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州大学专利>正文

振动器辅助的自动灌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8920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振动器辅助的自动灌胶系统,用于对电磁铁线包进行灌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六轴机器人,所述六轴机器人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有电控柜,电控柜通过导线连接有机器人操作面板;还包括灌胶针管、振动器以及振动器操作面板,所述六轴机器人的输出端与灌胶针管相连接,所述振动器以及振动器操作面板设置在工作平台上,振动器与振动器操作面板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振动器上设有用于安装电磁铁线包的定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灌胶不均匀和灌胶过程溢胶的问题,提高了工艺质量,同时避免了二次铲胶,其实现了自动化、连续灌胶,代替了人工,具有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的优点。和降低成本的优点。和降低成本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振动器辅助的自动灌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灌胶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振动器辅助的自动灌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六轴机器人手臂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工业机器人相比,辅助机器人具有六轴,因此精度更高,柔顺性也更好。机器人拥有多个输入、输出端口,满足与不同设备的通信,实现不同功能。
[0003]灌胶工艺在电磁铁线圈装配中广泛应用:灌胶可以减轻“缓冲”——当吸盘通电时与被吸金属降低瞬间的冲击;灌胶可以减少铁粉或细小颗粒聚集吸盘;灌胶可以绝缘,没有残留磁力。传统的灌胶工艺普遍采用手动挤胶的方法来实现,但这种手动操作的方法具有灌胶效率低、产品质量误差大、电磁铁线圈内灌胶不均匀、容易出现溢胶、残胶的现象,需二次铲胶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器辅助的自动灌胶系统,本技术解决了灌胶不均匀和灌胶过程溢胶的问题,提高了工艺质量,同时避免了二次铲胶,其实现了自动化、连续灌胶,代替了人工,具有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的优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振动器辅助的自动灌胶系统,用于对电磁铁线包进行灌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六轴机器人,所述六轴机器人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有电控柜,电控柜通过导线连接有机器人操作面板;还包括灌胶针管、振动器以及振动器操作面板,所述六轴机器人的输出端与灌胶针管相连接,所述振动器以及振动器操作面板设置在工作平台上,振动器与振动器操作面板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振动器上设有用于安装电磁铁线包的定位板。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六轴机器人操作灌胶针管到达指定位置对设置在振动器定位板上的电磁铁线包进行灌胶,待电磁铁线包灌胶完成之后,六轴机器人控制灌胶针管离开灌胶区域,振动器开始工作,加速电磁铁线包上的胶体沉淀,并使沉淀更加均匀。该系统解决了灌胶不均匀和灌胶过程溢胶的问题,提高了工艺质量,同时避免了二次铲胶,其实现了自动化、连续灌胶,代替了人工,具有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的优点。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灌胶针管通过气管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通过导线连接有气控机。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气控机的气阀大小,控制所述灌胶针管内的压力大小、真空度,进而实现出胶量的控制。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六轴机器人的输出端通过螺丝连接有转接板,所述转接板上通过螺丝连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通过螺丝连接有针管支架,所述针管支架上开设有上孔和下孔,下孔的直径小于上孔的直径,所述灌胶针管包括呈一体设置的圆筒部
和设置在圆筒部底部的锥头部,所述圆筒部贯穿所述上孔,并且所述锥头部的底部插设在所述下孔中。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六轴机器人输出端与灌胶针管的联动,同时灌胶针管的拆装十分方便。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L型板上与转接板连接的部位均匀开设有多个供螺丝穿过的第一连接通孔,所述转接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相对应的第一对接通孔,所述L型板上与针管支架连接的部位均匀开设有多个供螺丝穿过的第二连接通孔,所述针管支架上均匀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二连接通孔相对应的第二对接通孔。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连接结构十分稳固,而且可选择不同数量的第一连接通孔与第一对接通孔配合、不同数量的第二连接通孔与第二对接通孔配合,从而实现对针管支架初始安装位置的调节,进而实现对灌胶针管初始位置的调节。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板通过螺丝安装于振动器上,定位板上阵列设置有多个形状与所述电磁铁线包外周形状相适配的定位槽,所述电磁铁线包的底部嵌设在对应的定位槽中。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电磁铁线包的定位与固定,避免振动器带动电磁铁线包振动时电磁铁线包被振离定位板。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灌胶针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结构的剖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电磁铁线包灌胶后的剖视图;
[0020]图6为电磁铁线包手动灌胶后的剖视图。
[0021]图中:1、电磁铁线包;2、六轴机器人;3、电控柜;4、机器人操作面板;5、灌胶针管;6、振动器;7、振动器操作面板;8、定位板;9、气泵;10、气控机;11、转接板;12、L型板;13、针管支架;14、上孔;15、下孔;16、圆筒部;17、锥头部;18、第一连接通孔;19、第一对接通孔;20、第二连接通孔;21、第二对接通孔;22、定位槽;23、电磁铁外框;24、电磁铁端盖;25、线圈框架;26、电磁铁线圈;27、胶体;28、气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如附图1~4所示的一种振动器辅助的自动灌胶系统,用于对电磁铁线包1进行灌胶,电磁铁线圈26包括电磁铁外框23、电磁铁端盖24、线圈框架25以及电磁铁线圈26,该灌胶系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六轴机器人2,所述六轴机器人2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有电控柜3,电控柜3控制机器人的数字信号、模拟信号的输入、输出,电控柜3
通过导线连接有机器人操作面板4,六轴机器人2、电控柜3以及机器人操作面板4均为常规装置,因此其具体结构在此不作详细赘述;该灌胶系统还包括灌胶针管5、振动器6以及振动器操作面板7,所述六轴机器人2的输出端与灌胶针管5相连接,所述振动器6以及振动器操作面板7设置在工作平台上,振动器6与振动器操作面板7通过导线电连接,振动器操作面板7通过导线与电控柜3电连接,电控柜3数字信号输出作为振动器6的信号输入,振动器操作面板7用于调节与显示振动器6的频率、振幅等信息,所述振动器6上设有用于安装电磁铁线包1的定位板8。利用六轴机器人2操作灌胶针管5到达指定位置对设置在振动器6定位板8上的电磁铁线包1进行灌胶,待电磁铁线包1灌胶完成之后,六轴机器人2控制灌胶针管5离开灌胶区域,振动器6开始工作,加速电磁铁线包1上的胶体27沉淀,并使沉淀更加均匀。该系统解决了灌胶不均匀和灌胶过程溢胶的问题,提高了工艺质量,同时避免了二次铲胶,其实现了自动化、连续灌胶,代替了人工,具有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的优点。另外,如附图6所示,手动灌胶的电磁铁线包1还会出现胶体27内存在气泡28的现象,本技术电磁铁线包1灌胶后如附图5所示,胶体27内并未出现气泡28的现象。
[0024]如附图1所示,所述灌胶针管5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振动器辅助的自动灌胶系统,用于对电磁铁线包(1)进行灌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六轴机器人(2),所述六轴机器人(2)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有电控柜(3),电控柜(3)通过导线连接有机器人操作面板(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灌胶针管(5)、振动器(6)以及振动器操作面板(7),所述六轴机器人(2)的输出端与灌胶针管(5)相连接,所述振动器(6)以及振动器操作面板(7)设置在工作平台上,振动器(6)与振动器操作面板(7)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振动器(6)上设有用于安装电磁铁线包(1)的定位板(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器辅助的自动灌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胶针管(5)通过气管连接有气泵(9),所述气泵(9)通过导线连接有气控机(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器辅助的自动灌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轴机器人(2)的输出端通过螺丝连接有转接板(11),所述转接板(11)上通过螺丝连接有L型板(12),所述L型板(12)通过螺丝连接有针管支架(13),所述针管支架(13)上开设有上孔(14)和下孔(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轶超李勇王桂贤罗强张超辉庞继红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