设有台阶;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分别顶住所述台阶和所述支撑块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升降机的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机构包括第一动力装置和下压马达机构的第一缓冲块;所述第一缓冲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的驱动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窗升降机的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紧机构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其杰郭壮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克莱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