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腐蚀管线用厚规格X80MS钢板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0176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腐蚀管线用厚规格X80MS钢板的生产方法,该方法通过洁净钢冶炼、连铸、加热、控制控冷及堆冷工艺,突破了40mm以上管线钢内部组织和力学性能无法满足要求的瓶颈,同时在行业内首次采用控制轧制生产出厚度>40mm~60mm的满足耐腐蚀管线钢,获得的钢板内部组织为85~95针状铁素体+5~15贝氏体,屈服强度570~640MPa,抗拉强度642~813MPa,伸长率23~33,V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腐蚀管线用厚规格X80MS钢板的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中厚板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耐腐蚀管线用厚规格X80MS钢板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X80MS属于美标API 5L中管线钢,其具有低温韧性优良、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好等特点。随着石油、天然气需求量大幅度增长,输送能力有了长足发展,对管线钢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耐候性能、使用寿命等。
[0003]CN 103225047 B公开了一种厚度≥26.5mm的X80管线用钢及其生产方法,采用两段粗轧、精轧、快速冷却、矫直的工艺获得了厚度≥26.5mm;CN 110656228 A公开了厚规格X80管线钢的生产方法,获得的钢板厚度≥18mm。
[0004]但上述方案获得的钢板,均未突破40mm以上管线钢对内部组织及力学性能达到使用需求的瓶颈,无法满足恶劣环境下厚壁化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管线用厚规格X80MS钢板的生产方法,通过该方法生产出的钢板能够突破40mm以上管线钢对内部组织及力学性能达到使用需求的瓶颈,能够满足满足恶劣环境下厚壁化的要求。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耐腐蚀管线用厚规格X80MS钢板的生产方法,通过该生产方法生产出的钢板厚度为40<δ≤60mm,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单位,wt%):C:0.07~0.13、Si:0.10~0.55、Mn:1.35~1.70、Nb:0.040~0.060、V:0.05~0.06、Ni:0.25~0.35、Cr:0.80~0.95、Cu:0.25~0.70、Mo:0.205~0.35、Als:≤0.05、P:≤0.008、S:≤0.002,其它为Fe和残留元素;
[0007]上述耐腐蚀管线用厚规格X80MS钢板的生产方法包括洁净钢冶炼、连铸、加热、控轧控冷及堆冷,具体为:
[0008]1)洁净钢冶炼:铁水脱硫后转炉冶炼,入炉铁水S≤0.005、P≤0.050,冶炼过程控制炉渣碱度R按2.5~4.0,之后采用LF+VD精炼,其中VD保压时间≥25min,钢水离站温度1540

1575℃;
[0009]2)连铸:中包过热度15
±
10℃,采用电磁搅拌,全程保护浇铸,保持结晶器液面稳定,铸坯下线后要求堆冷≥24h;
[0010]3)加热:预热段温度≤1000℃,加热段温度1220~1240℃,保温段温度1200~1220℃,保温段时间>40min,整体加热时间10~13min/cm;
[0011]4)控轧控冷:开轧温度1000℃~1100℃,单道次压下量控制在35~45mm,轧制过程中每间隔一道打一次高压水,终轧温度880℃~930℃,轧制结束,钢板通过ACC快速冷却,冷却速度控制在8~15℃/S,返红温度500~600℃。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此轧制工艺,一方面可促使铸坯充分变形再结晶,达到内部晶粒不断破碎、细化和再结晶的目的,为最终钢板内部
细小的晶粒度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可促进铸坯内部缺陷的压合,达到内部组织致密,解决压缩比不足造成的内部疏松问题。此外,若冷速过低,钢板内部得到的组织主要是铁素体和珠光体,而冷速过大时,钢板内部主要以贝氏组织为主,仅存在少量铁素体、珠光体甚至没有,而对于管线钢,为同时保证钢板的强度及韧性,必须控制合理的冷却速度。
[0012]5)堆冷:钢板矫直后直接下线堆冷,堆冷温度≥400℃,堆冷时间≥24h。通过缓冷,以避免内部应力来不及释放产生内裂,同时进一步促使钢板内部有害气体溢出。
[0013]通过上述生产工艺获得的钢板,其内部组织为85~95针状铁素体+5~15贝氏体,屈服强度570~640MPa,抗拉强度642~813MPa,伸长率23~33,V型

30℃纵向冲击功171~295J,

15℃落锤撕裂实验平均值92,焊接裂纹敏感系数Pcm≤0.23,耐候指数≥6.0,突破了40mm以上管线钢内部组织和力学性能无法满足要求的瓶颈,同时在行业内首次采用控制轧制生产出厚度>40mm~60mm的满足耐腐蚀管线钢。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描述。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制得钢板头部厚度1/2部位的金相组织(金相显微镜,
×
500)。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
[0017]提供一种耐腐蚀管线用厚规格X80MS钢板的生产方法,通过该生产方法生产出的钢板厚度为40<δ≤60mm,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单位,wt):C:0.07~0.13、Si:0.10~0.55、Mn:1.35~1.70、Nb:0.040~0.060、V:0.05~0.06、Ni:0.25~0.35、Cr:0.80~0.95、Cu:0.25~0.70、Mo:0.205~0.35、Als:≤0.05、P:≤0.008、S:≤0.002,其它为Fe和残留元素。
[0018]其生产方法包括:KR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LF精炼、VD精炼、连铸、加热、控轧控冷、堆冷;
[0019]1)KR铁水预处理工艺:利用KR对铁水进行搅拌脱硫等预处理;
[0020]2)转炉冶炼工艺:入炉铁水S≤0.005、P≤0.050,采用优质废钢,冶炼过程控制炉渣碱度R按2.5~4.0,出钢过程采用留钢法(即:保留少部分钢水留在转炉中),避免冶炼过程中的渣、有害物质再次进入钢水,同时出钢过程加入脱氧剂,并采取吹氩搅拌措施;
[0021]3)LF精炼工艺:精炼过程吹氩搅拌,加入精炼渣料,造白渣,离站前加入钙线;
[0022]4)VD精炼工艺:VD高真空度保压≥25min,VD过程采用微吹氩,VD结束,钢水离站温度控制在1540

1575℃;
[0023]5)连铸工艺:浇钢前保证铸机设备状况良好,中包过热度15
±
10℃,采用电磁搅拌,全程保护浇铸,保证结晶器液面稳定,铸坯下线后要求堆冷≥24h;
[0024]6)加热工艺:预热段温度≤1000℃,加热段温度1220~1240℃,保温段温度1200~1220℃,保温段时间>40min,整体加热速度10~13min/cm;
[0025]7)控轧控冷:轧制过程采用一阶段“高温、低速、大压下”的轧制工艺,开轧温度1000℃~1100℃,单道次压下量控制在35~45mm,同时轧制过程中每间隔一道打一次高压水,保证表面质量和轧制温度温度,终轧温度在880℃~930℃;轧制结束,钢板进入ACC进行
快速冷却,冷却速度控制在8~15℃/S,返红温度500~600℃;
[0026]8)堆冷工艺:钢板矫直后及时下线堆冷,堆冷温度≥400℃,堆冷时间≥24h。
[0027]本次试生产的60批45

60mm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腐蚀管线用厚规格X80MS钢板的生产方法,通过该生产方法生产出的钢板厚度为40<δ≤60mm,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单位,wt%):C:0.07~0.13、Si:0.10~0.55、Mn:1.35~1.70、Nb:0.040~0.060、V:0.05~0.06、Ni:0.25~0.35、Cr:0.80~0.95、Cu:0.25~0.70、Mo:0.205~0.35、Als:≤0.05、P:≤0.008、S:≤0.002,其它为Fe和残留元素;该钢板内部组织为85~95针状铁素体+5~15贝氏体,屈服强度570~640MPa,抗拉强度642~813MPa,伸长率23~33,V型

30℃纵向冲击功171~295J,焊接裂纹敏感系数Pcm≤0.23,耐候指数≥6.0;上述耐腐蚀管线用厚规格X80MS钢板的生产方法包括洁净钢冶炼、连铸、加热控轧控冷及堆冷,具体为:1)洁净钢冶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少普袁永旗李忠波刘庆波康文举王希彬朱先兴李嘎子白艺博王喜攀袁髙俭任义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