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氧舱舱体限位机构的手自动一体化控制系统及氧舱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9462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2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氧舱舱体限位机构的手自动一体化控制系统及氧舱,其系统包括手动阀门,安装于所述泄气管上,用于密封所述泄气管或使所述泄气管与外界连通;手动阀门安装在舱体内部,便于在气缸的电磁泄压阀失效时,氧舱使用者或者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扳动手动阀门,将气缸中的气体排放到外界,使活塞杆可以收缩,易于保证舱门的顺利开启。本申请具有便于提高氧舱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体验感的效果。于提高氧舱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体验感的效果。于提高氧舱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体验感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氧舱舱体限位机构的手自动一体化控制系统及氧舱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氧舱舱体限位机构的手自动一体化控制系统及氧舱。

技术介绍

[0002]氧舱通常分为高压氧舱和小型氧舱,高压氧舱多用于医学治疗,位于医疗机构中,对缺血缺氧性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小型氧舱相比于高压氧舱的体积更小、成本更低且使用时舱内压力较低,便于家用,或者设置在养生馆、健身房和吸氧体验馆等地。
[0003]氧舱包括舱体、舱门、用于抵压舱门的气缸和与气缸的第一气口连接的泄气管。氧舱在使用时,舱体内部需要处于密封状态,因此氧舱的舱门大多为密封门。在舱门关闭后,由电磁阀控制气缸的进出气管导通,使活塞杆伸出,抵紧舱门,对舱门进行限位,提高舱体内部的密封性。
[0004]在氧舱的使用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氧舱易出现气缸的电磁泄压阀失效的情况,使气缸的活塞杆无法收缩,持续顶紧在舱门上,导致舱门无法开启,舱内始终处于密闭状态,使氧舱的使用安全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便于保证氧舱的使用安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氧舱舱体限位机构的手自动一体化控制系统及氧舱。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氧舱舱体限位机构的手自动一体化控制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氧舱舱体限位机构的手自动一体化控制系统,氧舱包括舱体、舱门、用于抵压所述舱门的气缸和与所述气缸的第一气口连接的泄气管,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手动阀门,安装于所述泄气管上,用于密封所述泄气管或使所述泄气管与外界连通;
>[0008]所述手动阀门包括阀体和把手;所述阀体用于密封所述泄气管或使所述泄气管与外界连通,所述把手用于驱动所述阀体,改变所述阀体状态;
[0009]所述阀体的外壁上设有固定环,所述把手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滑动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固定环中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插入在所述固定环中时,所述阀体将所述泄气管密封,不与外界连通;
[0010]所述把手上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用于在通电时,吸附所述限位杆,使所述限位杆脱离所述固定环;
[0011]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器,用于控制电磁铁得电或掉电。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泄气管与气缸的第一气口连接,在气缸使用过程中,进入或流出气缸内部的气体会经过泄气管。在气缸的电磁泄压阀失效时,氧舱使用者或者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扳动手动阀门,使泄气管与外界连通,从而将气缸内部的气体排放到外界,气缸的活塞杆即可收缩。使舱门不易因气缸抵紧而无法开启,此外也便于舱门与舱体之间产生缝隙,保证舱体内部与舱体外部间的空气流通,降低氧舱使用者因舱门无法正常开启而
发生危险的概率,有助于保证氧舱的使用安全性;
[0013]限位杆插入在固定环中时,泄气管与外界不连通,即泄气管中的气体无法经过手动阀门流到舱体内,此时气缸正常工作。在气缸无法正常收缩活塞杆时,通过控制器使电磁铁得电,电磁铁吸附限位杆,限位杆脱离固定环,把手即可以正常转动,从而使手动阀门开启,泄气管中的气体经过手动阀门流到舱体内部,达到气缸活塞杆收缩的目的。由于设置了限位杆、固定环、电磁铁和控制器等结构,便于对手动阀门进行锁定,降低因氧舱使用者误操作触动手动阀门,导致气缸活塞杆收缩,舱门移动,氧舱密封性降低的情况发生的概率。
[0014]可选的,所述泄气管安装有所述手动阀门的部分位于所述舱体内部,所述手动阀门位于所述舱体内部。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动阀门位于舱体内部,便于氧舱使用者在不适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扳动手动阀门,使气缸的活塞杆收缩,从而开启舱门,及时出舱。
[0016]可选的,所述限位杆上设有压力传感器,被配置为向所述控制器传输检测的压力信号;
[0017]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所述压力信号变化时,使所述电磁铁得电。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氧舱使用者首次扳动手动阀门时,压力传感器与固定环抵接,压力信号发生变化,控制器控制电磁铁得电,限位杆脱离固定环,使氧舱使用者再次扳动手动阀门时即可为气缸泄气。一方面,氧舱使用者两次扳动把手即可开启手动阀门,无需手动将限位杆脱离固定环,方便快捷;另一方面,二次扳动把手才可使手动阀门开启,有助于降低因氧舱使用者误操作使手动阀门开启的概率,保证氧舱的正常使用。
[0019]可选的,所述把手上安装有警示灯;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所述压力信号变化时,使所述警示灯闪烁。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警示灯闪烁,便于起到警示作用,降低氧舱使用者二次扳动把手的概率,从而便于减少因误操作使气缸的活塞杆收缩,导致氧舱漏气的情况。
[0021]可选的,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有计时器,所述计时器被配置为在计时结束后,向所述控制器传输计时信号;
[0022]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计时信号时,控制所述电磁铁得电。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计时器计时结束后,代表氧舱使用者的单次使用时间结束,此时氧舱使用者应该走出舱体内部。因此控制器控制电磁铁得电,若气缸无法正常收缩活塞杆,氧舱使用者扳动一次把手,即可开启手动阀门,方便快捷;同时,在需要紧急开启舱门时,也便于减少需要两次扳动把手的时间,有助于保证氧舱的使用安全性。
[0024]可选的,所述把手上安装有提示灯;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计时信号时,控制所述提示灯常亮。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接收到计时信号证明氧舱使用者的单次使用时间结束,提示灯常亮,便于在需要控制气缸活塞杆收缩时,氧舱使用者能够发现手动阀门的位置,从而便于避免在需要紧急开启舱门时,氧舱使用者无法快速找到手动阀门位置的情况。
[0026]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氧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27]一种氧舱,包括舱体、舱门、用于抵压所述舱门的气缸和与所述气缸的第一气口连接的泄气管,所述舱体的底板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泄气管穿设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0028]所述泄气管包括安装部,所述泄气管穿设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后,所述
安装部位于所述舱体内部,所述安装部上安装有上述的手动阀门。
[00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部位于舱体内部,手动阀门位于安装部上,便于氧舱使用者在舱体内部对气缸进行泄压,使气缸的活塞杆收缩。有助于在气缸的电磁泄压阀失效时,氧舱使用者及时控制气缸的活塞杆收缩,保证舱门能够顺利开启。
[0030]综上所述,与气缸连接的泄气管上安装有手动阀门,使气缸的电磁泄压阀失效时,氧舱使用者或者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扳动手动阀门,将气缸中的气体排放到外界,使活塞杆可以收缩,易于保证舱门的顺利开启,保证了氧舱使用者的安全性,从而便于保证氧舱的使用安全性。
[0031]此外,限位杆、固定环、电磁铁和控制器有助于降低手动阀门因误操作而开启的概率,便于保证氧舱的正常使用,从而便于保证氧舱的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氧舱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氧舱舱体限位机构的手自动一体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动阀门(30),安装于泄气管(3)上,用于密封所述泄气管(3)或使所述泄气管(3)与外界连通;所述手动阀门(30)包括阀体(40)和把手(50);所述阀体(40)用于密封所述泄气管(3)或使所述泄气管(3)与外界连通,所述把手(50)用于驱动所述阀体(40),改变所述阀体(40)状态;所述阀体(40)的外壁上设有固定环(5),所述把手(50)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滑动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固定环(5)中的限位杆(6),所述限位杆(6)插入在所述固定环(5)中时,所述阀体(40)将所述泄气管(3)密封,不与外界连通;所述把手(50)上设有电磁铁(7),所述电磁铁(7)用于在通电时,吸附所述限位杆(6),使所述限位杆(6)脱离所述固定环(5);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器(4),用于控制电磁铁(7)得电或掉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氧舱舱体限位机构的手自动一体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气管(3)安装有所述手动阀门(30)的部分位于所述舱体(1)内部,所述手动阀门(30)位于所述舱体(1)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氧舱舱体限位机构的手自动一体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6)上设有压力传感器(8),被配置为向所述控制器(4)传输检测的压力信号;所述控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树彬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卓誉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