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极负极材料生产用石墨化炉余热回收发电供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1840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极负极材料生产用石墨化炉余热回收发电供热装置,包括回收外壳和开合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开合装置,即在外壳内部驱动组件驱动下,移动板可沿支撑杆右移,并使移动板下端连接杆带动滤板移出回收外壳右侧内部,实现快捷移出活动,从而达到了滤板快捷移出清理,提高滤板清理效率的优点,且在滤板外侧内部设置了密封组件,即在导杆、活塞杆与密封筒配合下,可实现密封圈打气膨胀,使密封圈与回收外壳内壁贴合,实现密封阻挡,从而达到了滤板与回收外壳密封性进一步提高的优点。步提高的优点。步提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极负极材料生产用石墨化炉余热回收发电供热装置


[0001]本技术具体是一种电极负极材料生产用石墨化炉余热回收发电供热装置,涉及电极负极材料生产相关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石墨化炉,常用作电极原料的制作设备,石墨化是指高温下碳原子由杂乱不规则排列转变为规则排列的六方平面网状结构,即石墨微晶结构,其目的是获得石墨的高导电、高导热、耐腐蚀、耐摩擦等性能,但现有的石墨化炉属于高耗能设备,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烟气,释放的烟气会带走一部分热量,导致热量的流失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为了实现余热的回收利用,往往需要使用余热回收发电供热装置,来实现资源重新利用。
[0003]目前在进行余热回收发电供热装置的使用时,需要使用过滤板来对排出的热空气实现过滤使用,而当过滤板长时间使用后,容易附着大量灰尘,而灰尘则容易影响过滤板的过滤效率,并且现有过滤板拆卸过程较为繁琐,无法很好的实现拆卸清理活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电极负极材料生产用石墨化炉余热回收发电供热装置。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电极负极材料生产用石墨化炉余热回收发电供热装置,该装置包括回收外壳和开合装置,所述回收外壳左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开合装置设置于回收外壳右侧上端,所述开合装置包括外壳、驱动组件、移动板、滚轮、支撑杆、连接杆和密封组件,所述外壳下端与回收外壳相连接,并且外壳内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右侧与移动板相连接,并且移动板内部下端通过滚轮与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上端与移动板固定连接,并且连接杆中部与滤板相连接,所述密封组件设置于滤板外侧内部。
[0006]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转板、压簧、驱动杆、滑块和推动架,所述电机设置于外壳内部中端,并且电机前侧与转板相连接,所述转板内部右侧设置有压簧,并且压簧左侧与驱动杆相贴合,所述驱动杆左侧与滑块转动连接,并且滑块与推动架左侧滑动连接,所述推动架右侧与移动板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气缸、导杆、活塞杆、密封筒、连接件和密封圈,所述气缸设置于滤板内部上端,并且气缸右侧与导杆转动连接,所述导杆中部与滤板转动连接,并且导杆上端与活塞杆滑动连接,所述活塞杆右侧与密封筒滑动连接,并且密封筒右侧与连接件相连接,所述连接件上端与密封圈相连接,并且密封圈外侧与回收外壳相贴合。
[0008]优选的,所述回收外壳右侧开设有出气口,并且回收外壳中部外侧紧固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回收外壳左侧顶部相连接有进水管,并且进水管下端与循环管相连接,所述循环管右侧上端与出水管相连接,所述回收外壳内部设置有换热管道,并且换热管道外侧等距设置有多块导热垫片,所述导热垫片外侧与循环管相贴合,所述回收外壳内部右侧设置有
滤板。
[0009]优选的,所述转板、压簧、驱动杆与滑块呈横向同一直线设置,并且驱动杆与转板内部滑动插接。
[0010]优选的,所述推动架整体呈L状,并且推动架左侧与滑块滑动连接处光滑无倒刺。
[0011]优选的,所述导杆与活塞杆左侧开设长条状凹槽滑动连接,并且导杆整体呈圆弧长条状。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左侧与顶部均设置有连接处,并且连接件左侧与上端分别与密封筒和密封圈密封插接。
[0013]优选的,所述密封筒采用聚丙烯材质制成。
[0014]优选的,所述密封圈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0015]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电极负极材料生产用石墨化炉余热回收发电供热装置,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0016]优点1:本技术所述一种电极负极材料生产用石墨化炉余热回收发电供热装置,通过设置了开合装置,即在外壳内部驱动组件驱动下,移动板可沿支撑杆右移,并使移动板下端连接杆带动滤板移出回收外壳右侧内部,实现快捷移出活动,从而达到了滤板快捷移出清理,提高滤板清理效率的优点。
[0017]优点2:本技术所述一种电极负极材料生产用石墨化炉余热回收发电供热装置,通过在滤板外侧内部设置了密封组件,即在导杆、活塞杆与密封筒配合下,可实现密封圈打气膨胀,使密封圈与回收外壳内壁贴合,实现密封阻挡,从而达到了滤板与回收外壳密封性进一步提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开合装置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驱动组件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驱动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密封组件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技术密封组件立体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回收外壳

1、进气口

2、出气口

3、固定架

4、进水管

5、循环管

6、出水管

7、换热管道

8、导热垫片

9、滤板

10、开合装置

11、外壳

111、驱动组件

112、移动板

113、滚轮

114、支撑杆

115、连接杆

116、密封组件

117、电机

1121、转板

1122、压簧

1123、驱动杆

1124、滑块

1125、推动架

1126、气缸

1171、导杆

1172、活塞杆

1173、密封筒

1174、连接件

1175、密封圈

1176。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附图1

7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
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电极负极材料生产用石墨化炉余热回收发电供热装置,包括回收外壳1和开合装置11,回收外壳1左侧开设有进气口2,回收外壳1右侧开设有出气口3,并且回收外壳1中部外侧紧固连接有固定架4,回收外壳1左侧顶部相连接有进水管5,并且进水管5下端与循环管6相连接,循环管6右侧上端与出水管7相连接,回收外壳1内部设置有换热管道8,并且换热管道8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负极材料生产用石墨化炉余热回收发电供热装置,包括回收外壳(1),所述回收外壳(1)左侧开设有进气口(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合装置(11),所述开合装置(11)设置于回收外壳(1)右侧上端,所述开合装置(11)包括外壳(111)、驱动组件(112)、移动板(113)、滚轮(114)、支撑杆(115)、连接杆(116)和密封组件(117),所述外壳(111)下端与回收外壳(1)相连接,并且外壳(111)内部设置有驱动组件(112),所述驱动组件(112)右侧与移动板(113)相连接,并且移动板(113)内部下端通过滚轮(114)与支撑杆(115)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16)上端与移动板(113)固定连接,并且连接杆(116)中部与滤板(10)相连接,所述密封组件(117)设置于滤板(10)外侧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极负极材料生产用石墨化炉余热回收发电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12)包括电机(1121)、转板(1122)、压簧(1123)、驱动杆(1124)、滑块(1125)和推动架(1126),所述电机(1121)设置于外壳(111)内部中端,并且电机(1121)前侧与转板(1122)相连接,所述转板(1122)内部右侧设置有压簧(1123),并且压簧(1123)左侧与驱动杆(1124)相贴合,所述驱动杆(1124)左侧与滑块(1125)转动连接,并且滑块(1125)与推动架(1126)左侧滑动连接,所述推动架(1126)右侧与移动板(11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极负极材料生产用石墨化炉余热回收发电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117)包括气缸(1171)、导杆(1172)、活塞杆(1173)、密封筒(1174)、连接件(1175)和密封圈(1176),所述气缸(1171)设置于滤板(10)内部上端,并且气缸(1171)右侧与导杆(1172)转动连接,所述导杆(117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永胜张明建田卫泉王大海张凤英
申请(专利权)人:商都县集美新碳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