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隔热防护材料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1212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隔热防护材料及其生产工艺,包括第一隔热防护层、基材层、第二隔热防护层和离型纸层,第一隔热防护层下方粘贴基材层,基材层下方粘贴第二隔热防护层,第二隔热防护层下方粘贴离型纸层,第一隔热防护层、基材层、第二隔热防护层形成的层状结构设计合理,可根据客户需求及可供解决技术难点,基材层可用玻璃纤维或云母,满足不同需求,具有高膨胀、阻燃、耐火焰冲击性能,当新型隔热防护材料在使用时遇到高温,即热失控反应过程中处于高温环境下,隔热防护材料将自动发生膨胀,厚度可增加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隔热防护材料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隔热防护材料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绿色经济的发展,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而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池的安全性是厂家和车主都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近年来时不时出现因电池热失控而引发的一系列安全事故日益增多。现有降低电池热失控的方案是在电池中安装隔热防护材料,这种传统的隔热防护材料是采用气凝胶来实现的,但气凝胶的缺陷在于隔热性能一般,占比厚度空间大、重量相对较重,在高温环境下失效,耐火焰冲击的能力低,加工成本高,实用功能性还是有所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隔热防护材料及其生产工艺,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新型隔热防护材料,包括第一隔热防护层、基材层、第二隔热防护层和离型纸层,第一隔热防护层下方粘贴基材层,基材层下方粘贴第二隔热防护层,第二隔热防护层下方粘贴离型纸层。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隔热防护材料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隔热防护层和第二隔热防护层的制造成分相同,第一隔热防护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材料制成:40%~50%的粘结剂、20%~30%的发泡剂、 25%~35%的阻燃剂、0.5%~1.5%的交联剂。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隔热防护材料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粘结剂由亚克力树脂、松香树脂、改性氯丁橡胶树脂组成。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隔热防护材料的一种优选方案,亚克力树脂占隔热防护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27%~32%,松香树脂占隔热防护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9%~12%,改性氯丁橡胶树脂占隔热防护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4%~6%。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隔热防护材料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发泡剂由丙烯酸共聚物、正己烷、异戊烷组成。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隔热防护材料的一种优选方案,丙烯酸共聚物占隔热防护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14%~17%,正己烷占隔热防护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4%~8%,异戊烷占隔热防护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 2%~5%。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隔热防护材料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阻燃剂为磷氮化合物,所述交联剂为聚异氰酸酯。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隔热防护材料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材层为云母基材或玻璃纤维基材。
[0012]一种新型隔热防护材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配料,按照
质量百分比将27%~32%的亚克力树脂、9%~12%的松香树脂、4%~6%的改性氯丁橡胶树脂、14%~17%的丙烯酸共聚物、4%~ 8%的正己烷、2%~5%的异戊烷、25%~35%的阻燃剂、0.5%~1.5%的交联剂初步混合在一起;
[0013]②
混料,将上述混合料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反应;
[0014]③
一次涂布,将混合料涂布于离型纸层形成第二隔热防护层;
[0015]④
一次烘烤成型,将一次涂布后的材料送入烘干箱,第二隔热防护层快速固化,然后粘合基材层一面形成膜材;
[0016]⑤
二次涂布,将混合料涂布于基材层另一面形成第一隔热防护层;
[0017]⑥
二次烘烤成型,将二次涂布后的材料送入烘干箱,第一隔热防护层快速固化与粘合基材层形成膜材;
[0018]⑦
收卷,通过卷筒将膜材收卷方便使用。
[0019]具体的,步骤

中混合料以800~1500转/分钟转速来搅拌混合,步骤

中涂布厚度30um~800um、宽度0.6m~1.5m,步骤

中烘干温度为80~130摄氏度。
[0020]有益效果:
[0021](1)第一隔热防护层、基材层、第二隔热防护层形成的层状结构设计合理,可根据客户需求及可供解决技术难点,基材层可用玻璃纤维或云母,满足不同需求。
[0022](2)第一隔热防护层、第二隔热防护层具有高膨胀、阻燃、耐火焰冲击性能,当新型隔热防护材料在使用时遇到高温,即热失控反应过程中处于高温环境下,隔热防护材料将自动发生膨胀,厚度可增加10

30 倍,通过增加厚度和本身结构的特点,有效的隔离温度传导,在发生热失控之前能够有效的延迟时间,保证电池间或电池组之间相互隔离,延长热蔓延时间或阻隔发生热蔓延,大大提高安全性;
[0023](3)第一隔热防护层、第二隔热防护层具有粘贴力强特性,高粘性,能够与金属、塑胶等各种其他材料很好的黏贴一体,安装方便;
[0024](4)第一隔热防护层、第二隔热防护层具有极佳的柔韧性,可填充不平整及不规则空间,使用灵活。
附图说明
[0025][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隔热防护材料受热后膨胀的结构演变示意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隔热防护材料产品性能指标参数表;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隔热防护材料进行试验验证的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1]如图1~3所述,一种新型隔热防护材料,包括第一隔热防护层1、基材层2、第二隔
热防护层3和离型纸层4,第一隔热防护层1下方粘贴基材层2,基材层2下方粘贴第二隔热防护层3,第二隔热防护层3下方粘贴离型纸层4,(收卷状态下第一隔热防护层1会粘着离型纸层4)。
[0032]具体的,第一隔热防护层1和第二隔热防护层3的制造成分相同,第一隔热防护层1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材料制成:40%~50%的粘结剂、20%~30%的发泡剂、25%~35%的阻燃剂、0.5%~1.5%的交联剂,即第二隔热防护层3也由上述原材料制成。
[0033]隔热防护层实施例1:隔热防护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材料制成:45%的粘结剂、25%的发泡剂、29%的阻燃剂、1%的交联剂。隔热防护层实施例2:隔热防护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材料制成:43%的粘结剂、30%的发泡剂、26.9%的阻燃剂、0.7%的交联剂。隔热防护层实施例3:隔热防护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材料制成:48%的粘结剂、22.5%的发泡剂、28.3%的阻燃剂、1.2%的交联剂。
[0034]具体的,粘结剂由亚克力树脂、松香树脂、改性氯丁橡胶树脂组成,采用3种树脂的目的是主要是粘结作用,胶水主体分布能够通过这些树脂把下面不同的发泡粉体粘结起来。
[0035]具体的,亚克力树脂占隔热防护层的质量百分比为27%~32%,松香树脂占隔热防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隔热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隔热防护层、基材层、第二隔热防护层和离型纸层,第一隔热防护层下方粘贴基材层,基材层下方粘贴第二隔热防护层,第二隔热防护层下方粘贴离型纸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隔热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第一隔热防护层和第二隔热防护层的制造成分相同,第一隔热防护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材料制成:40%~50%的粘结剂、20%~30%的发泡剂、25%~35%的阻燃剂、0.5%~1.5%的交联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隔热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由亚克力树脂、松香树脂、改性氯丁橡胶树脂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隔热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亚克力树脂占隔热防护层的质量百分比为27%~32%,松香树脂占隔热防护层的质量百分比为9%~12%,改性氯丁橡胶树脂占隔热防护层的质量百分比为4%~6%。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隔热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由丙烯酸共聚物、正己烷、异戊烷组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隔热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丙烯酸共聚物占隔热防护层的质量百分比为14%~17%,正己烷占隔热防护层的质量百分比为4%~8%,异戊烷占隔热防护层的质量百分比为2%~5%。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隔热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为磷氮化合物,所述交联剂为聚异氰酸酯。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隔热防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亚军郑金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凯华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