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袋装入大袋的包装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9376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包装机械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小袋装入大袋的包装机械。为了解决自动化将小袋装入大袋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其特征是:包括:机架(1),传输带装置,叠加排列系统,以及电路系统;所述的传输带装置,其前端承接小袋(2),其后端位于叠加排列系统上部的一侧;大袋(3)位于叠加排列系统的下方;所述的叠加排列系统包括:排列围框(4),第一托架装置,以及第二托架装置;前述两个托架装置对称设置;每一个托架装置均包括:托板(6),伸缩机构,以及上下动作机构;所述的排列围框(4)对称开设供托板(6)进出和上下的避让结构(4a)。有益效果是:可以自动化将多个小袋叠加整齐、并放入大袋内。并放入大袋内。并放入大袋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袋装入大袋的包装机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对物料进行包装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小袋装入大袋的包装机械。

技术介绍

[0002]工厂里,往往需要将产品装入小袋中,然后再把数个小袋装入大袋,随后入库。
[0003]在现有的包装技术中,其操作过程是:流水生产线上,产品装入小袋下来后,再由工人将规定数量的小袋装入大袋。
[0004]因此,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使用的劳动力多,效率低,成本高。所以,相关的企业希望:小袋装入大袋的作业,能够实现自动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现有的包装技术,将小袋装入大袋的作业由人工进行,无法进行自动化作业。
[0006]为了解决上述小袋装入大袋无法进行自动化作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1.一种小袋装入大袋的包装机械,包括:机架,传输带装置,叠加排列系统,以及电路系统;所述的电路系统包括:检测电路,控制电路,以及电源电路;所述的传输带装置,其前端承接小袋,其后端位于叠加排列系统上部的一侧;大袋位于叠加排列系统的下方;
[0008]所述的叠加排列系统包括:排列围框,第一托架装置,以及第二托架装置;前述两个托架装置对称设置;
[0009]每一个托架装置均包括:托板,伸缩机构,以及上下动作机构;
[0010]伸缩机构包括伸缩机身和伸缩端;伸缩端和托板固定连接;
[0011]上下动作机构包括上下机构机身和上下运动端;
[0012]伸缩机构的伸缩机身和上下动作机构的上下运动端固定连接;
[0013]所述的排列围框对称开设避让结构;所述的避让结构包括:供托板进入排列围框的进入避让结构,供托板退出排列围框的退出避让结构,以及供托板进行上下运动的上下避让结构。
[0014]2.所述的托板包括:水平设置的板状托板主体,以及L形连接支架;
[0015]所述的伸缩机构包括:空气压缩机和伸缩气缸;伸缩气缸包括气缸机身和气缸伸缩端;空气压缩机的压缩气体输出接口通过气管与伸缩气缸气路连接;
[0016]伸缩气缸的伸缩端通过L形连接支架和托板主体固定连接;
[0017]所述的排列围框,其由前板、后板、左板、以及右板构成矩形结构体,前板的上端矮于其他三板的上端;所述排列围框的避让结构,其对称开设,每一侧为工字型镂空结构;进一步讲,所述的工字型镂空结构,就是上侧是横向的镂空结构,中间是竖直的镂空结构,下侧也是横向的镂空结构,并且该三个镂空结构是镂空相通的;排列围框与机架固定连接,或者排列围框通过围框支架与机架固定连接;
[0018]所述的上下动作机构是直线模组,其包括直线模组机身主体和滑块;直线模组与机架固定连接,或者直线模组通过连接零件与机架固定连接;直线模组设置为竖直状态,即滑块运动是上下运动;
[0019]所述伸缩气缸的气缸机身与滑块固定连接;
[0020]电路系统通过电线与空气压缩机电连接;电路系统通过电线与伸缩气缸电连接;电路系统通过电线与直线模组电连接。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对于流水线上过来、装有产品的小袋,可以依靠本专利技术包装机械将目标数量的多个小袋叠加整齐、并放入大袋内。后续的作业,还可以部分或全部用自动化的方法完成,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多个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供选择组合。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排列围框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2是排列围框和托板的简易视图;
[0025]图3是图2的立体示意图,图中省略了左侧的托板;
[0026]图4是右侧托板进入了排列围框内的示意图;
[0027]图5是图4中右侧托板下降了一格后的示意图;
[0028]图6是图4中右侧托板下降了两格后的示意图;
[0029]图7是图4中右侧托板下降了三格后的示意图;
[0030]图8是图4中右侧托板下降了四格后的示意图;
[0031]图9是图8中右侧托板向右抽出的示意图;
[0032]图10是排列围框、托板、直线模组和伸缩气缸的示意图;
[0033]图11是张开机构的示意图之一;
[0034]图12是张开机构的示意图之二;
[0035]图13是张开机构12动作的立体示意图之一;
[0036]图14是张开机构12动作的立体示意图之二;
[0037]图15是张开机构12动作的立体示意图之三;
[0038]图16是张开机构12动作的立体示意图之四;
[0039]图17是张开机构12动作的立体示意图之五;
[0040]图18是张开机构12动作的立体示意图之六;
[0041]图19是张开机构12动作的立体示意图之七;
[0042]图20是张开机构12动作的立体示意图之八;
[0043]图21是张开机构12动作的立体示意图之九;
[0044]图22是夹持机构的动作示意图之一,图中的大袋尚未被夹持;
[0045]图23是图2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放大比例为1.5∶1;
[0046]图24是图23的左视图;
[0047]图25是图23中的共用连接片示意图;
[0048]图26是25的左视图;
[0049]图27是图25的俯视图;
[0050]图28是图23中夹持气缸的伸缩端向下伸出后的示意图;
[0051]图29是图28中收口气缸下侧伸出的示意图;
[0052]图30是夹持机构的动作示意图之二,图中的大袋已经被夹持;
[0053]图31是夹持机构的动作示意图之三,图中的大袋已经被收口;
[0054]图32是拍打机构动作的示意图。
[0055]图33是自动补充大袋机构的作业示意图之一;
[0056]图34是自动补充大袋机构的作业示意图之二;
[0057]图35是图33去除了大袋后的示意图;
[0058]图36是图34去除了大袋后的示意图。
[0059]图37是运载设备的示意图;
[0060]图38是抱持设备的示意图之一;
[0061]图39是抱持设备的示意图之二;
[0062]图40是小袋运输到达排列围框的示意图。
[0063]图中的标号说明
[0064]机架(1);小袋(2);大袋(3);排列围框(4);前板(4-1);后板(4-2);左板(4-3);右板(4-4);避让结构(4a);托板(6);直线模组(8-1);伸缩气缸(11);撑开杆分机构(16);上吸吸嘴(17);上吸滑台(18);上吸支架(23);下吸吸嘴(19);下吸气缸(24);下吸支架(25);伺服电机(26);直角减速机(27);安装杆(28);第一撑开杆(29);第二撑开杆(29-a);第一连杆(30);第二连杆(30-a);转动块(31);撑袋气缸(32);左侧连接件(33);右侧连接件(34);共用连接片(35);夹持片(36);夹持气缸(3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袋装入大袋的包装机械,其特征是:包括:机架(1),传输带装置,叠加排列系统,以及电路系统;所述的电路系统包括:检测电路,控制电路,以及电源电路;所述的传输带装置,其前端承接小袋(2),其后端位于叠加排列系统上部的一侧;大袋(3)位于叠加排列系统的下方;所述的叠加排列系统包括:排列围框(4),第一托架装置,以及第二托架装置;前述两个托架装置对称设置;每一个托架装置均包括:托板(6),伸缩机构,以及上下动作机构;伸缩机构包括伸缩机身和伸缩端;伸缩端和托板(6)固定连接;上下动作机构包括上下机构机身和上下运动端;伸缩机构的伸缩机身和上下动作机构的上下运动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排列围框(4)对称开设避让结构(4a);所述的避让结构(4a)包括:供托板进入排列围框(4)的进入避让结构,供托板退出排列围框(4)的退出避让结构,以及供托板(6)进行上下运动的上下避让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袋装入大袋的包装机械,其特征是:所述的传输带装置包括:设置在前的传输带机构(81)和设置在后的加速传输带机构(82);传输带机构的传输速度,加速传输带机构的传输速度,后者的传输速度更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袋装入大袋的包装机械,其特征是:所述的托板(6)包括:水平设置的板状托板主体,以及L形连接支架;所述的伸缩机构包括:空气压缩机和伸缩气缸(11);伸缩气缸包括气缸机身和气缸伸缩端;空气压缩机的压缩气体输出接口通过气管与伸缩气缸气路连接;电路系统通过电线与空气压缩机电连接;电路系统通过电线与伸缩气缸电连接;伸缩气缸的伸缩端通过L形连接支架和托板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的排列围框(4),其由前板(4-1)、后板(4-2)、左板(4-3)、以及右板(4-4)构成矩形结构体,前板(4-1)的上端矮于其他三板的上端;所述排列围框(4)的避让结构,其对称开设,每一侧为工字型镂空结构;进一步讲,所述的工字型镂空结构,就是上侧是横向的镂空结构,中间是竖直的镂空结构,下侧也是横向的镂空结构,并且该三个镂空结构是镂空相通的;排列围框(4)与机架(1)固定连接,或者排列围框(4)通过围框支架与机架(1)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袋装入大袋的包装机械,其特征是:所述的上下动作机构是直线模组(8-1),其包括直线模组机身主体和滑块;直线模组(8-1)与机架(1)固定连接,或者直线模组(8-1)通过连接零件与机架(1)固定连接;直线模组(8-1)设置为竖直状态,即滑块运动是上下运动;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机身与滑块固定连接;电路系统通过电线与直线模组(8-1)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袋装入大袋的包装机械,其特征是:所述的托板(6)包括:水平设置的板状托板主体,以及L形连接支架;所述的伸缩机构包括:空气压缩机和伸缩气缸(11);伸缩气缸(11)包括气缸机身和气缸伸缩端;空气压缩机的压缩气体输出接口通过气管与伸缩气缸(11)气路连接;伸缩气缸的伸缩端通过L形连接支架和托板主体固定连接;
所述的排列围框(4),其由前板(4-1)、后板(4-2)、左板(4-3)、以及右板(4-4)构成矩形结构体,前板(4-1)的上端矮于其他三板的上端;所述排列围框(4)的避让结构,其对称开设,每一侧为工字型镂空结构;进一步讲,所述的工字型镂空结构,就是上侧是横向的镂空结构,中间是竖直的镂空结构,下侧也是横向的镂空结构,并且该三个镂空结构是镂空相通的;排列围框(4)与机架(1)固定连接,或者排列围框(4)通过围框支架与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的上下动作机构是直线模组(8-1),其包括直线模组机身主体和滑块;直线模组(8-1)与机架(1)固定连接,或者直线模组(8-1)通过连接零件与机架(1)固定连接;直线模组(8-1)设置为竖直状态,即滑块运动是上下运动;所述伸缩气缸(11)的气缸机身与滑块固定连接;电路系统通过电线与空气压缩机电连接;电路系统通过电线与伸缩气缸(11)电连接;电路系统通过电线与直线模组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袋装入大袋的包装机械,其特征是:所述的包装机械包括:将大袋(3)进行撑开并放置到排列围框(4)下侧的张开机构,将撑开到位的大袋(3)作夹持作业的夹持机构,将装满小袋的大袋作运送、封口作业的后道处理机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袋装入大袋的包装机械,其特征是:所述的包装机械包括:将大袋(3)吸起、撑开、以及放置到排列围框(4)下侧的张开机构;所述的张开机构包括:上吸分机构,下吸分机构,撑开杆分机构(16),空气压缩机,以及真空泵;所述的上吸分机构包括:上吸吸嘴(17),上吸动作组件,上吸气阀;所述的上吸动作组件包括上吸滑台(18)和上吸支架(23);所述的上吸吸嘴(17),其数量为四个以上,其设置在上吸支架(23)上;上吸支架(23)与上吸滑台(18)中的滑块固定连接;真空泵的吸气端和上吸气阀的一端通过气管气路相连;上吸气阀的另一端和上吸吸嘴(17)通过气管气路相连;上吸气阀和上吸滑台(18),该两者通过电线分别与电路系统电连接;所述的下吸分机构包括:下吸吸嘴(19),下吸动作组件,下吸气阀;所述的下吸动作组件包括下吸气缸(24)和下吸支架(25);所述的下吸吸嘴(19),其数量为两个以上,其设置在下吸支架(25)上;下吸支架(25)和下吸气缸(24)的伸缩端固定连接;真空泵的吸气端和下吸气阀的一端通过气管气路相连;下吸气阀的另一端和下吸吸嘴(19)通过气管气路相连;下吸气缸(24)和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通过气管气路连接;下吸气阀和下吸气缸(24),该两者通过电线分别与电路系统电连接;所述的撑开杆分机构(16)包括:伺服电机(26),直角减速机(27),安装杆(28),以及撑开杆组件;伺服电机和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国平何一波黄秀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精汇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