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置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9339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前置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衬底上设置遮光层,在遮光层上设置驱动功能层,并在驱动功能层上设置发光器件层和吸光层;发光器件层包括多个发光器件,吸光层包括围绕每个发光器件的侧面设置的吸光结构;吸光结构被配置为对发光器件的侧面出射的光线进行阻挡。通过在驱动功能层上设置围绕每个发光器件的侧面的吸光结构,则发光器件的侧面出射的光线可被吸光结构阻挡,进而改善了发光器件侧面出射的光线直接从显示装置的出光面出射出去,而引起的对比度下降的问题,并且,当吸光结构可以阻挡发光器件的侧面出射的光线时,遮光层的覆盖面积可相应减小,进而提高了显示装置的开口率。口率。口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置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前置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反射式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由于其相对于透射式LCD具有节能、护眼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可穿戴设备、电子标签、电子书等领域。
[0003]目前,反射式LCD包括显示面板和前置光源,在外界环境光较强时,前置光源处于关闭状态,通过显示面板直接反射环境光以实现显示效果,而当外界环境光较弱时,需要借助前置光源提供光线以实现显示效果。
[0004]但是,对于反射式LCD,当外界环境光较弱时,前置光源提供的光线中会有部分光线直接从反射式LCD的出光面出射出去,从而影响反射式LCD的对比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前置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前置光源提供光线中会有部分光线直接从反射式LCD的出光面出射出去,从而影响反射式LCD的对比度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置光源,包括:衬底、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的遮光层以及设置在所述遮光层上的驱动功能层;
[0007]所述前置光源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功能层上的发光器件层和吸光层;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多个发光器件,所述吸光层包括围绕每个所述发光器件的侧面设置的吸光结构,所述发光器件的侧面为所述发光器件中沿着垂直于所述衬底方向设置的表面;
[0008]其中,所述吸光结构,被配置为对所述发光器件的侧面出射的光线进行阻挡。
[0009]可选的,所述驱动功能层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遮光层上的第一钝化层、第一导电层、第二钝化层、第二导电层和第三导电层;
[0010]其中,所述第二导电层通过贯穿所述第二钝化层的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导电层连接,所述第三导电层包括第一导电结构和第二导电结构。
[0011]可选的,所述发光器件包括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
[0012]所述正极引脚与所述第一导电结构连接,所述负极引脚与所述第二导电结构连接。
[0013]可选的,所述驱动功能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遮光层与所述第一钝化层之间的平坦层;
[0014]在垂直于所述衬底的方向上,所述正极引脚的高度和所述负极引脚的高度相同,所述正极引脚和所述负极引脚对应位置处的所述平坦层的厚度相同,且所述正极引脚和所述负极引脚对应位置处的所述第一钝化层的厚度也相同;
[0015]或者,在垂直于所述衬底的方向上,所述正极引脚的高度和所述负极引脚的高度
不相同,所述正极引脚和所述负极引脚中的高度最大的引脚对应的位置处,所述平坦层和所述第一钝化层具有朝向所述衬底方向凹陷的凹陷结构。
[0016]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电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所述第二导电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及所述发光器件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均位于所述遮光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
[0017]可选的,所述吸光结构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到所述衬底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发光器件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到所述衬底的距离。
[0018]可选的,所述前置光源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功能层上的平整层,以及覆盖所述平整层和所述发光器件层的粘接层;
[0019]所述前置光源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粘接层上的光学调节层,所述光学调节层包括与所述发光器件一一对应的光学调节结构;
[0020]其中,所述光学调节结构,被配置为对所述发光器件朝向显示面板出射的光线的出射角度进行调节。
[0021]可选的,所述光学调节结构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粘接层的折射率。
[0022]可选的,所述光学调节结构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发光器件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
[0023]可选的,所述光学调节结构在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为弧面,所述弧面向远离所述衬底的方向凸起。
[0024]可选的,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的多个所述发光器件被划分为第一微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器件、第二微LED器件和第三微LED器件;
[0025]其中,所述第一微LED器件为红光微LED器件,所述第二微LED器件为绿光微LED器件,所述第三微LED器件为蓝光微LED器件;
[0026]或者,所述第一微LED器件包括蓝光微LED器件和设置在所述蓝光微LED器件出光面上的第一光转换层,所述第二微LED器件包括所述蓝光微LED器件和设置在所述蓝光微LED器件出光面上的第二光转换层,所述第三微LED器件包括所述蓝光微LED器件,且所述第一光转换层和所述第二光转换层所采用的荧光材料不同。
[002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前置光源的制作方法,包括:
[0028]在衬底上形成遮光层;
[0029]在所述遮光层上形成驱动功能层;
[0030]在所述驱动功能层上分别形成发光器件层和吸光层;
[0031]其中,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多个发光器件,所述吸光层包括围绕每个所述发光器件的侧面设置的吸光结构,所述发光器件的侧面为所述发光器件中沿着垂直于所述衬底方向设置的表面;所述吸光结构,被配置为对所述发光器件的侧面出射的光线进行阻挡。
[0032]可选的,所述在所述遮光层上形成驱动功能层的步骤,包括:
[0033]在所述遮光层上依次形成第一钝化层、第一导电层、第二钝化层、第二导电层和第三导电层;
[0034]其中,所述第二导电层通过贯穿所述第二钝化层的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导电层连接,所述第三导电层包括第一导电结构和第二导电结构。
[0035]可选的,在所述驱动功能层上分别形成发光器件层和吸光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0036]在所述驱动功能层上形成平整层;
[0037]形成覆盖所述平整层和所述发光器件层的粘接层;
[0038]在所述粘接层上形成光学调节层;
[0039]其中,所述光学调节层包括与所述发光器件一一对应的光学调节结构;所述光学调节结构,被配置为对所述发光器件朝向显示面板出射的光线的出射角度进行调节。
[0040]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上述的前置光源;所述前置光源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且所述前置光源中的发光器件的发光面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
[0041]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包括多个漫反射结构。
[0042]可选的,每个所述发光器件至少对应20
×
20个呈矩阵排布的所述漫反射结构。
[004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优点:
[0044]通过在衬底上设置遮光层,在遮光层上设置驱动功能层,并在驱动功能层上设置发光器件层和吸光层;发光器件层包括多个发光器件,吸光层包括围绕每个发光器件的侧面设置的吸光结构,发光器件的侧面为发光器件中沿着垂直于衬底方向设置的表面;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置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的遮光层以及设置在所述遮光层上的驱动功能层;所述前置光源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功能层上的发光器件层和吸光层;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多个发光器件,所述吸光层包括围绕每个所述发光器件的侧面设置的吸光结构,所述发光器件的侧面为所述发光器件中沿着垂直于所述衬底方向设置的表面;其中,所述吸光结构,被配置为对所述发光器件的侧面出射的光线进行阻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功能层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遮光层上的第一钝化层、第一导电层、第二钝化层、第二导电层和第三导电层;其中,所述第二导电层通过贯穿所述第二钝化层的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导电层连接,所述第三导电层包括第一导电结构和第二导电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置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包括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所述正极引脚与所述第一导电结构连接,所述负极引脚与所述第二导电结构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置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功能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遮光层与所述第一钝化层之间的平坦层;在垂直于所述衬底的方向上,所述正极引脚的高度和所述负极引脚的高度相同,所述正极引脚和所述负极引脚对应位置处的所述平坦层的厚度相同,且所述正极引脚和所述负极引脚对应位置处的所述第一钝化层的厚度也相同;或者,在垂直于所述衬底的方向上,所述正极引脚的高度和所述负极引脚的高度不相同,所述正极引脚和所述负极引脚中的高度最大的引脚对应的位置处,所述平坦层和所述第一钝化层具有朝向所述衬底方向凹陷的凹陷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置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所述第二导电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及所述发光器件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均位于所述遮光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结构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到所述衬底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发光器件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到所述衬底的距离。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光源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功能层上的平整层,以及覆盖所述平整层和所述发光器件层的粘接层;所述前置光源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粘接层上的光学调节层,所述光学调节层包括与所述发光器件一一对应的光学调节结构;其中,所述光学调节结构,被配置为对所述发光器件朝向显示面板出射的光线的出射角度进行调节。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置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调节结构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粘接层的折射率。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置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调节结构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发光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士佩赵影何伟梁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