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士高专利>正文

一种海洋交通运输用安全报警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054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5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海洋交通运输用安全报警设备,涉及报警设备技术领域。该海洋交通运输用安全报警设备包括:底部支撑机构、声光报警器和透明外罩壳。所述底部支撑机构包括底板、支撑板和第一弹性支撑件,所述支撑板设置于底板正面,多组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一端连接于底板,且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另一端连接于支撑板。透明外罩壳正面以及两侧均为棱状结构可有效分流透明外罩壳正面以及两侧风力带来的空气;减少大风天气对透明外罩壳正面以及两侧带来的冲击,有效保护声光报警器。当大风正面冲击透明外罩壳时,底板和支撑板之间的第一弹性支撑件也有着良好的缓冲作用。间的第一弹性支撑件也有着良好的缓冲作用。间的第一弹性支撑件也有着良好的缓冲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洋交通运输用安全报警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报警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海洋交通运输用安全报警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声光报警器能够同时发出声、光两种报警信号,主要应用在钢铁冶金、电信铁塔、起重机械、工程机械、港口码头、交通运输、风力发电、远洋船舶等行业。声光报警器是海洋船舶业报警系统中重要的一个配件产品。
[0003]声光报警器在海洋交通运输中使用时,部分声光报警器设置在船体外壁。由于海洋中气候更加恶劣,船体在海洋上易受到大风天气,安装在船体侧壁的声光报警器防风雨冲击能力较差,声光报警器长期受到强风雨冲击易导致报警设备损毁的状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海洋交通运输用安全报警设备,以解决由于海洋中气候更加恶劣,船体在海洋上易受到大风天气,安装在船体侧壁的声光报警器防风雨冲击能力较差,声光报警器长期受到强风雨冲击易导致报警设备损毁的状况发生的问题。
[000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海洋交通运输用安全报警设备,包括:底部支撑机构、声光报警器和透明外罩壳。
[0006]所述底部支撑机构包括底板、支撑板和第一弹性支撑件,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底板正面,多组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且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板,所述声光报警器安装于所述支撑板正面,所述透明外罩壳套设于所述声光报警器外部,且所述透明外罩壳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板正面,所述透明外罩壳正面设置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部固定设置有滤网板,所述透明外罩壳正面以及两侧均为棱状结构。
[000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正面安装有辅助固定组件,所述辅助固定组件套设于所述透明外罩壳外部。
[000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框板、第二框板和连接件,所述第一框板和所述第二框板分别套设于所述透明外罩壳两侧,且所述连接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板和所述第二框板,所述第一框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
[000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耳板、第二连接耳板和固定螺栓和螺母,所述第一连接耳板和所述第二连接耳板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板和所述第二框板,所述固定螺栓的螺杆分别活动贯穿于所述第一连接耳板和所述第二连接耳板,且所述螺母螺接安装于所述固定螺栓的螺杆端部。
[00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母和所述第一连接耳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固定螺栓的螺杆外部。
[00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耳板和所述第二连接耳板侧面均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固定螺栓的螺杆分别活动贯穿于所述第一安装孔。
[00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包括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支撑板。
[00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靠近所述支撑板一侧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远离所述底板一端活动贯穿于所述支撑板,且所述导杆远离所述底板一端固定设置有限位端盖。
[00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侧面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导杆远离所述底板一端活动贯穿于所述第二安装孔。
[00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外罩壳底部设置有出水孔若干组。
[0016]上述海洋交通运输用安全报警设备采用透明外罩壳正面以及两侧棱状结构的设计,对于减小风阻虽有着一定的作用的,但是抗风阻能力一般。
[0017]该海洋交通运输用安全报警设备还包括气动抗风机构,所述气动抗风机构包括气泵、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第三进气管、出气主管、出气支管、第一出气U型管、第一连接软管、第二出气U型管和第二连接软管,所述透明外罩壳内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隔板,两块所述隔板与所述透明外罩壳内壁之间分别构成一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透明外罩壳两侧均设置有通风孔,所述气泵安装于所述支撑板正面,所述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和所述第三进气管一端分别分别连通于所述气泵进气端口,所述第一进气管和所述第二进气管另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所述出气主管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出气主管一端连通于所述气泵出气端口,且所述出气主管另一端设置有堵头密封,所述出气支管一端连通于所述出气主管,所述第一出气U型管和所述第二出气U型管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正面两侧,所述第一连接软管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出气主管和所述第一出气U型管,所述第二连接软管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出气主管和所述第二出气U型管,所述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三进气管、所述出气支管、所述第一出气U型管和所述第二出气U型管外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
[001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气主管与支撑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一出气U型管、所述第二出气U型管与所述底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卡箍。
[0019]若是能够对上述海洋交通运输用安全报警设备中的底板进行相应机械设计,则能够提升抗风阻性能。
[0020]该海洋交通运输用安全报警设备还包括机械抗风机构,所述机械抗风机构包括限位侧板、滑块和第二弹性支撑件,所述底板正面两侧均分别设置有限位滑槽,两块所述滑块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滑槽内部,且两组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远离所述支撑板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滑块,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底板正面,且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两端分别连接于两块所述滑块相向一端,两块所述限位侧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两侧,且两块所述限位侧板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正面。
[002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第三弹簧,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分别固定连接于两块所述滑块相向一端,且所述第三弹簧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
[002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块靠近所述第一连接块一侧固定设置有套管,所述第一连接块靠近所述第二连接块一侧固定设置有套杆,且所述套杆一端活动插设于所述套管内部,所述第三弹簧套设于所述套管与所述套杆外部。
[0023]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海洋交通运输用安全报警设备,使用时,透明外罩壳用于保护支撑板一侧的声光报警器。透明外罩壳正面以及两侧均为棱状结构可有效分流透明外罩壳正面以及两侧风力带来的空气;减少大风天气对透明外罩壳正面以及两侧带来的冲击,有效保护声光报警器。当大风正面冲击透明外罩壳时,底板和支撑板之间的第一弹性支撑件也有着良好的缓冲作用,即对透明外罩壳有着良好的缓冲保护。
[0024]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洋交通运输用安全报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撑机构(10),所述底部支撑机构(10)包括底板(110)、支撑板(120)和第一弹性支撑件(130),所述支撑板(120)设置于所述底板(110)正面,多组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130)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110)和所述支撑板(120)之间,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130)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110),且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130)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板(120);声光报警器(20),所述声光报警器(20)安装于所述支撑板(120)正面;透明外罩壳(30),所述透明外罩壳(30)套设于所述声光报警器(20)外部,且所述透明外罩壳(30)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板(120)正面,所述透明外罩壳(30)正面设置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部固定设置有滤网板(310),所述透明外罩壳(30)正面以及两侧均为棱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交通运输用安全报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20)正面安装有辅助固定组件(140),所述辅助固定组件(140)套设于所述透明外罩壳(30)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洋交通运输用安全报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固定组件(140)包括第一框板(141)、第二框板(142)和连接件(143),所述第一框板(141)和所述第二框板(142)分别套设于所述透明外罩壳(30)两侧,且所述连接件(143)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板(141)和所述第二框板(142),所述第一框板(141)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1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洋交通运输用安全报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43)包括第一连接耳板(1431)、第二连接耳板(1432)和固定螺栓(1433)和螺母(1434),所述第一连接耳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士高
申请(专利权)人:冯士高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