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温抗盐聚丙烯酰胺类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耐温抗盐聚丙烯酰胺类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工合成
技术介绍
[0002]石油资源属于非常宝贵的关键性战略资源,对国家经济发展与人们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和作用。不过,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并非可以源源不断的开采,随着勘探开采深度的增加,开采难度也随之提高。所以,高石油采收率也成为石油行业,乃至工业行业非常关注与重视的问题。三次采油技术属于近些年快速发展兴起的全新采油技术,三次采油技术的广泛推广与重点应用,使原油采收率以及原油总产量得到显著提高,对石油行业的稳定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0003]位于20世纪中期之前,油田开发以油层原始能量为主进行自喷开采,原油采收率效率较低,仅仅介于5%~10%之间,所以也被称作一次采油(POR)。这也属于油田开发早期阶段的低技术水平,一次采油的应用,使超过90%的探明石油储量无法得到有效开采,多留于地下。随着渗流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达西定律也被应用到流体在多空介质中的渗透,证实油井产量同压力梯度存在正相关关系。所以,这也让人们了解到一次采油采收率过低的关键因素在于,油层能量烧结,所以,人工注水(气)方法也随之出现,用于增补油层能量,提高油层压力,此种方法也被称作二次采油(SOR)。这也属于油田应用较为广泛地开发方法,原油采收率得到显著增加,介于30
‑
40之间,采收技术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不过,二次采油依然存在60%
‑
70%的探明石油出量没有得到有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耐温抗盐聚丙烯酰胺类纳米微球,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算,其组分包括:丙烯酰胺单体20%~30%、阴离子亲水性单体1%~3%、阳离子亲水性单体1%~3%、非离子水溶性单体0.1%~0.5%、耐温抗盐单体3%~8%、疏水性单体0.1%~0.5%、交联剂0.01%~0.05%、溶剂40%~48%、表面活性剂10%~16%、引发剂0.01%~0.05%、转相剂2%~6%、其余为去离子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温抗盐聚丙烯酰胺类纳米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亲水性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衣康酸、乙烯基苯磺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阳离子亲水性单体为二甲基乙基烯丙基氯化铵、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乙基溴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及2
‑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温抗盐聚丙烯酰胺类纳米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水溶性单体为甲基丙烯酰胺、N
‑
异丙基丙烯酰胺、N,N
‑
二甲基丙烯酰胺、N,N
‑
二乙基丙烯酰胺和N
‑
羟甲基丙烯酰胺、N
‑
乙烯基甲酰胺、N
‑
乙烯基乙酰胺、N
‑
乙烯基吡啶及N
‑
乙烯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温抗盐聚丙烯酰胺类纳米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温抗盐单体为3
‑
丙烯酰胺基
‑3‑
甲基丁酸钠、2
‑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烯酰胺单体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温抗盐聚丙烯酰胺类纳米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性单体为环状结构的疏水单体,包括苯乙烯及其衍生物、马来酸酐、N
‑
苯基马来酰亚胺;或长链结构的疏水单体,包括N
‑
烷基丙烯酸酯,或乙烯基碳链数为8~18的丙烯酰胺氮烷基磺酸钠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单体,或乙烯基碳链数为12~22的烯丙基烷基氯化铵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单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温抗盐聚丙烯酰胺类纳米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N,N
‑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N
‑
亚甲基双甲基丙烯酰胺、三烯丙基胺、环氧氯丙烷、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二乙烯基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N,N'—间苯撑双马来酰亚胺中的至少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温抗盐聚丙烯酰胺类纳米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溶剂油、脂肪烃、芳烃或脂环族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溶剂油为煤油、白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脂肪烃为丁烷、戊烷、辛烷、庚烷、已烷中的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芳烃为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异丙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脂环族化合物为环戊烷、环已烷、甲基环已烷、环辛烷中的至少一种,或为植物油,花生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和蓖麻油中的至少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温抗盐聚丙烯酰胺类纳米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谦谦,赵维才,谢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峰精细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