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运珠及具有该转运珠的首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186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转运珠及具有该转运珠的首饰链,所述转运珠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第三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盖体和轴体,所述轴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盖体连接,所述轴体的第二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三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部件的内部;所述轴体的所述第二端可转动地穿过所述第二部件的顶部伸入至所述第二部件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三部件连接;使用时,通过在所述盖体上施加外力,能够驱动所述盖体带动所述轴体和所述第三部件一起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转运珠能够避免转运珠的结构和款式单一,且能够增加转运珠的趣味性和可玩性。玩性。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运珠及具有该转运珠的首饰链


[0001]本技术属于首饰
,具体涉及一种转运珠及具有该转运珠的首饰链。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转运珠类货品(硬金转运珠),款式通常比较简单。并且,由于转运珠类货品的结构一般不可以转动,导致变化不足,因此在奢侈品方面只作简单的佩戴作用。进一步地,由于现有转运珠类货品一般只能够做到结构比较单一的形态,因此其款式的可开发性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转运珠及具有该转运珠的首饰链,其能够避免转运珠的结构和款式单一,且能够增加转运珠的趣味性和可玩性。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运珠,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第三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盖体和轴体,所述轴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盖体连接,所述轴体的第二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三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部件的内部;所述轴体的所述第二端可转动地穿过所述第二部件的顶部伸入至所述第二部件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三部件连接。
[0005]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盖体的底面中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顶部的第一环形凸缘部,所述轴体的所述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环形凸缘部与所述盖体垂直连接;和/或,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顶部的外表面中设置有朝向所述盖体的所述底面的第二环形凸缘部,所述轴体的所述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环形凸缘部和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顶部伸入至所述第二部件的内部。
[0006]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凸缘部的外径沿远离所述盖体的所述底面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环形凸缘部的外径沿远离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顶部的所述外表面的方向逐渐减小。
[0007]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凸缘部的底面和所述第二环形凸缘部的顶面可转动地接触。
[0008]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凸缘部设置在所述盖体的所述底面的中部,所述第二环形凸缘部设置在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顶部的所述外表面的中部。
[0009]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顶部的周侧边缘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顶面与所述盖体的所述底面可转动地接触。
[0010]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凸台的横截面为圆形。
[0011]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件为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用于供链条穿过的过线孔。
[0012]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横截面为圆形。
[0013]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轴体的所述第二端可转动地穿过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
顶部伸入至所述第二部件的内部并插设在所述第三部件的内孔中。
[0014]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部件的顶面与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顶部的内表面可转动地接触。
[0015]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盖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三部件的横截面为圆环形。
[0016]一种首饰链,包括链条和所述的转运珠,所述链条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部件的两个侧壁上的两个过线孔并与所述链条的第二端连接。
[0017]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首饰链包括手链或脚链。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9]本技术的转运珠设置了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第三部件,第一部件包括盖体和轴体,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盖体,能够带动轴体和第三部件一起相对于第二部件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从而能够避免转运珠的结构和款式单一,增加转运珠的款式、趣味性和可玩性,做到转运珠多样化的转变。
附图说明
[0020]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转运珠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转运珠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1

第一部件;11

盖体;12

轴体;121

第一端;122

第二端;13

第一环形凸缘部;2

第二部件;21

顶部;22

第二环形凸缘部;221

凸缘孔;23

环形凸台;24

侧壁;3

第三部件;31

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本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内”、“外”、“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式。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
[0025]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转运珠,包括:第一部件1、第二部件2和第三部件3。第一部件1包括盖体11和轴体12。轴体12的第一端121与盖体11连接。轴体12的第二端122为自由端。第三部件3设置在第二部件2的内部。轴体12的第二端122可转动地穿过第二部件2的顶部21伸入至第二部件2的内部并与第三部件3连接。使用时,在盖体11的外表面上施加第一外力使得盖体11顺时针转动(相对于第二部件2顺时针转动,即第二部件2保持相对静止)时,盖体11能够带动轴体12顺时针转动,且由于轴体12的第二端122与第三部件3连接,因此轴体12能够带动第三部件3顺时针转动。或者,在盖体11的外表面上施加第二外力使得盖体11逆时针转动(相对于第二部件2逆时针转动,即第二部件2保持相对静止)时,盖体11能够带动轴体12逆时针转动,且由于轴体12的第二端122与第三部件3连接,因此轴体12能够带动第三部件3逆时针转动。通过转动盖体11,能够带动轴体12和第三部件3一起相对于第二部件2转动。当去除第一外力或第二外力时,基于盖体11、轴体12和/或第三部件3与第二部件2之间的摩擦力,第一盖体11、轴体12和第三部件3一起减慢速度,并最终相对于第二部件2停止转动。这样,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随意转动盖体11(即无论是顺时针盖体11,或是逆时针转动盖体11),能够实现盖体11带动轴体12和第三部件3一起相对于第二部件2
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因此,基于盖体11、轴体12和第三部件3能够避免转运珠的结构和款式单一,且能够增加转运珠的趣味性和可玩性,做到款式多变的形态。
[0026]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盖体11的底面中设置有朝向第二部件2的顶部21的第一环形凸缘部13。轴体12的第一端121穿过第一环形凸缘部13与盖体11垂直连接,能够增大盖体11的底面与第二部件2的顶部21之间的距离,减小盖体11的底面与第二部件2的顶部21的外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便于转动盖体11、轴体12和第三部件3。和/或,第二部件2的顶部21的外表面中设置有朝向盖体11的底面的第二环形凸缘部22,能够增大第二部件2的顶部21的外表面与盖体11的底面之间的距离,减小盖体11的底面与第二部件2的顶部21的外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便于转动盖体11、轴体12和第三部件3。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运珠,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部件(1)、第二部件(2)和第三部件(3);所述第一部件(1)包括盖体(11)和轴体(12),所述轴体(12)的第一端(121)与所述盖体(11)连接,所述轴体(12)的第二端(122)为自由端;所述第三部件(3)设置在所述第二部件(2)的内部;所述轴体(12)的所述第二端(122)可转动地穿过所述第二部件(2)的顶部(21)伸入至所述第二部件(2)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三部件(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1)的底面中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部件(2)的所述顶部(21)的第一环形凸缘部(13),所述轴体(12)的所述第一端(121)穿过所述第一环形凸缘部(13)与所述盖体(11)垂直连接;和/或,所述第二部件(2)的所述顶部(21)的外表面中设置有朝向所述盖体(11)的所述底面的第二环形凸缘部(22),所述轴体(12)的所述第二端(122)穿过所述第二环形凸缘部(22)和所述第二部件(2)的所述顶部(21)伸入至所述第二部件(2)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凸缘部(13)的外径沿远离所述盖体(11)的所述底面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环形凸缘部(22)的外径沿远离所述第二部件(2)的所述顶部(21)的所述外表面的方向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运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凸缘部(13)的底面和所述第二环形凸缘部(22)的顶面可转动地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土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德周大福珠宝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