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升降杆综合测试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0289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检测领域,具体公开了车载升降杆综合测试平台,包括基础平台、若干对待测升降杆的下端进行夹持且带动待测升降杆转动的测试工作台、同步升降单元、若干向待测升降杆的上端施力的施力单元、对待测升降杆进行淋雨测试的喷淋单元以及两个塔架,两个塔架均竖直设置,基础平台水平固定设置在两个塔架的顶端上,测试工作台可位于两个塔架之间;测试工作台包括固定架、连接架、夹紧待测升降杆下端的第一抱箍、带动转台转动的第一动力单元以及带动连接架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升降杆综合测试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
,尤其涉及车载升降杆综合测试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常规的待测升降杆结构较小,采用常规的检测设备即可分别完成对待测升降杆的稳定性、可靠性等性能的测试,但是在针对高度为20米左右的待测升降杆测试进行测试时,受到待测升降杆长度的限制,原有检测设备不足以对待测升降杆进行相应性能的检测,进而也无法针对大型的待测升降杆进行检测。
[0003]同时在对待测升降杆进行模拟风荷、稳定性、可靠性等多个性能的测试,由于模拟风荷、稳定性、可靠性等性能在检测时,对待测升降杆控制的参数不同,进而采用的检测设备也不同,单个设备一般只能进行一项或两项的测试,完成多种检测时,所需的检测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均较多,检测设备占用的水平面空间也大,同时在对待测升降杆进行多项检测时,需要对待测升降杆进行多次的转移和夹持定位,影响对待测升降杆的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车载升降杆综合测试平台,以解决常见的待测升降杆检测设备,只能对待测升降杆的单一性能进行检测,检测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如下:车载升降杆综合测试平台,包括基础平台、若干对待测升降杆的下端进行夹持且带动待测升降杆转动的测试工作台、同步升降单元、若干向待测升降杆的上端施力的施力单元、对待测升降杆进行淋雨测试的喷淋单元以及两个塔架,两个塔架均竖直设置,基础平台水平固定设置在两个塔架的顶端上,测试工作台可位于两个塔架之间;测试工作台包括固定架、连接架、夹紧待测升降杆下端的第一抱箍、带动转台转动的第一动力单元以及带动连接架0
°‑
90
°
转动的侧翻部,第一抱箍固定安装在连接架上,转台转动安装在连接架上,转台的转动轴线与第一抱箍的竖直轴线共线,连接架远离第一抱箍的一侧与固定架贴合;侧翻部设置在连接架与固定架之间;同步升降单元包括第一导轨部、若干竖直滑动安装在第一导轨部的第一升降平台、第二导轨部以及若干竖直滑动安装在第二导轨部的第二升降平台,第一导轨部竖直安装在其中一个塔架靠近测试工作台的一侧上,第二导轨部竖直安装在另一个塔架靠近测试工作台的一侧上,若干施力单元安装在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上;喷淋单元安装在塔架上,且喷淋单元可与待测升降杆相对。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为:车载升降杆综合测试平台在对待测升降杆进行检测时,先将待测升降杆转移至转台上,且第一抱箍对待测升降杆的下端进行固定,此时测试工作台可对待测升降杆进行可靠性测试,操作人员在测试控制待测升降杆的伸缩行程、升降次数及其转动次数的参数,测试工作台依次对待测升降杆起竖和撤收,同时转台转动,转台同步带动待测升降杆转动,可在测试过程中获得待测升降杆的可靠性情况。
[0007]在进行最大允许倾角测试时,侧翻部带动连接架和待测升降杆相对固定架倾斜,可带动待测升降杆从竖直向水平状态变化,进而可测得待测升降杆的最大允许倾角度。
[0008]在进行模拟风荷测试时,同步升降单元和施力单元协同作用,位于塔架之间的待测升降杆呈起竖状态,第一导轨部上的第一升降平台,施力单元连接第一升降平台与待测升降杆,施力单元从第一升降平台的一侧对待测升降杆的上端进行施力后释放,待测升降杆的上端产生偏移后模拟风荷测试,此时观察待测升降杆上端的位移轨迹情况,即可完成待测升降杆的模拟风荷测试;当施力单元单独连接第二升降平台与待测升降杆时,也可实现待测升降杆另一侧方向的模拟风荷测试。
[0009]待以上检测完成后,还可以让测试工作台将待测升降杆转移至喷淋单元处,模拟待测升降杆的淋雨测试。
[0010]通过以上的测试过程可知,本方案中的车载升降杆综合测试平台能够进行对待测升降杆进行最大允许倾角、模拟风荷、淋雨等多维度的测试,能够解决常规的检测设备功能单一和操作繁琐的问题。
[0011]进一步,第一动力单元包括带动转台平面转动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转台之间连接有第一减速器,侧翻部包括支撑座、转轴和电动伸缩缸,支撑座的下表面与地面相抵,转轴水平安装在连接架的下侧和支撑座上侧之间,转轴与支撑座固定连接,转轴与连接架转动连接;电动伸缩缸的一端与连接架铰接,电动伸缩缸的另一端与固定架固定连接;第一抱箍的内壁上设有可与待测升降杆的外壁接触的软质层。
[0012]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一减速器的设置,让转台在带动待测升降杆转动时,待测升降杆的转动更加稳定,且转台的转速可调,便于对待测升降杆的转速进行控制,适应不同检测参数的要求;同时第一抱箍内壁上的软质层能对待测升降杆的外壁进行保护,避免待测升降杆损伤;同时支撑座、转轴和电动伸缩缸的设置,能让待测升降杆的最大允许倾角测试更快速有效,只需控制电动伸缩缸的伸长和缩短即可对待测升降杆的倾斜角度进行控制。
[0013]进一步,同步升降单元还包括若干控制第一升降平台竖直滑动的第一滑移单元以及若干控制第二升降平台竖直滑动的第二滑移单元,第一滑移单元包括第一滚筒、第一拉绳、带动第一滚筒转动的第二电机以及控制第一滚筒转速的第二变速器,第一导轨部与第一升降平台之间设有第一滚轮,第一滚轮与第一升降平台固定连接,第一滚轮与第一导轨部滑动连接,且第一升降平台上固定安装有锁止第一升降平台滑动的第一安全锁止部,第一安全锁止部可与第一导轨部相抵,第一拉绳的一端与第一滚筒固定连接且卷绕在第一滚筒上,第一拉绳的另一端与第一升降平台的顶部处固定连接;第二滑移单元包括第二滚筒、第二拉绳、带动第二滚筒转动的第三电机以及控制第二滚筒转速的第三变速器,第二导轨部与第二升降平台之间设有第二滚轮,第二滚轮与第二升降平台固定连接,第二滚轮与第二导轨部滑动连接,且第二升降平台上固定安装有锁止第二升降平台滑动的第二安全锁止部,第二安全锁止部可与第二导轨部相抵,第二拉绳的一端与第二滚筒固定连接且卷绕在第二滚筒上,第二拉绳的另一端与第二升降平台的顶部处固定连接。
[0014]通过第一滑移单元和第二滑移单元的设置,能让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的上下移动高度控制更精准可靠,便于在进行模拟风荷测试时,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与待测升降杆的上端相对,也更便于通过施力单元对待测升降杆施加模拟的风力。
[0015]进一步,施力单元包括扭力传感器、固定安装在第一升降平台上的第一电动绞盘、
卷绕在第一电动绞盘上的第三拉绳、固定安装在第二升降平台上的第二电动绞盘以及卷绕在第二电动绞盘上的第四拉绳,扭力传感器与待测升降杆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扭力传感器上水平固定安装有板状的扭力工装,扭力工装上设有供模拟风荷测试的第一连接孔,扭力工装上设有两个第二连接孔,第三拉绳远离第一绞盘的一端与扭力工装的第一连接孔处可拆卸连接,第三拉绳远离第一绞盘的一端和第四拉绳远离第二绞盘的一端分别与扭力工装的两个第二连接孔处可拆卸连接。
[0016]通过上述设置,可对待测升降杆的上端和顶端处施加模拟的风力或者扭力,在进行模拟风荷测试时,将位于下层的多个第一电动绞盘上的第三拉绳套设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载升降杆综合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平台、若干对待测升降杆的下端进行夹持且带动待测升降杆转动的测试工作台、同步升降单元、若干向待测升降杆的上端施力的施力单元、对待测升降杆进行淋雨测试的喷淋单元以及两个塔架,两个塔架均竖直设置,基础平台水平固定设置在两个塔架的顶端上,测试工作台可位于两个塔架之间;所述测试工作台包括固定架、连接架、夹紧待测升降杆下端的第一抱箍、带动转台转动的第一动力单元以及带动连接架0
°‑
90
°
转动的侧翻部,第一抱箍固定安装在连接架上,转台转动安装在连接架上,转台的转动轴线与第一抱箍的竖直轴线共线,连接架远离第一抱箍的一侧与固定架贴合;所述侧翻部设置在连接架与固定架之间;所述同步升降单元包括第一导轨部、若干竖直滑动安装在第一导轨部的第一升降平台、第二导轨部以及若干竖直滑动安装在第二导轨部的第二升降平台,第一导轨部竖直安装在其中一个塔架靠近测试工作台的一侧上,第二导轨部竖直安装在另一个塔架靠近测试工作台的一侧上,若干施力单元安装在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上;所述喷淋单元安装在塔架上,且喷淋单元可与待测升降杆相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升降杆综合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单元包括带动转台平面转动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转台之间连接有第一减速器,所述侧翻部包括支撑座、转轴和电动伸缩缸,支撑座的下表面与地面相抵,转轴水平安装在连接架的下侧和支撑座上侧之间,转轴与支撑座固定连接,转轴与连接架转动连接;所述电动伸缩缸的一端与连接架铰接,电动伸缩缸的另一端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抱箍的内壁上设有可与待测升降杆的外壁接触的软质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升降杆综合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升降单元还包括若干控制第一升降平台竖直滑动的第一滑移单元以及若干控制第二升降平台竖直滑动的第二滑移单元,所述第一滑移单元包括第一滚筒、第一拉绳、带动第一滚筒转动的第二电机以及控制第一滚筒转速的第二变速器,第一导轨部与第一升降平台之间设有第一滚轮,第一滚轮与第一升降平台固定连接,第一滚轮与第一导轨部滑动连接,且第一升降平台上固定安装有锁止第一升降平台滑动的第一安全锁止部,第一安全锁止部可与第一导轨部相抵,第一拉绳的一端与第一滚筒固定连接且卷绕在第一滚筒上,第一拉绳的另一端与第一升降平台的顶部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移单元包括第二滚筒、第二拉绳、带动第二滚筒转动的第三电机以及控制第二滚筒转速的第三变速器,第二导轨部与第二升降平台之间设有第二滚轮,第二滚轮与第二升降平台固定连接,第二滚轮与第二导轨部滑动连接,且第二升降平台上固定安装有锁止第二升降平台滑动的第二安全锁止部,第二安全锁止部可与第二导轨部相抵,第二拉绳的一端与第二滚筒固定连接且卷绕在第二滚筒上,第二拉绳的另一端与第二升降平台的顶部处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升降杆综合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单元包括扭力传感器、固定安装在第一升降平台上的第一电动绞盘、卷绕在第一电动绞盘上的第三拉绳、固定安装在第二升降平台上的第二电动绞盘以及卷绕在第二电动绞盘上的第四拉绳,扭力传感器与待测升降杆的顶端可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肖严乔王力袁公政周林舒畅马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零壹空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零壹空间电子有限公司西安零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零壹空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