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磨齿工装的胀紧套,包括胀紧套本体,胀紧套本体安装在磨齿工装上,胀紧套的外侧套设有齿轮工件,胀紧套本体包括胀紧部、连接在胀紧部两端的连接部以及连接在连接部上的受压部,胀紧部的左端面贴合在齿轮工件的内壁上,右端面与磨齿工装之间形成间隙,受压部贴设在齿轮工件和磨齿工装之间,磨齿工装下压受压部使得压力通过连接部传递至胀紧部,胀紧部向外弹性变形以胀紧齿轮工件。一种磨齿工装,包括外壳,外壳上安装有设有定位芯轴和拉杆,定位芯轴上套设有上述胀紧套,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磨齿工装的胀紧套以及磨齿工装,能够确保胀紧套有效胀紧工件,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安全可靠。安全可靠。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磨齿工装的胀紧套以及磨齿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胀紧套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磨齿工装的胀紧套以及磨齿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利用磨齿机对齿轮的轮齿进行磨削加工的过程叫做磨齿。现有的磨齿机一般通过液压工装夹具的胀紧套对齿轮进行胀紧,现有的胀紧套对工件的胀紧效果不好,在磨齿加工中有可能导致齿轮工件的松动,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磨齿工装的胀紧套以及磨齿工装,能够确保胀紧套有效胀紧工件,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安全可靠。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磨齿工装的胀紧套,包括胀紧套本体,所述胀紧套本体安装在磨齿工装上,所述胀紧套的外侧套设有齿轮工件,所述胀紧套本体包括胀紧部、连接在胀紧部两端的连接部以及连接在连接部上的受压部,所述胀紧部的左端面贴合在齿轮工件的内壁上,右端面与磨齿工装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受压部贴设在齿轮工件和磨齿工装之间,所述磨齿工装下压受压部使得压力通过连接部传递至胀紧部,胀紧部向外弹性变形以胀紧齿轮工件。
[0005]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受压部的左端面与齿轮工件贴合,右端面和顶端面贴合在磨齿工装上。
[0006]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受压部和胀紧部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连接部的左侧,所述连接部通过第一凹槽与齿轮工件之间形成间隙。
[0007]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连接部之间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胀紧部的右侧,所述胀紧部通过第二凹槽与齿轮工件之间形成间隙。
[0008]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为沿胀紧套本体的周向上开设的环形凹槽。
[0009]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大于第一凹槽。
[0010]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胀紧套本体的横截面呈弓字形。
[0011]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胀紧套本体为金属制成的高弹性薄壁胀紧套。
[00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磨齿工装,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安装有设有定位芯轴和拉杆所述定位芯轴上套设有上述胀紧套,所述胀紧套本体的上端的受压部的左端面与齿轮工件贴合,右端面与定位芯轴的外壁贴合,顶端面与拉杆的压头贴合,所述胀紧套的下端的受压部的左端面与齿轮工件贴合,右端面和顶端面与定位芯轴的外壁贴合,所述连接部与定位芯轴的外壁贴合,所述拉杆下行使压头下压胀紧套的上端的受压部,胀紧套的端的受压部被定位芯轴抵住,从而通过连接部将
压力传递至胀紧部,胀紧部向外弹性变形以胀紧齿轮工件。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磨齿工装的胀紧套以及磨齿工装,能够确保胀紧套有效胀紧工件,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5]图1是本技术磨齿工装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的局部剖视图;
[0017]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外壳,2、定位芯轴,3、胀紧套,301、胀紧部,302、连接部,303、受压部,304、第一凹槽,305、第二凹槽,4、齿轮工件,7、拉杆,701、压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磨齿工装的胀紧套,包括胀紧套本体,胀紧套本体安装在磨齿工装上,胀紧套本体的外侧套设有齿轮工件4,胀紧套本体包括胀紧部301、连接在胀紧部301两端的连接部302以及连接在连接部302上的受压部303,胀紧部301的左端面贴合在齿轮工件4的内壁上,右端面与磨齿工装之间形成间隙,受压部303贴设在齿轮工件4和磨齿工装之间,磨齿工装下压受压部303使得压力通过连接部302传递至胀紧部301,胀紧部301向外弹性变形以胀紧齿轮工件4。
[0020]另外,受压部303的左端面与齿轮工件4贴合,右端面和顶端面贴合在磨齿工装上。
[0021]另外,受压部303和胀紧部301之间形成第一凹槽304,第一凹槽304位于连接部302的左侧,连接部302通过第一凹槽304与齿轮工件4之间形成间隙。
[0022]另外,两个连接部302之间形成第二凹槽305,第二凹槽305位于胀紧部301的右侧,胀紧部301通过第二凹槽305与齿轮工件4之间形成间隙。
[0023]另外,第一凹槽304和第二凹槽305为沿胀紧套本体的周向上开设的环形凹槽。
[0024]另外,第一凹槽304的深度大于第二凹槽305,第二凹槽305的宽度大于第一凹槽304。
[0025]另外,胀紧套本体的横截面呈弓字形。
[0026]另外,胀紧套本体为金属制成的高弹性薄壁胀紧套。金属材质的摩擦力较大,高弹性薄壁的结构更容易受压胀紧。
[0027]一种磨齿工装,包括外壳,外壳1上安装有设有定位芯轴2和拉杆7,定位芯轴2上套设有上述胀紧套3,胀紧套本体的上端的受压部302的左端面与齿轮工件4贴合,右端面与定位芯轴2的外壁贴合,顶端面与拉杆7的压头701贴合,胀紧套本体的下端的受压部302的左
端面与齿轮工件4贴合,右端面和顶端面与定位芯轴2的外壁贴合,连接部302与定位芯轴2的外壁贴合,拉杆7下行使压头701下压上端的受压部303,下端的受压部303被定位芯轴2抵住,从而通过连接部将302压力传递至胀紧部301,胀紧部301向外弹性变形以胀紧齿轮工件4,拉杆7通过连杆与活塞杆连接,外壳1内具有液压油路来驱动活塞杆下移,活塞杆的移动方式不限于液压式,也可以通过其他机械结构来实现驱动。胀紧套通过两个受压部303承受竖直方向的压力,通过连接部302将压力转化为水平方向的压力传递给胀紧部301,胀紧部301受压变形后通过其左端面撑住齿轮工件4的内孔,达到很好的胀紧效果,避免了齿轮工件松动。
[0028]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磨齿工装的胀紧套以及磨齿工装,能够确保胀紧套有效胀紧工件,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安全可靠。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齿工装的胀紧套,包括胀紧套本体,所述胀紧套本体安装在磨齿工装上,所述胀紧套的外侧套设有齿轮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紧套本体包括胀紧部、连接在胀紧部两端的连接部以及连接在连接部上的受压部,所述胀紧部的左端面贴合在齿轮工件的内壁上,右端面与磨齿工装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受压部贴设在齿轮工件和磨齿工装之间,所述磨齿工装下压受压部使得压力通过连接部传递至胀紧部,胀紧部向外弹性变形以胀紧齿轮工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齿工装的胀紧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压部的左端面与齿轮工件贴合,右端面和顶端面贴合在磨齿工装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齿工装的胀紧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压部和胀紧部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连接部的左侧,所述连接部通过第一凹槽与齿轮工件之间形成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齿工装的胀紧套,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部之间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胀紧部的右侧,所述胀紧部通过第二凹槽与齿轮工件之间形成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磨齿工装的胀紧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志仪,任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恒翼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