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碱法高效脱硫塔,包括脱硫塔本体、进烟气组件和碱液喷流组件;脱硫塔本体的上侧安装有塔盖,塔盖上侧的排气口处安装有排气管,塔盖内腔的上侧安装有除雾器,脱硫塔本体的内腔底面等距设有两个隔板,隔板将脱硫塔本体的内腔等距分隔为三个脱硫腔,脱硫腔的左右两侧均等距固定有不少于两个导向板,脱硫塔本体的后侧底端设有与脱硫腔一一对应的排液管,脱硫塔本体的底侧四周均设有支腿,支腿的底端均设有缓冲垫;进烟气组件包括进烟气支管、进烟气总管和电动阀门,该双碱法高效脱硫塔,通过设置隔板和导向板,方便对待脱硫的烟气进行导流、保证了脱硫的有序进行、提高了脱硫效果。提高了脱硫效果。提高了脱硫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碱法高效脱硫塔
[0001]本技术涉及脱硫塔
,具体为一种双碱法高效脱硫塔。
技术介绍
[0002]钙钠双碱法脱硫工艺,简称双碱法,该法主要是脱除气体中的SO2气体,钙钠双碱法是先用钠碱性吸收液进行烟气脱硫,然后再用石灰粉再生脱硫液,由于整个反应过程是液气相之间进行,避免了系统结垢问题,投资费用省,运行成本低,在对锅炉烟气、焦炉气、锅炉废气等领域被广泛使用。在对烟气进行脱硫时,待脱硫的烟气通入脱硫塔底部,与脱硫塔内腔上端雾化的脱硫液接触,对烟气中的SO2和灰尘被脱硫液充分吸收、反应。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由于脱硫塔内未设置限位组件,不能对烟气进行导向,待脱硫的烟气发生随处飘散的情况,从而降低了脱硫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双碱法高效脱硫塔,通过设置隔板和导向板,方便对待脱硫的烟气进行导流、保证了脱硫的有序进行、提高了脱硫效果,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碱法高效脱硫塔,包括脱硫塔本体、进烟气组件和碱液喷流组件;
[0005]所述脱硫塔本体的上侧安装有塔盖,所述塔盖上侧的排气口处安装有排气管,所述塔盖内腔的上侧安装有除雾器,所述脱硫塔本体的内腔底面等距设有两个隔板,所述隔板将脱硫塔本体的内腔等距分隔为三个脱硫腔,所述脱硫腔的左右两侧均等距固定有不少于两个导向板,所述脱硫塔本体的后侧底端设有与脱硫腔一一对应的排液管,所述脱硫塔本体的底侧四周均设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底端均设有缓冲垫;
[0006]所述进烟气组件包括进烟气支管、进烟气总管和电动阀门,所述脱硫塔本体的前侧底端设有与脱硫腔连通的进烟气支管,所述进烟气支管前端的进气口处连接有进烟气总管,所述进烟气支管的端部分别设有电动阀门;
[0007]所述碱液喷流组件包括碱液输送支管、雾化喷头和碱液输送总管,所述脱硫塔本体的上端内侧设有两个前后对称的碱液输送支管,所述碱液输送支管的底端均固定有位于脱硫腔正上方的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的进液口均与碱液输送支管的内腔连通,所述碱液输送支管的左端延伸至脱硫塔本体的外侧,所述碱液输送支管左端的进液口处连接有碱液输送总管,待脱硫的气体通过进烟气组件分别进入脱硫腔底部,同时碱液通过碱液输送总管进入碱液输送支管内,并通过雾化喷头喷出,通过设置隔板和导向板,方便对待脱硫的烟气进行导流,避免了烟气随处飘散的情况,保证了脱硫的有序进行、提高了脱硫效果,进烟气组件包括进烟气支管、进烟气总管和电动阀门,方便对进入脱硫塔本体内烟气进行分离控制,保证了进入不同脱硫腔烟气的均匀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08]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板交替设置,且导向板沿着脱硫腔向内向上倾斜,所述导向板
为聚丙烯合成树脂板,耐酸碱腐蚀、化学和生物稳定性好、抗老化程度好,从而提高了使用寿命。
[0009]进一步的,导向板底端内部均等距开设有不少于三个排液孔,通过设置排液孔,避免脱硫后的碱液遗留在导向板的上侧。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双碱法高效脱硫塔,具有以下好处:
[0011]1、待脱硫的气体通过进烟气组件分别进入脱硫腔底部,同时碱液通过碱液输送总管进入碱液输送支管内,并通过雾化喷头喷出,通过设置隔板和导向板,方便对待脱硫的烟气进行导流,避免了烟气随处飘散的情况,保证了脱硫的有序进行、提高了脱硫效果,进烟气组件包括进烟气支管、进烟气总管和电动阀门,方便对进入脱硫塔本体内烟气进行分离控制,保证了进入不同脱硫腔烟气的均匀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12]2、导向板为聚丙烯合成树脂板,耐酸碱腐蚀、化学和生物稳定性好、抗老化程度好,从而提高了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排液孔,避免脱硫后的碱液遗留在导向板的上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后侧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前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上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脱硫塔本体、2塔盖、3排气管、4进烟气组件、41进烟气支管、42进烟气总管、43电动阀门、5碱液喷流组件、51碱液输送支管、52雾化喷头、53碱液输送总管、6隔板、7脱硫腔、8导向板、9排液管、10支腿、11缓冲垫、12排液孔、13除雾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一
[0020]请参阅图1
‑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碱法高效脱硫塔,包括脱硫塔本体1、进烟气组件4和碱液喷流组件5;
[0021]脱硫塔本体1的上侧安装有塔盖2,塔盖2上侧的排气口处安装有排气管3,塔盖2内腔的上侧安装有除雾器13,脱硫塔本体1的内腔底面等距设有两个隔板6,隔板6将脱硫塔本体1的内腔等距分隔为三个脱硫腔7,脱硫腔7的左右两侧均等距固定有不少于两个导向板8,脱硫塔本体1的后侧底端设有与脱硫腔7一一对应的排液管9,脱硫塔本体1的底侧四周均设有支腿10,支腿10的底端均设有缓冲垫11;
[0022]进烟气组件4包括进烟气支管41、进烟气总管42和电动阀门43,脱硫塔本体1的前侧底端设有与脱硫腔7连通的进烟气支管41,进烟气支管41前端的进气口处连接有进烟气总管42,进烟气支管41的端部分别设有电动阀门43;
[0023]碱液喷流组件5包括碱液输送支管51、雾化喷头52和碱液输送总管53,脱硫塔本体1的上端内侧设有两个前后对称的碱液输送支管51,碱液输送支管51的底端均固定有位于脱硫腔7正上方的雾化喷头52,雾化喷头52的进液口均与碱液输送支管51的内腔连通,碱液输送支管51的左端延伸至脱硫塔本体1的外侧,碱液输送支管51左端的进液口处连接有碱液输送总管53,待脱硫的气体通过进烟气组件4分别进入脱硫腔7底部,同时碱液通过碱液输送总管53进入碱液输送支管51内,并通过雾化喷头52喷出,通过设置隔板6和导向板8,方便对待脱硫的烟气进行导流,避免了烟气随处飘散的情况,保证了脱硫的有序进行、提高了脱硫效果,进烟气组件4包括进烟气支管41、进烟气总管42和电动阀门43,方便对进入脱硫塔本体1内烟气进行分离控制,保证了进入不同脱硫腔7烟气的均匀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24]导向板8交替设置,且导向板8沿着脱硫腔7向内向上倾斜,导向板8为聚丙烯合成树脂板,耐酸碱腐蚀、化学和生物稳定性好、抗老化程度好,从而提高了使用寿命。
[0025]导向板8底端内部均等距开设有不少于三个排液孔12,通过设置排液孔12,避免脱硫后的碱液遗留在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碱法高效脱硫塔,包括脱硫塔本体、进烟气组件和碱液喷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塔本体的上侧安装有塔盖,所述塔盖上侧的排气口处安装有排气管,所述塔盖内腔的上侧安装有除雾器,所述脱硫塔本体的内腔底面等距设有两个隔板,所述隔板将脱硫塔本体的内腔等距分隔为三个脱硫腔,所述脱硫腔的左右两侧均等距固定有不少于两个导向板,所述脱硫塔本体的后侧底端设有与脱硫腔一一对应的排液管,所述脱硫塔本体的底侧四周均设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底端均设有缓冲垫;所述进烟气组件包括进烟气支管、进烟气总管和电动阀门,所述脱硫塔本体的前侧底端设有与脱硫腔连通的进烟气支管,所述进烟气支管前端的进气口处连接有进烟气总管,所述进烟气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陇西,李玉堂,王新全,
申请(专利权)人:济源市金达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