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的机械伸展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8483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的机械伸展单元,包括背支撑件、坐支撑件以及能够收拢或展开的搁脚组件;坐支撑件连接在座椅的底座支撑件上,坐支撑件与底座支撑件之间设有第一连杆机构;背支撑件与坐支撑件、底座支撑件之间设有第二连杆机构及翘杆;翘杆一端铰接于底座支撑件上,翘杆另一端铰接在第二连杆机构或者背支撑件上;搁脚组件包括第三连杆机构,第三连杆机构形变以使搁脚组件收缩或展开;在底座支撑件上设有能够使第三连杆机构与坐支撑件发生联动的摇杆;背支撑件后仰时,在翘杆的支撑及第二连杆机构的联动作用下,坐支撑件绕底座支撑件同步抬起;坐支撑件抬起过程中,坐支撑件及摇杆共同作用于第三连杆机构使搁脚组件同时向前展开。同时向前展开。同时向前展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椅的机械伸展单元


[0001]本技术涉及坐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座椅的机械伸展单元。

技术介绍

[0002]座椅机械伸展装置是目前功能性沙发座椅应用较多的产品,用户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如坐姿、躺姿)来调整沙发座椅的不同状态,舒适便利;并且随着消费者对坐具的功能需求越来越高,多功能休闲椅的市场在近年来发展迅速。从最早,技术最单一的多功能休闲椅开始,到现在讲究人机工程学的新型多功能休闲椅;从一开始用户在仰倾状态下多功能休闲椅会丧失对用户腰部支撑,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跑腰”,到发展到现在的“座背联动技术”,可以做到使用户在仰倾过程中,臀部与座面相对固定,消除搓背感;还有在多功能休闲椅上增设搁脚组件,使用户倾趟使用时搁脚展开,全身都可以得到支撑,进一步提高多功能休闲椅的舒适性。这些都反应了人们在享受多功能休闲椅提供的放松姿势的同时,对多功能休闲椅的要求也逐渐升高;但是现有的大部分机械伸展装置上往往设有多个驱动组件以分开对椅背部分、椅座部分及搁脚部分进行驱动,这就导致了座椅内部结构复杂,成本高昂,不能做到广泛的推广应用;所以如何通过座椅的机械伸展单元来合理的实现椅背、椅座及搁脚间的联动是越来越多的厂家研究致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稳定性好,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的机械伸展单元;该机械伸展单元,通过翘杆的支撑作用使得第一连杆机构与第二连杆机构能够产生联动,即可实现该座椅的背支撑件向后仰的同时,坐支撑件能够同步抬起;实现椅座与椅背间的联动,解决搓背跑腰问题;搁脚组件连接在坐支撑件前端,且在搁脚组件与底座支撑之间还设有摇杆,坐支撑件抬起过程中,坐支撑件及摇杆能够共同作用于搁脚组件使搁脚组件展开;继而本技术的机械伸展单元能够实现背支撑件、坐支撑件及搁脚组件三者的联动。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座椅的机械伸展单元,包括背支撑件、坐支撑件以及能够收拢或展开的搁脚组件;所述坐支撑件连接在座椅的底座支撑件上,且坐支撑件与底座支撑件之间设有第一连杆机构以使坐支撑件能够相对底座支撑件抬起;所述背支撑件连接在坐支撑件的后端,且背支撑件与坐支撑件、底座支撑件之间设有使背支撑件在倾仰时能够与坐支撑件发生联动的第二连杆机构及翘杆;翘杆一端铰接于底座支撑件上,翘杆另一端铰接在第二连杆机构或者背支撑件上;所述搁脚组件连接在坐支撑件前端,搁脚组件包括第三连杆机构,第三连杆机构形变以使搁脚组件收缩或展开;第三连杆机构包括位于后端的第一搁脚连杆及第二搁脚连杆;第一搁脚连杆和第二搁脚连杆均铰接在坐支撑件上;且在所述的底座支撑件的前端设有能够使第三连杆机构与坐支撑件发生联动的摇杆,所述摇杆一端铰接于底座支撑件上,摇杆另一端铰接在第三连杆机构上;在该机械伸展单元承载使用者并且所述背支
撑件受使用者推力后仰时,在翘杆的支撑及第二连杆机构的联动作用下,坐支撑件绕底座支撑件同步抬起;坐支撑件抬起过程中,坐支撑件及摇杆共同作用于第三连杆机构使搁脚组件同时向前展开。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连杆机构包括第一导杆、第二导杆,所述的第一导杆、第二导杆各自的两端分别与背支撑件和坐支撑件铰接,所述的背支撑件、第一导杆、第二导杆与坐支撑件之间形成四连杆机构;背支撑件倾仰过程中,第二连杆机构形变并带动背支撑件向前向下或向上向后运动。
[0007]作为优选,所述翘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底座支撑件和背支撑件上;且翘杆在背支撑件上的铰接点位于第一导杆、第二导杆之间。通过翘杆的支撑作用实现背支撑件与坐支撑件之间的联动;背支撑件后仰时,第二连杆机构带动翘杆使其绕支撑侧板上的铰接点转动;所述翘杆在转动过程中提供给背支撑件运动过程中的一个反向支撑力,所述的反向支撑力通过第二连杆机构传递给坐支撑件,使坐支撑件相应产生运动。
[0008]作为优选,翘杆的一端铰接在底座支撑件上,翘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导杆或第二导杆的任意一个上。翘杆另一端除了铰接在背支撑件上,也可以铰接在第一连杆机构其他连杆上。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连杆机构包括第一坐支撑连杆、第二坐支撑连杆,所述的第一坐支撑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坐支撑件前部、底座支撑件前部铰接,所述的的第二坐支撑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坐支撑件后部、底座支撑件后部铰接;第一坐支撑连杆、第二坐支撑连杆、坐支撑件和底座支撑件之间形成四连杆机构;坐支撑件相对底座支撑件抬起过程中,第二连杆机构形变以带动坐支撑件前端上翘及整体后移。坐支撑件前端上翘及整体后移使得位于坐支撑件下方的搁脚组件的长度可以对应加长,使用户脚的搁放更加舒适。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坐支撑件位于底座支撑件的正上方,坐支撑件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且坐支撑件前端高后端低。使得人体重心位于坐支撑件的后部;使得背支撑件与坐支撑件联动过程中,人体施加在背支撑件上的重力能够与施加在坐支撑件上的重力形成对抗;设计巧妙,使座椅使用时,有舒适的坐感。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三连杆机构还包括第三搁脚连杆、第四搁脚连杆、第五搁脚连杆以及第六搁脚连杆;且第三连杆机构的前端设有搁脚连接件;第一搁脚连杆的前端与第三搁脚连杆的后端铰接;第二搁脚连杆的前端与第四搁脚连杆的后端铰接;第二搁脚连杆的中部与第三搁脚连杆的中后部铰接;第三搁脚连杆的前端与第五搁脚连杆的后端铰接,第五搁脚连杆的前端与第六搁脚连杆的后端铰接,第六搁脚连杆前端铰接在搁脚连接件上;第四搁脚连杆的前端铰接在搁脚连接件,且第五搁脚连杆的中部与第四搁脚连杆的中前部铰接。通过多根搁脚连杆交错连接,实现搁脚组件的收拢与展开。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搁脚连杆在坐支撑件上的铰接点位于第二搁脚连杆在坐支撑件上的铰接点的后方;所述摇杆铰接于第一搁脚连杆的中后部。
[0013]作为优选,收拢状态下,所述第一搁脚连杆、第二搁脚连杆处于纵向直立状态;坐支撑件抬起过程中,坐支撑件与摇杆作用于第一、第二搁脚连杆使第一、第二搁脚连杆转动至横向伸出状态;第三连杆机构产生相应形变以使搁脚组件展开。通过控制第一、第二搁脚连杆以使第三连杆机构产生相应形变;结构简单可靠,设计巧妙。
[0014]作为优选,所述的坐支撑件及背支撑件均为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杆件。
[0015]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的座椅的机械伸展单元,通过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以及翘杆的支撑作用,能够实现坐支撑件与背支撑件之间的联动;即当用户对背支撑件施加背推力时,坐支撑件能够绕底座支撑件同步抬起;通过机械结构实现了椅座与椅背的联动;且椅背后倾时,背支撑件向下向前运动以贴合用户背部;坐支撑件向后抬起,使得座椅始终能够起到支撑人体腰部的效果;综合解决了座椅向后倾躺时的“搓背跑腰”问题;结构设计巧妙,符合人体工程力学。
[0017]2、仅通过设计一根翘杆即使得第一连杆机构与第二连杆机构之间的运动产生关联;当用户使用该座椅向后躺卧时,背支撑件向后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的机械伸展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支撑件、坐支撑件以及能够收拢或展开的搁脚组件;所述坐支撑件连接在座椅的底座支撑件上,且坐支撑件与底座支撑件之间设有第一连杆机构以使坐支撑件能够相对底座支撑件抬起;所述背支撑件连接在坐支撑件的后端,且背支撑件与坐支撑件、底座支撑件之间设有使背支撑件在倾仰时能够与坐支撑件发生联动的第二连杆机构及翘杆;翘杆一端铰接于底座支撑件上,翘杆另一端铰接在第二连杆机构或者背支撑件上;所述搁脚组件连接在坐支撑件前端,搁脚组件包括第三连杆机构,第三连杆机构形变以使搁脚组件收缩或展开;第三连杆机构包括位于后端的第一搁脚连杆及第二搁脚连杆;第一搁脚连杆和第二搁脚连杆均铰接在坐支撑件上;且在所述的底座支撑件的前端设有能够使第三连杆机构与坐支撑件发生联动的摇杆,所述摇杆一端铰接于底座支撑件上,摇杆另一端铰接在第三连杆机构上;在该机械伸展单元承载使用者并且所述背支撑件受使用者推力后仰时,在翘杆的支撑及第二连杆机构的联动作用下,坐支撑件绕底座支撑件同步抬起;坐支撑件抬起过程中,坐支撑件及摇杆共同作用于第三连杆机构使搁脚组件同时向前展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的机械伸展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连杆机构包括第一导杆、第二导杆,所述的第一导杆、第二导杆各自的两端分别与背支撑件和坐支撑件铰接,所述的背支撑件、第一导杆、第二导杆与坐支撑件之间形成四连杆机构;背支撑件倾仰过程中,第二连杆机构形变并带动背支撑件向前向下或向上向后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的机械伸展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翘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底座支撑件和背支撑件上;且翘杆在背支撑件上的铰接点位于第一导杆、第二导杆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的机械伸展单元,其特征在于:翘杆的一端铰接在底座支撑件上,翘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导杆或第二导杆的任意一个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的机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春李文才李立波
申请(专利权)人:永艺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