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血浆中提取人抗凝血酶Ⅲ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1058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从血浆中提取人抗凝血酶Ⅲ的方法,属于生物制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从去冷沉淀人血浆中提取人抗凝血酶Ⅲ的方法,包括新鲜冰冻人血浆去除冷沉淀;DEAE Sephadex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从血浆中提取人抗凝血酶Ⅲ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制药领域,涉及血液制品的提取工艺,特别涉及一种人抗凝血酶Ⅲ的提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抗凝血酶III(Human Antithrombin III,AT

III)是控制生理性凝血反应过程和起抗凝血作用的重要因子,主要存在于人体血浆系统中,正常人血浆中AT

III含量为180

300mg/L,主要在肝内合成,也可在血管内皮细胞合成。AT

III是一种强效天然抗凝血剂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其能使凝血级联反应中多种酶失活,其主要通过对凝血酶和FXa的抑制来发挥作用,也可通过对FIXa、FXIa、FXIIa和纤溶酶的抑制来发挥作用。AT

III可在没有肝素的条件下单独发挥抗凝血作用,而在有肝素存在的条件下,AT

III能与肝素结合形成复合物,其灭活凝血酶和FXa的速度可提高1000

3500倍。
[0003]AT

III分子为单链糖蛋白,由43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分子量为58000Da,含3个二硫基,4个寡糖基,寡糖基分别连于肽链第96、135、155、192位的Asn上,其蛋白质结构如图1所示。血浆来源的AT

III分子中约有10%为亚糖基化AT

III(β

AT

III),其肽链Asn
155
上缺乏寡糖基。AT

III的等电点pI=4.8,体内平均半衰期为3天。
[0004]作为血浆中抑制凝血的关键物质,AT

III的主要生理功能为参与维持体内正常抗凝血功能,保持纤溶系统与凝血系统的动态平衡,其所发挥的抗凝作用约占体内总抗凝物质作用的 80%左右,是人体内的最主要抗凝血成分,AT

III活性降低,如低于正常的70%时,可显著增加形成血栓的危险。1965年,Egeberg首次报道了因遗传性AT

III缺乏引起的家族性血栓形成体质(ThromboPhi1ia),初步明确了AT

III的缺乏和血栓形成倾向间的关系。因此,AT

III 制品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AT

III缺乏症,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
[0005]人抗凝血酶Ⅲ制剂最初的制备采用氧化铝、磷酸钙等吸附,分子筛过滤、用离子交换层析等手段,不仅费时费力,制品的收获率也很低。1968年,Abildgaard最先提纯的ATⅢ的平均收率只有2%。1974年,Miller

Andersson等用肝素

Sepharose亲和层析从血浆中分离人抗凝血酶Ⅲ,再经DEAE

Sephadex层析和SephadexG

200凝胶过摅,收率约为34%,该法已被视为经典方法;其它方法大同小异,但这些方法用于大规模的工业化制备人抗凝血酶Ⅲ尚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
[0006]1975年,Thaler等报道了两步分离法,即先在肝素琼脂上作亲和层析、再用聚乙二醇(PEG) 沉淀,或先用PEG沉淀、后用肝素

琼脂亲和层析、另外加入硫酸铵沉淀步骤以除去PEG和微量污染物,经SDS—PAGE鉴定,制品是均一的,经人ATⅢ末端分析,显示为N2末端氨基酸为组氨酸。该纯化制剂既有进行性抗凝血酶话性,又有肝素辅助因子活性,可从10

20L 血浆分离出>lg的抗凝血酶Ⅲ,收率为60%,其比活性是血浆的550倍。1979年,Wicker等首先叙述了工业规模制备临床用途的抗凝血酶Ⅲ浓缩物,其原料为工业生产丢弃的Cohn组分
Ⅳ‑
l或除去冷沉淀和以20%PEG沉淀后的血浆。1985年,Smith等开发出巴斯德法灭活的临床用人抗凝血酶Ⅲ浓缩物,将除去冷沉淀和凝血酶原复合物的血浆,批量吸附于肝素
ꢀ‑
20%

30%(w/v)聚乙二醇(PEG

4000),离心并回收沉淀;
[0017](4)亲和层析:肝素亲和柱先用平衡液充分平衡,将步骤(3)所得沉淀用平衡液溶解,然后用0.45μm滤芯过滤后上样,上样后先用平衡液冲40个柱体积,再用洗涤缓冲液冲15 个柱体积,最后用洗脱缓冲液洗脱,收集洗脱液;
[0018](5)巴氏病毒灭活:向步骤(4)所得洗脱液中加入稳定剂,然后调整料液pH至7.0

8.0,将溶液置于60℃环境中处理10小时;
[0019](6)亲和层析:肝素亲和柱先用平衡液充分平衡,将步骤(5)所得料液用0.45μm滤芯过滤后上样,上样后先用平衡液冲40个柱体积,再用洗涤缓冲液冲15个柱体积,最后用洗脱缓冲液洗脱,收集洗脱液;
[0020](7)超滤浓缩:用10KD超滤膜浓缩步骤(6)所得洗脱液,然后用透析液等体积透析 5

6倍,最后浓缩至人抗凝血酶Ⅲ效价约50IU/mL;
[0021](8)除菌过滤:用0.22μm滤芯对制品进行除菌过滤;
[0022](9)纳米膜除病毒过滤:先用0.1μm滤芯预过滤,再用15纳米滤芯进行除病毒过滤;
[0023](10)分装;
[0024](11)冷冻干燥:采取预冷,速冻、退火及一次干燥与二次干燥,最后得到人抗凝血酶Ⅲ冻干粉。
[0025]所述步骤(2)中所述的DEAE Sephadex A

50凝胶吸附,采用的是本公司的血浆吸附过滤装置(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810248696.8一种用于凝血因子类血液制品生产的血浆吸附过滤装置)。
[0026]所述步骤(2)中所述的平衡缓冲液配方为:0.01

0.02M枸橼酸钠,0.15

0.25M氯化钠, pH为7.0

8.0。
[0027]所述步骤(4)中所述的亲和层析中平衡液配方为:0.1

0.2M Tris

HCl,0.01

0.02M柠檬酸三钠,0.2

0.3M氯化钠,pH 7.0

8.0,洗涤缓冲液配方为:0.1

0.2M Tris

HCl,0.01

0.02M柠檬酸三钠,0.3

0.4M氯化钠,pH 7.0

8.0,洗脱缓冲液配方为:0.1

0.2M Tris

HCl,0.01

0.02M 柠檬酸三钠,1.5

2.5M氯化钠,pH 7.0

8.0。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血浆中提取人抗凝血酶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新鲜冰冻人血浆去除冷沉淀:将新鲜冰冻人血浆融化混合均匀后,经过流式离心机去除冷沉淀,取得离心后的血浆上清液;(2)DEAE Sephadex A

50凝胶吸附:在步骤(1)所得到的血浆上清液中加入DEAE Sephadex A

50凝胶,干凝胶的加入量为0.5

1.5g/kg料液,干凝胶预先用70℃以上热注射用水进行溶胀,再用25℃以下冷注射用水进行冷却,最后用平衡缓冲液平衡,适当转速(确保凝胶在溶液中混合分布均匀同时不宜太快)搅拌1.0

2.0小时,过滤得滤液,凝胶经过再生后保存可以重复使用;(3)聚乙二醇(PEG

4000)提纯处理:将步骤(2)所得的滤液pH调整至6.0

7.0,加入10%

20%(w/v)聚乙二醇(PEG

4000),离心去除沉淀得上清液,再向所得上清液中加入20%

30%(w/v)聚乙二醇(PEG

4000),离心并回收沉淀;(4)亲和层析:肝素亲和柱先用平衡液充分平衡,将步骤(3)所得沉淀用平衡液溶解,然后用0.45μm滤芯过滤后上样,上样后先用平衡液冲40个柱体积,再用洗涤缓冲液冲15个柱体积,最后用洗脱缓冲液洗脱,收集洗脱液;(5)巴氏病毒灭活:向步骤(4)所得洗脱液中加入稳定剂,然后调整料液pH至7.0

8.0,将溶液置于60℃环境中处理10小时;(6)亲和层析:肝素亲和柱先用平衡液充分平衡,将步骤(5)所得料液用0.45μm滤芯过滤后上样,上样后先用平衡液冲40个柱体积,再用洗涤缓冲液冲15个柱体积,最后用洗脱缓冲液洗脱,收集洗脱液;(7)超滤浓缩:用10KD超滤膜浓缩步骤(6)所得洗脱液,然后用透析液等体积透析5

6倍,最后浓缩至人抗凝血酶Ⅲ效价约50IU/mL;(8)除菌过滤:用0.22μm滤芯对制品进行除菌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庾昌文殷如胡川杨波波陈相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双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