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端盖模具,包括上模、下模、端盖合体型腔和制胚型腔,所述上模下方设置有所述下模,所述下模上端中部以及所述上模底端中部均成型有所述端盖合体型腔,所述端盖合体型腔外围设置有桥部型腔,所述桥部型腔外围设置有飞边槽型腔。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上模以及下模上分别设计端盖合体型腔、桥部型腔、飞边槽型腔、制胚型腔、等径模腔,不仅巧妙的利用了锻件的结构和模具的空间,使得模具在锻造时容易成型,节省原材料,而且使得该模具具有双重锻造功能,实现了一模两用,简化了端盖锻造工序,大大提高了工程机械端盖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了工程机械端盖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了工程机械端盖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机械端盖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端盖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工程机械端盖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端盖是工程机械中重要的零部件,保护引导轮与轴承连接,广泛用于推土机、挖掘机。端盖形状奇特,多数为铸件。由于铸造工艺有其无法避免的缺陷,尤其是在恶劣的环境下,锻造端盖的性能要求和产品质量都优于铸造端盖,所以锻造端盖的市场需求大大增加,以满足国内外挖掘机和推土机整机性能,而在锻造端盖制备过程中会用到端盖模具。
[0003]然而目前的工程机械端盖生产用模具多只具备单重锻造功能,导致工程机械端盖生产用胚料的锻造工序较为繁琐,大大降低了工程机械端盖的生产效率,使得工程机械端盖的原材料浪费较为严重,同时由于端盖在锻造时需要在不同模具上完成锻造,锻造误差较大,大大降低了工程机械端盖的生产质量,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工程机械端盖模具来解决现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工程机械端盖模具,解决了目前的工程机械端盖生产用模具多只具备单重锻造功能,导致工程机械端盖生产用胚料的锻造工序较为繁琐,大大降低了工程机械端盖的生产效率,使得工程机械端盖的原材料浪费较为严重,同时由于端盖在锻造时需要在不同模具上完成锻造,锻造误差较大,大大降低了工程机械端盖的生产质量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工程机械端盖模具,包括上模、下模、端盖合体型腔和制胚型腔,所述上模下方设置有所述下模,所述下模上端中部以及所述上模底端中部均成型有所述端盖合体型腔,所述端盖合体型腔外围设置有桥部型腔,所述桥部型腔外围设置有飞边槽型腔,所述上模底端一角处以及所述下模上端一角处均设置有圆弧形的所述制胚型腔,所述制胚型腔一侧设置有半圆柱状的等径模腔,所述下模上端一侧安装有长凸锁扣,所述下模上端与所述长凸锁扣相对的一侧对称安装有两个方凸锁扣,所述上模底端正对所述长凸锁扣处成型有长凹锁扣,所述上模底端正对所述方凸锁扣处设置有方凹锁扣。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底端中部以及所述上模上端中部均设置有燕尾台,所述燕尾台的长边中心处设置有键槽型腔,所述键槽型腔内壁上设置有楔形槽,所述上模外围侧壁上成型有吊装孔二,所述下模外围侧壁上成型有吊装孔一。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吊装孔一便于所述下模在生产过程中的吊运翻转,所述吊装孔二便于所述上模在生产过程中的吊运翻转。
[0010]进一步的,所述端盖合体型腔、所述桥部型腔、所述飞边槽型腔、所述制胚型腔、所
述等径模腔均成型于所述下模上以及所述上模上。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胚型腔以及所述等径模腔能够实现锻件的初步成型操作,所述端盖合体型腔、所述桥部型腔以及所述飞边槽型腔能够实现锻件的终锻成型操作,使得该模具具有双重锻造功能。
[0012]进一步的,所述长凸锁扣成型于所述下模上,所述长凹锁扣成型于所述上模上。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长凸锁扣与所述上凹锁扣配合,能钩实现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在安装时的导向限位,便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的快速安装,当所述上模的下端面与所述下模的上端面贴合时,所述方凹锁扣与所述方凸锁扣之间、所述长凸锁扣以及所述长凹锁扣之间均预留有间隙。
[0014]进一步的,所述方凸锁扣成型于所述下模上,所述方凹锁扣成型于所述上模上。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方凸锁扣与所述方凹锁扣配合,能钩实现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在安装时的导向限位,便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的快速安装。
[0016]进一步的,所述键槽型腔以及所述楔形槽均成型于所述燕尾台上。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键槽型腔以及所述楔形槽与外部花键配合,能够实现所述上模以及所述下模的可靠限位。
[0018](三)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为解决目前的工程机械端盖生产用模具多只具备单重锻造功能,导致工程机械端盖生产用胚料的锻造工序较为繁琐,大大降低了工程机械端盖的生产效率,使得工程机械端盖的原材料浪费较为严重,同时由于端盖在锻造时需要在不同模具上完成锻造,锻造误差较大,大大降低了工程机械端盖的生产质量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在上模以及下模上分别设计端盖合体型腔、桥部型腔、飞边槽型腔、制胚型腔、等径模腔,不仅巧妙的利用了锻件的结构和模具的空间,使得模具在锻造时容易成型,节省原材料,而且使得该模具具有双重锻造功能,实现了一模两用,简化了端盖锻造工序,大大提高了工程机械端盖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工程机械端盖模具的爆炸图;
[0022]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工程机械端盖模具在闭合时上模的俯视图;
[0023]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工程机械端盖模具在闭合时下模的仰视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5]1、下模;2、上模;3、端盖合体型腔;4、制胚型腔;5、等径模腔;6、桥部型腔;7、飞边槽型腔;8、燕尾台;9、方凸锁扣;10、长凸锁扣;11、楔形槽;12、键槽型腔;13、吊装孔一;14、方凹锁扣;15、长凹锁扣;16、吊装孔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7]如图1
‑
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工程机械端盖模具,包括上模2、下模1、端盖合体型腔3和制胚型腔4,上模2下方设置有下模1,下模1上端中部以及上模2底端中部均成型有端盖合体型腔3,端盖合体型腔3外围设置有桥部型腔6,桥部型腔6外围设置有飞边槽型腔7,上模2底端一角处以及下模1上端一角处均设置有圆弧形的制胚型腔4,制胚型腔4一侧设置有半圆柱状的等径模腔5,下模1上端一侧安装有长凸锁扣10,下模1上端与长凸锁扣10相对的一侧对称安装有两个方凸锁扣9,上模2底端正对长凸锁扣10处成型有长凹锁扣15,上模2底端正对方凸锁扣9处设置有方凹锁扣14。
[0028]如图1
‑
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上模2底端中部以及上模2上端中部均设置有燕尾台8,燕尾台8的长边中心处设置有键槽型腔12,键槽型腔12内壁上设置有楔形槽11,上模2外围侧壁上成型有吊装孔二16,下模1外围侧壁上成型有吊装孔一13,吊装孔一13便于下模1在生产过程中的吊运翻转,吊装孔二16便于上模2在生产过程中的吊运翻转,键槽型腔12以及楔形槽11均成型于燕尾台8上,键槽型腔12以及楔形槽11与外部花键配合,能够实现上模2以及下模1的可靠限位。
[0029]如图1
‑
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端盖合体型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机械端盖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2)、下模(1)、端盖合体型腔(3)和制胚型腔(4),所述上模(2)下方设置有所述下模(1),所述下模(1)上端中部以及所述上模(2)底端中部均成型有所述端盖合体型腔(3),所述端盖合体型腔(3)外围设置有桥部型腔(6),所述桥部型腔(6)外围设置有飞边槽型腔(7),所述上模(2)底端一角处以及所述下模(1)上端一角处均设置有圆弧形的所述制胚型腔(4),所述制胚型腔(4)一侧设置有半圆柱状的等径模腔(5),所述下模(1)上端一侧安装有长凸锁扣(10),所述下模(1)上端与所述长凸锁扣(10)相对的一侧对称安装有两个方凸锁扣(9),所述上模(2)底端正对所述长凸锁扣(10)处成型有长凹锁扣(15),所述上模(2)底端正对所述方凸锁扣(9)处设置有方凹锁扣(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端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2)底端中部以及所述上模(2)上端中部均设置有燕尾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勇,邓淋方,何彦群,国彤,杨国钗,田宇,罗立阳,孟晓玉,韩亚金,黄基平,韩晓东,石新英,
申请(专利权)人:衡水中裕铁信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