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CMTM6的纳米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19067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靶向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成员6(CMTM6)的纳米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靶向CMTM6的若干纳米抗体及其衍生蛋白、编码它们的基因序列、用于生产它们的表达载体和表达体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纳米抗体可作用于CMTM6的胞外段或胞内段,并具有较高的亲和力。靶向CMTM6胞外段的纳米抗体可在体内抑制小鼠肿瘤的生长并影响肿瘤微环境免疫细胞的分布和功能。细胞的分布和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靶向CMTM6的纳米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靶向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成员6(CMTM6)的纳米抗体及其制备、鉴定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成员6(CKLF-like MARVEL transmembrane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6,CMTM6)为人类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CMTM家族)成员之一。CMTM6为一种新被鉴定功能的膜蛋白,其在人体细胞表面呈现非特异性表达,但其在多种肿瘤患者中上调表达并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在肿瘤细胞表面,CMTM6可作为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1ligand 1,PD-Ll)的关键调控因子,与PD-L1相互作用并通过阻遏其泛素-蛋白酶体降解途径和内体-溶酶体降解途径,实现对PD-L1的膜水平维持,介导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CMTM6是潜在的肿瘤免疫治疗靶点,以及肿瘤诊断及预后生物标志物。
[0003]针对PD-L1靶点已有多种单克隆抗体和纳米抗体被开发用于治疗肿瘤,然而PD-L1在治疗中仍面临患者响应率低等问题。统筹考虑PD-L1及其关键调控因子如CMTM6可能是提高患者响应率和疗效的方向之一。目前本领域尚未见靶向CMTM6的抗体开发并用于诊断或治疗肿瘤等相关疾病。
[0004]单克隆抗体在肿瘤的诊断和靶向治疗中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传统单克隆抗体有以下缺点:其分子量较大,组织穿透力差,导致治疗部位的药物浓度较低;其往往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有一定安全风险;其稳定性不足,生产成本高。
[0005]纳米抗体是目前最小的抗体分子,除了具有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外,还具有组织穿透能力强、免疫原性低、稳定性好、人源化简单、易于制备等优势。
[0006]现有技术中靶向CMTM6的纳米抗体的研究及应用还有一些不足,本领域还需要开发新的具有更好功能靶向CMTM6的纳米抗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亲和力和潜在抗肿瘤作用的靶向CMTM6的纳米抗体。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靶向CMTM6的纳米抗体应用,特别是作为CMTM6的检测试剂及在治疗和/或诊断CMTM6相关疾病如肿瘤中的应用。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靶向CMTM6的纳米抗体,所述的纳米抗体的VHH链的互补决定区(CDR)为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
[0010](1)SEQ ID NO:1所示的CDR1、SEQ ID NO:2所示的CDR2、和SEQ ID NO:3所示的CDR3(对应抗体株1A5的CDR);
[0011](2)SEQ ID NO:4所示的CDR1、SEQ ID NO:5所示的CDR2、和SEQ ID NO:6所示的CDR3(对应抗体株1A9的CDR);
[0012](3)SEQ ID NO:7所示的CDR1、SEQ ID NO:8所示的CDR2、和SEQ ID NO:9所示的
CDR3(对应抗体株1C7的CDR);
[0013](4)SEQ ID NO:10所示的CDR1、SEQ ID NO:11所示的CDR2、和SEQ ID NO:12所示的CDR3(对应抗体株1E3的CDR);
[0014](5)SEQ ID NO:13所示的CDR1、SEQ ID NO:14所示的CDR2、和SEQ ID NO:15所示的CDR3(对应抗体株4C2的CDR);和
[0015](6)SEQ ID NO:16所示的CDR1、SEQ ID NO:17所示的CDR2、和SEQ ID NO:18所示的CDR3(对应抗体株4H4的CDR)。
[0016]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纳米抗体VHH链的CDR区包含与SEQ ID NO:1-18中任一具有至少80%、优选地至少90%、更优选地至少95%、甚至更优选地至少99%的序列相似性的氨基酸序列。
[0017]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纳米抗体VHH链CDR区的氨基酸序列与SEQ ID NO:1-18中任一相比包含一个或多个氨基酸取代,优选保守氨基酸取代。
[0018]在另一优选例中,上述氨基酸序列中任意一种氨基酸序列还包括任选地经过添加、缺失、修饰和/或取代至少一个(如1-3个,较佳地1-2个,更佳地1个)氨基酸并能保留与CMTM6特异性结合能力的衍生序列。
[0019]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CDR1、CDR2和CDR3由VHH链的框架区FR1、FR2、FR3和FR4所隔开。
[0020]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纳米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CMTM6。
[002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纳米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CMTM6的胞内区和胞外区。
[002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纳米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PD-L1/CMTM6复合物蛋白。
[002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纳米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PD-L1的胞外区。
[0024]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CMTM6为人或非人哺乳动物的CMTM6。
[0025]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CMTM6为人、小鼠、大鼠、或非人灵长类动物(如猴)CMTM6。
[0026]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纳米抗体包括人源化抗体、骆驼源抗体、嵌合抗体。
[0027]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纳米抗体的VHH链还包括框架区(FR),所述的框架区为:
[0028]SEQ ID NO:19所示的FR1、SEQ ID NO:20所示的FR2、SEQ ID NO:21所示的FR3、和SEQ ID NO:22所示的FR4。
[0029]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纳米抗体的VHH链具有如SEQ ID NO:23-2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靶向CMTM6的抗体,所述的抗体包括一个或多个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纳米抗体的VHH链。
[003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靶向CMTM6的抗体可以为单体、二价抗体、和/或多价抗体。
[0032]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分离的多核苷酸,所述多核苷酸编码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靶向CMTM6的纳米抗体或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靶向CMTM6的抗体。
[003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多核苷酸为组合形式。
[0034]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多核苷酸具有如SEQ ID NO:29-3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0035]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多核苷酸包括RNA、DNA或cDNA。
[0036]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表达载体,所述表达载体表达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
的多核苷酸。
[0037]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表达载体包括质粒载体、病毒载体或其组合。
[0038]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病毒载体包括杆状病毒载体、慢病毒表达载体、腺病毒表达载体、转座子表达载体、或其组合。
[0039]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宿主细胞,所述宿主细胞含有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靶向CMTM6的纳米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抗体的VHH链的互补决定区(CDR)为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1)SEQ ID NO:1所示的CDR1、SEQ ID NO:2所示的CDR2、和SEQ ID NO:3所示的CDR3(对应抗体株1A5的CDR);(2)SEQ ID NO:4所示的CDR1、SEQ ID NO:5所示的CDR2、和SEQ ID NO:6所示的CDR3(对应抗体株1A9的CDR);(3)SEQ ID NO:7所示的CDR1、SEQ ID NO:8所示的CDR2、和SEQ ID NO:9所示的CDR3(对应抗体株1C7的CDR);(4)SEQ ID NO:10所示的CDR1、SEQ ID NO:11所示的CDR2、和SEQ ID NO:12所示的CDR3(对应抗体株1E3的CDR);(5)SEQ ID NO:13所示的CDR1、SEQ ID NO:14所示的CDR2、和SEQ ID NO:15所示的CDR3(对应抗体株4C2的CDR);和(6)SEQ ID NO:16所示的CDR1、SEQ ID NO:17所示的CDR2、和SEQ ID NO:18所示的CDR3(对应抗体株4H4的CDR)。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抗体的VHH链还包括框架区(FR),所述的框架区为:SEQ ID NO:19所示的FR1、SEQ ID NO:20所示的FR2、SEQ ID NO:21所示的FR3、和SEQ ID NO:22所示的FR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抗体能够特异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勇宫丽崑贾晓敏龙益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