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缸管道排便装置、鱼缸管道连接装置、鱼缸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8393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鱼缸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缸管道排便装置、鱼缸管道连接装置、鱼缸。具体技术方案为:包括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内套设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开口朝上,所述第一管道下端开设有用于进水的通孔,所述第二管道下端连接有排便管,所述排便管出口穿过所述第一管道且伸出所述第一管道外。升高排便管进口高度,粪便收集装置后不需设置球阀;同时当循环泵失效或不能正常工作时,由于第二管道顶部高度略低于缸体水面高度,当水面高度低于第二管道高度时,缸体内水不会从第二管道内流出,保证缸体内一直存有水。水。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缸管道排便装置、鱼缸管道连接装置、鱼缸


[0001]本技术属于鱼缸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缸管道排便装置、鱼缸管道连接装置、鱼缸。

技术介绍

[0002]鱼缸作为水生动植物的养殖设备,广泛用于用于居家、办公、商业等场所。鱼会在鱼缸内产生粪便,污染水质,需要在循环管路上设置过滤装置净化水质。通常在鱼缸下水管处设置过滤装置过滤水质,过滤后的水储存至鱼缸下方的蓄水槽内,蓄水槽内的干净水质经循环泵送至鱼缸内。
[0003]目前是在鱼缸缸体靠近底部处设置排便管,然后再进入粪便收集装置过滤,过滤分离后的水进入过滤槽内再次过滤后回用。这种技术在使用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设置于粪便收集装置后的球阀失效时,处于打开状态,由于排便管多设置于鱼缸缸体靠近其底部的位置,则缸体内的水会不停流入过滤槽内,使缸体内的水排尽甚至导致水生动植物死亡,同时过滤槽内的水过多溢出;停电时,循环管路上的循环泵停止工作,不能及时给缸体内供水,但缸体内的水不断经排便管排出,也会导致缸体内水排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鱼缸管道排便装置、鱼缸管道连接装置、鱼缸。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内套设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开口朝上,所述第一管道下端开设有用于进水的通孔,所述第二管道下端连接有排便管,所述排便管出口穿过所述第一管道且伸出所述第一管道外;工作时,所述第二管道顶端低于鱼缸缸体水面高度。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上端开口高度高于所述第二管道上端开口。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底部开设通孔,所述第二管道下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穿过所述第一管道下侧壁或底部与排便管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下部侧壁开设通孔且其底部封堵,所述第二管道下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穿过所述第一管道下侧壁或底部与排便管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排便管出口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另一端连接有粪便收集装置。
[0010]相应的:一种鱼缸管道连接装置,包括回水管、溢流管、穿线管及鱼缸管道排便装置,所述回水管、溢流管、穿线管、排便管中任意两个、三个或四个一起集成连接在同一主管上;或者,所述回水管、溢流管、穿线管、排便管分开单独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主管包括第一主管和第二主管,所述回水管、溢流管、穿线管、排便管中任意两个与所述第一主管连接,剩余两个与所述第二主管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溢流管、排便管与所述第一主管连接,所述排便管套设在所述第一主
管内,所述溢流管下端与所述第一主管上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分别从所述第一主管上下两端侧面穿过。
[0013]优选的:所述排便管外壁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主管内壁连接。
[0014]相应的:一种鱼缸,包括鱼缸管道连接装置、设置在鱼缸缸体下方的过滤槽,所述第一主管下端连接有第一循环管道,第一循环管道另一端连接有滴流盒,所述滴流盒设置在所述过滤槽上方;所述第二主管下端设置有第二循环管道,所述第二循环管道另一端与所述过滤槽连接,且第二循环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套设设置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且第一管道上端开口高度高于第二管道上端开口,第一管道下端开设通孔用于进水,第二管道出口连接有排便管,将该装置的下端设置在鱼缸缸体内靠近其底部的位置,由于缸体内的水不断从第二管道上端进入,向下流经排便管后排入过滤槽,则带动缸体内底部含有粪便的水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形成的空腔向上流动,再流进第二管道内。通过这种方式升高排便管进口高度,粪便收集装置后不需设置球阀;同时当循环泵失效或不能正常工作时,由于第二管道顶部高度略低于缸体水面高度,当水面高度低于第二管道高度时,缸体内水不会从第二管道内流出,保证缸体内一直存有水。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鱼缸管道排便装置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鱼缸管道排便装置剖视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鱼缸管道排便装置俯视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鱼缸管道连接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鱼缸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中标记: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第一连接管3、排便管4、第二连接管5、粪便收集装置6、回水管7、溢流管8、穿线管9、第一主管10、第二主管11、连接杆12、过滤槽13、第一循环管道14、滴流盒15、扁嘴喷头16、第二循环管道17。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如图1

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鱼缸管道排便装置,包括第一管道1,所述第一管道1内套设有第二管道2,所述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开口朝上,所述第一管道1下端开设有用于进水的通孔,所述第二管道2下端连接有排便管4,所述排便管4出口穿过所述第一
管道1且伸出所述第一管道1外。需要说明的是,工作时,所述第二管道2顶端低于鱼缸缸体水面高度,这样才能保证第二管道2内有水可下。而第一管道1的高度可根据吸力大小决定,第一管道1高于鱼缸缸体水面高度,可以保证第二管道2的水全部从第一管道1下面进水,此时吸力最大;如果第一管道1上口高于第二管道2上口但是低于鱼缸缸体水面高度,第二管道2就会上下进水,此时吸力减小。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第一管道1上端开口高度高于所述第二管道2上端开口。
[0025]使用时,由于缸体内的鱼便多聚集在缸体底部,为了保证过滤效果,将该装置的下端(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下端)设置在鱼缸缸体内靠近其底部的位置,由于缸体内的水不断从第二管道2上端进入,向下流经排便管4后排入过滤槽13,则在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形成一股向上的吸力,促使缸体内底部含有粪便的水从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之间形成的空腔向上流动,再不断流入第二管道2内。缸体内的粪便经第二管道2收集在排便管4内。通过这种方式,当循环泵失效或不能正常工作时,由于第二管道2顶部高度略低于缸体水面高度,当水面高度低于第二管道2高度时,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缸管道排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道(1),所述第一管道(1)内套设有第二管道(2),所述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开口朝上,所述第一管道(1)下端开设有用于进水的通孔,所述第二管道(2)下端连接有排便管(4),所述排便管(4)出口穿过所述第一管道(1)且伸出所述第一管道(1)外;工作时,所述第二管道(2)顶端低于鱼缸缸体水面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缸管道排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1)上端开口高度高于所述第二管道(2)上端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缸管道排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1)底部开设通孔,所述第二管道(2)下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3),所述第一连接管(3)穿过所述第一管道(1)下侧壁或底部与排便管(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缸管道排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1)下部侧壁开设通孔且其底部封堵,所述第二管道(2)下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3),所述第一连接管(3)穿过所述第一管道(1)下侧壁或底部与排便管(4)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缸管道排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便管(4)出口连接有第二连接管(5),所述第二连接管(5)另一端连接有粪便收集装置(6)。6.一种鱼缸管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水管(7)、溢流管(8)、穿线管(9)及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缸管道排便装置,所述回水管(7)、溢流管(8)、穿线管(9)、排便管(4)中任意两个、三个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智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智拓水族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