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湿除汗的涤纶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8736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湿除汗的涤纶布,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的内部包括有氨纶面料层,所述氨纶面料层的底部交织连接有聚酯纤维层,聚酯纤维层的内部包括有吸湿层和透气层,所述吸湿层的内侧交织连接有透气层,聚酯纤维层的底部交织连接有竹炭纤维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聚酯纤维层的内部增加吸湿材料与透气材料能加强聚酯纤维的整体吸湿性能和透气性能,同时具有优良的弹性和恢复性,面料挺括,不起皱,保形性好,强度高,经久耐穿并有优良的耐光性能,而在面料的内外两侧通过氨纶与锦纶进行连接,可以加强面料整体的弹性与恢复性,而且耐磨性相对于其他面料较好,在制成衣物穿戴时整体的吸湿性与除汗效果较好。戴时整体的吸湿性与除汗效果较好。戴时整体的吸湿性与除汗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湿除汗的涤纶布


[0001]本技术涉及面料
,具体为一种吸湿除汗的涤纶布。

技术介绍

[0002]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简称PET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于1941年专利技术,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不粘毛,现有的涤纶布吸湿性和除汗性能不佳,导致使用时舒适性较差,影响人们对其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湿除汗的涤纶布,具备吸湿除汗性能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涤纶布吸湿性和除汗性能不佳,导致使用时舒适性较差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湿除汗的涤纶布,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的内部包括有氨纶面料层,所述氨纶面料层的底部交织连接有聚酯纤维层,聚酯纤维层的内部包括有吸湿层和透气层,所述吸湿层的内侧交织连接有透气层,所述聚酯纤维层的底部交织连接有竹炭纤维层,所述竹炭纤维层的底部交织连接有锦纶面料层。
[0005]优选的,所述氨纶面料层的内部包括有第一基布层、抗菌层和第二基布层,所述第一基布层的底部交织连接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的底部交织连接有第二基布层。
[0006]优选的,所述吸湿层由双层结构构成,所述透气层位于双层结构之间。
[0007]优选的,所述抗菌层由竹炭纤维丝编织组成,且呈网状式分布在氨纶面料层的内部。
[0008]优选的,所述氨纶面料层与锦纶面料层的表面均交织连接有吸湿纤维,且吸湿纤维的厚度为零点二毫米。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1、本技术通过在聚酯纤维层的内部增加吸湿材料与透气材料能加强聚酯纤维的整体吸湿性能和透气性能,同时具有优良的弹性和恢复性,面料挺括,不起皱,保形性好,强度高,经久耐穿并有优良的耐光性能,而在面料的内外两侧通过氨纶与锦纶进行连接,可以加强面料整体的弹性与恢复性,而且耐磨性相对于其他面料较好,在制成衣物穿戴时整体的吸湿性与除汗效果较好,同时解决了现有的涤纶布吸湿性和除汗性能不佳,导致使用时舒适性较差的问题。
[0011]2、本技术通过在面料的内部增加竹炭纤维,在加强结构强度的同时还能避免内部滋生细菌,有效的保证涤纶面料使用时的质量,而且在氨纶面料层的内部通过基布层进行组合,可以加强氨纶整体的耐磨强度,同时内部的抗菌层与竹炭纤维形成双层保护,可以更好的保证面料使用时的整体稳定性,避免长期使用内部和表面滋生细菌,进一步的提
高了涤纶面料的应用环境与范围。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聚酯纤维层结构剖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氨纶面料层结构剖视图。
[0015]图中:1、面料本体;2、氨纶面料层;201、第一基布层;202、抗菌层;203、第二基布层;3、聚酯纤维层;301、吸湿层;302、透气层;4、竹炭纤维层;5、锦纶面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在本申请文件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申请文件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0018]请参阅图1

3,一种吸湿除汗的涤纶布,包括面料本体1,面料本体1的内部包括有氨纶面料层2,氨纶面料层2的内部包括有第一基布层201、抗菌层202和第二基布层203,第一基布层201的底部交织连接有抗菌层202,抗菌层202的底部交织连接有第二基布层203,抗菌层202由竹炭纤维丝编织组成,且呈网状式分布在氨纶面料层2的内部,氨纶面料层2与锦纶面料层5的表面均交织连接有吸湿纤维,且吸湿纤维的厚度为零点二毫米,通过在面料的内部增加竹炭纤维,在加强结构强度的同时还能避免内部滋生细菌,有效的保证涤纶面料使用时的质量,而且在氨纶面料层2的内部通过基布层进行组合,可以加强氨纶整体的耐磨强度,同时内部的抗菌层202与竹炭纤维形成双层保护,可以更好的保证面料使用时的整体稳定性,避免长期使用内部和表面滋生细菌,进一步的提高了涤纶面料的应用环境与范围,氨纶面料层2的底部交织连接有聚酯纤维层3,聚酯纤维层3的内部包括有吸湿层301和透气层302,吸湿层301的内侧交织连接有透气层302,吸湿层301由双层结构构成,透气层302位于双层结构之间,聚酯纤维层3的底部交织连接有竹炭纤维层4,竹炭纤维层4的底部交织连接有锦纶面料层5,通过在聚酯纤维层3的内部增加吸湿材料与透气材料能加强聚酯纤维的整体吸湿性能和透气性能,同时具有优良的弹性和恢复性,面料挺括,不起皱,保形性好,强度高,经久耐穿并有优良的耐光性能,而在面料的内外两侧通过氨纶与锦纶进行连接,可以加强面料整体的弹性与恢复性,而且耐磨性相对于其他面料较好,在制成衣物穿戴时整体的吸湿性与除汗效果较好,同时解决了现有的涤纶布吸湿性和除汗性能不佳,导致
使用时舒适性较差的问题。
[0019]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本申请文件中所有的部件,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本申请文件中各层之间的连接关系和具体结构均采用现有技术,诸如通过机械方法、通过粘合剂、通过各种焊接方法诸如热焊接、超声焊接、熔剂、焊接、以及融合压接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
[0020]使用时,通过在聚酯纤维层3的内部增加吸湿材料与透气材料能加强聚酯纤维的整体吸湿性能和透气性能,同时具有优良的弹性和恢复性,面料挺括,不起皱,保形性好,强度高,经久耐穿并有优良的耐光性能,而在面料的内外两侧通过氨纶与锦纶进行连接,可以加强面料整体的弹性与恢复性,在面料的内部增加竹炭纤维,在加强结构强度的同时还能避免内部滋生细菌,有效的保证涤纶面料使用时的质量,而且在氨纶面料层2的内部通过基布层进行组合,可以加强氨纶整体的耐磨强度,同时内部的抗菌层202与竹炭纤维形成双层保护,可以更好的保证面料使用时的整体稳定性,避免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湿除汗的涤纶布,包括面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的内部包括有氨纶面料层(2),所述氨纶面料层(2)的底部交织连接有聚酯纤维层(3),聚酯纤维层(3)的内部包括有吸湿层(301)和透气层(302),所述吸湿层(301)的内侧交织连接有透气层(302),所述聚酯纤维层(3)的底部交织连接有竹炭纤维层(4),所述竹炭纤维层(4)的底部交织连接有锦纶面料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除汗的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氨纶面料层(2)的内部包括有第一基布层(201)、抗菌层(202)和第二基布层(203),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霞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坤彩针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