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外套管极化处理内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9563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聚乙烯外套管极化处理内电极,其特征在于是由骨架(1)、两个端板(2)、电极丝(3)构成,其两端板(2)分别固定在骨架(1)的两端,电极丝(3)固定在骨架(1)的外周。(*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聚乙烯外套管极化处理的装置,特别是一种聚乙烯外套管极化处理内电极。已有技术中的电晕处理的柱式结构的内电极如附图说明图1、图2所示,是在电极棒9上绕有螺旋放电导线7,细螺旋导线7由于没有钢度,在电极棒9上并没有形成一个圆形,而是一个正多边形,由于放电电极与外套管8内壁的最佳间距应为2mm,但正多边形的每条边上的点与圆弧的间距都不相等,因而在外套管8的内壁圆周上存在着大量的极化盲区。另外,随着管径的增大,管材的椭圆化程度也大,因此造成的极化盲区的现象也更严重。这些极化盲区的产生,最终导致极化效果的不佳。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乙烯外套管极化处理内电极,其是由骨架、两个端板、电极丝构成,其两端板分别固定在骨架的两端,电极丝固定在骨架的外周。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制作简单,克服了内壁圆周上存在着大量的极化盲区的不足。特别是克服了随着管径的增大,管材的椭圆化程度也增大的情况下,造成极化盲区的产生,从而达到了最佳极化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是如何实现的。如图3、图5所示,聚乙烯外套管极化处理内电极,是由骨架1、两个端板2、电极丝3构成,其两端板2分别固定在骨架1的两端,电极丝3固定在骨架1的外周。所述的骨架1可为PVC管1a,如图3所示。一般对于小管径电极,如聚乙烯护套管直径在φ290(mm)以下的内电极中,骨架1采用PVC管1a,在PVC管1a的外周面上打上梅花眼后,把不锈钢电极丝3织在PVC管1a的外周面上,其两端板2为圆形,PVC管1a固定在两端板2的之间。如图5所示,骨架1还可为不锈钢龙骨1b。如对于聚乙烯护套管直径在φ900(mm)以上的内电极中,骨架1采用不锈钢龙骨1b,其不锈钢龙骨1b是由多根不锈钢棒9围成圆柱形状构成。当骨架1采用不锈钢龙骨1b时,其两端板2为椭圆形状,多根不锈钢棒9沿端板2的椭圆形圆周的内侧,固定在两端板2的之间,构成相应的不锈钢龙骨1b的截面也为椭圆形状,如图6所示。所述的电极丝3为不锈钢电极丝,本技术采用不锈钢电极丝。电极丝3的形状为曲线形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聚乙烯外套管极化处理内电极,其特征在于是由骨架(1)、两个端板(2)、电极丝(3)构成,其两端板(2)分别固定在骨架(1)的两端,电极丝(3)固定在骨架(1)的外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外套管极化处理内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1)为PVC管(1a),电极丝(3)固定在PVC管(1a)的外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外套管极化处理内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1)为不锈钢龙骨(1b),其不锈钢龙骨(1b)是由多根不锈钢棒(9)围成圆柱形状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乙烯外套管极化处理内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1)采用不锈钢龙骨(1b)时,其端板(2)为椭圆形状,相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玉丽严忠臣吴永焕高松张裕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管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保温管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