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卵巢发育进度的荔枝蒂蛀虫预测预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0078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卵巢发育进度的荔枝蒂蛀虫预测预报方法。根据卵巢卵黄沉积情况和卵巢管长度将卵巢发育定为4个级别,卵黄沉积前期I级、卵黄沉积期II级、产卵盛期III级和产卵末期IV级;依次对各卵巢发育级别的雌虫数量占总雌虫数的百分比进行统计,按照IV级卵巢至I级卵巢的顺序,依次对各级卵巢所占百分比进行累加,当累加值达到50%时,停止累加;下一代成虫羽化高峰期:根据成虫的卵巢发育级别可推算本代成虫的产卵高峰期和下一代成虫羽化高峰期。本发明专利技术弥补了没有利用成虫进行预测预报的技术空缺,为荔枝蒂蛀虫成虫开展预测预报提供有效手段,丰富了荔枝蒂蛀虫预测预报的技术体系。术体系。术体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卵巢发育进度的荔枝蒂蛀虫预测预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害虫预测预报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卵巢发育进度的荔枝蒂蛀虫预测预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荔枝蒂蛀虫是荔枝、龙眼最重要的害虫,可钻蛀为害寄主的嫩梢、花穗和果实,尤其偏好为害果实,一般年份荔枝、龙眼虫果率为10%~20%,严重年达60%~90%,使荔枝、龙眼产业蒙受巨大损失。由于荔枝蒂蛀虫幼虫蛀食为害隐蔽性强,防治困难,因此,在成虫羽化高峰期及时防治是控制其为害的关键,而准确地预测成虫发生期高峰则是确保防治效果的前提。
[0003]目前,荔枝蒂蛀虫预测预报方法多集中在利用蛹和幼虫进行测报,包括虫蛹分级预测法、逐日查蛹羽化进度预测法以及幼虫分龄分级预测法。逐日查蛹羽化进度预测法通常提前3~5d发布预报,虫蛹分级预测法和幼虫分龄分级预测法一般能提前10d左右发报。然而,逐日查蛹羽化进度预测法预测时间跨度太短,计算出测报结果,往往只有2

3天的防治准备时间;虫蛹分级预测法由于田间幼虫化蛹场所不固定,导致难以采集足够数量的虫蛹进行统计分析;而幼虫分龄分级预测法,在田间种群数量不高时,需要收集大量的落果,并对落果逐一进行解剖才能收集到足够数量的幼虫开展统计分析,工作强度非常大。由此可见,当前荔枝蒂蛀虫的主要预测方法都有各自的缺陷和弊端,而且没有利用成虫这一虫态进行测报的技术,不能完全满足荔枝蒂蛀虫精准防治的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降低预测预报技术中样本收集难度高,预测时间跨度短,工作强度大,没有成虫的预测预报技术等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成虫卵巢发育进度的荔枝蒂蛀虫预测预报方法,该方法可根据当代成虫推算下一代成虫的发生高峰期,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并极大增加了预测的时间跨度,提供预测预报的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卵巢发育进度的荔枝蒂蛀虫预测预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A、卵巢发育进度分级:根据卵巢卵黄沉积情况和卵巢管长度将卵巢发育定为4个级别,卵黄沉积前期I级、卵黄沉积期II级、产卵盛期III级和产卵末期IV级;其中,I级卵巢特征为卵巢管平均长度2.75mm,近总输卵管处有少量卵黄开始沉积,但无成熟卵粒,卵巢周围脂肪体数量非常多;II级卵巢特征为卵巢管平均长度3.51mm,近总输卵管处有大量卵黄开始沉积,有成熟卵粒,卵巢周围脂肪体数量非常多;III级卵巢特征为卵巢管平均长度3.74mm,大部分卵粒已成熟,呈念珠状,排列紧密,卵巢周围脂肪体数量较少;IV级卵巢特征为卵巢管平均长度1.53mm,显著萎缩,卵巢周围几乎没有脂肪体;
[0007]B、卵巢发育主级别:收集荔枝园荔枝蒂蛀虫成虫,解剖雌虫卵巢,记录各个体的卵巢发育级别,依次对各卵巢发育级别的雌虫数量占总雌虫数的百分比进行统计,按照IV级卵巢至I级卵巢的顺序,依次对各级卵巢所占百分比进行累加,当累加值达到50%时,停止
累加,把累加已涉及卵巢发育级别中的最低卵巢发育级别确定为卵巢发育主级别,用于推算下一代成虫高峰期;
[0008]C、下一代成虫羽化高峰期:根据成虫的卵巢发育级别可推算本代成虫的产卵高峰期,其公式为:当卵巢发育主级别不高于III级卵巢时采用加法,当卵巢发育主级别为IV级卵巢时采用减法;下一代成虫羽化高峰期推算公式为:下一代成虫羽化高峰期=产卵高峰期+卵期至蛹期的发育历期之和;所述各级卵巢的发育历期和各个虫态的发育历期所需天数的预测值的计算方法为,根据天气预报确定未来7天内的平均温度,确定该温度下各级卵巢的发育历期,以及卵、幼虫、预蛹和蛹的发育历期。
[0009]优选,预先设置梯度温度,通过实验统计不同温度下各级卵巢和各虫态的发育历期,然后选择与平均温度相差最小的温度,以该温度下的各级卵巢的发育历期,以及卵、幼虫、预蛹和蛹的发育历期进行计算。
[0010]优选,所述的预先设置梯度温度是设置20℃,23℃,26℃,29℃,32℃5个温度。
[0011]优选,在下一代成虫羽化高峰期推算过程中,不同温度下各级卵巢的发育历期详细值为:在20℃时,I级卵巢发育历期为4.34天,II级卵巢发育历期为4.74天,III级卵巢发育历期为5.61天,IV级卵巢发育历期为8.05天;在23℃时,I级卵巢发育历期为3.36天,II级卵巢发育历期为3.67天,III级卵巢发育历期为4.30天,IV级卵巢发育历期为6.22天;在26℃时,I级卵巢发育历期为2.52天,II级卵巢发育历期为2.75天,III级卵巢发育历期为3.25天,IV级卵巢发育历期为4.67天;在29℃时,I级卵巢发育历期为2.14天,II级卵巢发育历期为2.33天,III级卵巢发育历期为2.76天,IV级卵巢发育历期为3.97天;在32℃时,I级卵巢发育历期为1.96天,II级卵巢发育历期为2.14天,III级卵巢发育历期为2.54天,IV级卵巢发育历期为3.63天。卵、幼虫、预蛹和蛹的发育历期参考《荔枝蒂蛀虫幼虫龄数及各发育阶段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育历期》(董易之等,昆虫学报,Vol.58.No.10,p1108

1115,2015)。
[0012]优选,所述的收集荔枝园荔枝蒂蛀虫成虫是通过5点采样法收集荔枝园荔枝蒂蛀虫成虫。
[0013]优选,所述的解剖雌虫卵巢是在体式显微镜下解剖雌虫卵巢。
[0014]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如下:
[0015](1)荔枝蒂蛀虫成虫白天均栖息在荔枝树干下,且虫体不活跃,样本收集简单,这大大降低预测预报所需样本的收集难度。
[0016](2)本专利技术可从当代成虫预测下一代成虫的发生高峰期,相比虫蛹分级预测法、逐日查蛹羽化进度预测法以及幼虫分龄分级预测法,均明显提升了预测时间的跨度,可为下一代成虫的适时防治提供充足的准备时间。
[0017](3)本专利技术弥补了没有利用成虫进行预测预报的技术空缺,为荔枝蒂蛀虫成虫开展预测预报提供有效手段,丰富了荔枝蒂蛀虫预测预报的技术体系。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荔枝蒂蛀虫I

IV级卵巢的形态特征图,其中A、I级卵巢;B、II级卵巢;C、III级卵巢;D、IV级卵巢。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0]实施例1:荔枝蒂蛀虫成虫卵巢发育进度分级及不同温度各卵巢各级别的发育历期
[0021]荔枝蒂蛀虫成虫卵巢发育进度分级,以及各个级别在不同温度下所需要的发育时间是卵巢发育进度预测预报方法的最重要基础数据。
[0022]实验虫源:将荔枝落地果收集回实验室,上面盖一层瓦楞纸用于收集从落地果中爬出化蛹的荔枝蒂蛀虫。蛹羽化后,然后将同一天羽化的蒂蛀虫成虫群体饲养在边长宽高3m
×
2m
×
1.6m的大型养虫笼内,养虫笼饲养的蒂蛀虫雌雄比为1:1,实验总虫数约1000头,以质量分数10%蜂蜜水为其补充营养,养虫笼每日更换新鲜荔枝果实供其产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卵巢发育进度的荔枝蒂蛀虫预测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卵巢发育进度分级:根据卵巢卵黄沉积情况和卵巢管长度将卵巢发育定为4个级别,卵黄沉积前期I级、卵黄沉积期II级、产卵盛期III级和产卵末期IV级;其中,I级卵巢特征为卵巢管平均长度2.75mm,近总输卵管处有少量卵黄开始沉积,但无成熟卵粒,卵巢周围脂肪体数量非常多;II级卵巢特征为卵巢管平均长度3.51mm,近总输卵管处有大量卵黄开始沉积,有成熟卵粒,卵巢周围脂肪体数量非常多;III级卵巢特征为卵巢管平均长度3.74mm,大部分卵粒已成熟,呈念珠状,排列紧密,卵巢周围脂肪体数量较少;IV级卵巢特征为卵巢管平均长度1.53mm,显著萎缩,卵巢周围几乎没有脂肪体;B、卵巢发育主级别:收集荔枝园荔枝蒂蛀虫成虫,解剖雌虫卵巢,记录各个体的卵巢发育级别,依次对各卵巢发育级别的雌虫数量占总雌虫数的百分比进行统计,按照IV级卵巢至I级卵巢的顺序,依次对各级卵巢所占百分比进行累加,当累加值达到50%时,停止累加,把累加已涉及卵巢发育级别中的最低卵巢发育级别确定为卵巢发育主级别,用于推算下一代成虫高峰期;C、下一代成虫羽化高峰期:根据成虫的卵巢发育级别可推算本代成虫的产卵高峰期,其公式为:当卵巢发育主级别不高于III级卵巢时采用加法,当卵巢发育主级别为IV级卵巢时采用减法;下一代成虫羽化高峰期推算公式为:下一代成虫羽化高峰期=产卵高峰期+卵期至蛹期的发育历期之和;所述各级卵巢的发育历期和各个虫态的发育历期所需天数的预测值的计算方法为,根据天气预报确定未来7天内的平均温度,确定该温度下各级卵巢的发育历期,以及卵、幼虫、预蛹和蛹的发育历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卵巢发育进度的荔枝蒂蛀虫预测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设置梯度温度,通过实验统计不同温度下各级卵巢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景陈炳旭董易之姚琼徐淑全林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