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电空气输送调节装置的有抗电弧保护功能的电极自清洁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8377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有小珠构件的动电式静电空气调节装置,该小珠构件有一个孔,一个电极丝穿过该孔。当取出一个电极组时,使该小珠沿电极丝移动以便清洁电极丝。一个小珠提臂被安装到所述电极组上。当从该空气调节装置中取出该电极组以便进行清洁时,该小珠提臂可以移动小珠以清洁所述电极。所述动电式静电空气调节装置具有绝缘部件,它们保护该装置不受高压电弧放电影响和与这些电极相关的导电沉积物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的涉及产生臭氧和已从中基本除去了微粒物质的动电空气流的装置,确切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存在于该装置中的电极丝或线状电极的清洁。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很早就知道用电动机来驱动扇叶转动以产生空气流。可惜,这种风扇产生相当大的噪声并且给试图把手指或铅笔捅进转动扇叶中的孩子带来危险。尽管这种风扇可以产生相当大的空气流(如1000ft3/分钟或更大),但需要相当大的电能来运转电动机并且基本上不发生流动空气的调节。早已知道给这种风扇配备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件(HEPA filter)来消除可能大于0.3μm的微粒物质。可惜,该过滤元件表现出的对气流的阻力可能需要使电动机尺寸加倍,以保持空气流的预期大小。另外,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件(HEPA)比较贵并且可能占了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HEPA)-风扇装置的销售价格的相当大的一部分。尽管这种过滤器风扇装置能通过除去大微粒来调节空气,但不能除去小到足以穿过该过滤器件的微粒物质,其中例如包括细菌。在现有技术中还已经知道了用动电技术来产生空气流,通过这种技术,电能被直接转换为空气流而无须使用机械运动部件。1988年授予Lee的美国专利No.4789801描述了这样一个系统,在这里描述如图1A、1B的简化形式。Lee的系统10包括一个小面积(“最小截面”)电极组20,它们与一个大面积(“最大截面”)电极组30对称间隔开。把一个输出一串高电压脉冲(如0KV至可能+5KV)的脉冲发生器40的正端耦接到最小截面组上,把脉冲发生器的负端耦接到所述的最大截面组上。高电压脉冲使这些组之间的空气电离并且产生从所述最小截面组流向最大截面组的气流50,这不需要任何运动部件。空气中的微粒物质被夹带在气流50中并且也移向最大截面电极30。大量微粒物质被静电吸引到最大截面电极组的表面上并附着在那里,因此,调节了离开系统10的气流。此外,出现在电极组之间的高压电场可以把臭氧释放到周围环境中,臭氧似乎消灭或至少改变了气流所夹带的物质,其中包括如细菌。在图1A所示的实施例中,最小截面电极20的横截面呈圆形并有约0.003英寸(0.08毫米)的直径,最大截面电极30的面积相当大且横截面成“泪珠”形状。从Lee的图中看到,最大截面电极与最小截面电极之间的横截面曲率半径之比似乎超过10∶1。在这里,如图1A所示,最大截面电极的球形正面面向最小截面电极,而略尖的后缘面朝向气流流出方向。在最大截面电极上的“削尖”后缘显然改善了气流所夹带的微粒物质的静电吸附。Lee没有公开泪珠形最大截面电极是如何构成的,但估计可能是用较昂贵的模铸成型或挤压法制成的。在图1B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Lee的系统的最大截面电极30的横截面是对称且细长的。在最大截面电极上的细长后缘提供了增大的面积,气流所夹带的微粒物质可以附着在该面积上。Lee指出,释放到环境中的阴离子的沉积效率和理想减少可能是由于包含一个被动的第三电极组70而造成的。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增加第三电极组来提高效率将增加最终系统的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虽然Lee所公开的静电技术比传统的电风扇过滤装置有利,但Lee的系统的最大截面电极的制造比较昂贵。此外,过滤效率要是比Lee的实施例所能产生的更高,则这将是有利的,尤其是不包含一个第三电极组。在申请人的母申请案中提出的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第一、第二电极组构造的动电空气输送调节装置,它具有比Lee的系统更高的效率而又不需要昂贵的电极制造技术。这一情况也允许用户选择将产生的臭氧量的可接受量。第二电极组是要收集微粒物质并且用户可以从输送调节装置中把它取出来以便进行常规清理,以便从电极表面上除取微粒物质。但在这种构造中,用户必须小心以确保,如果用水清洁第二电极组,则在重新插入到输送调节装置中之前要彻底干燥所述电极。如果当来自刚清洁完的电极的水分被允许聚集在该装置内时接通了该装置,则吸收的水分可能导致在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之间的高压电弧放电,这可能损坏该装置。第一电极组中的电极丝或线状电极不如第二电极组坚固。(在这里,术语“丝”或“线状”可互换用来表示由金属丝构成的的电极,或比丝更粗更硬的并成丝状物制成的电极)。在用户可从输送调节装置中取出第一电极组的实施例中,在清洁时要小心防止因过度用力而自然折断电极丝。不过,或许在第一电极组上可能会积上一层沉积材料或细灰状材料覆层。如果允许这种沉积物累积,则最终会降低输送调节装置的效率。此外,由于不完全明白的原因,这种沉积物可能产生可听见的振动,这可能干扰在输送调节装置附近的人。此外,需要一种机构,可通过该机构来定期清洁在输送调节装置中的第一电极组的电极丝。该清洁机构最好易于实施并不需要从该输送调节装置中取出第一电极组并且用户就能定期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对现有技术有所改进。尤其是,本专利技术包括一种空气清洁装置,它有至少一个发射电极和至少一个收集电极。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一个小珠或其它物体,它具有一个通孔,而所述发射电极穿过该小珠或其它物体的通孔。在该空气清洁装置中设有一个小珠或物体移动臂,该臂可以与该小珠或物体有效相连,以便相对该发射电极移动小珠或物体来清洁发射电极。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中,可以从该空气清洁装置中取出收集电极以便进行清洁并且小珠或物体移动臂可以与收集电极有效相连,从而当该收集电极从该空气清洁装置中被取出来时,该小珠或物体移动臂移动小珠或物体以便清洁所述收集电极。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中,该空气清洁装置包括一个外壳,该外壳有一个顶部和一个底部,其中,可以通过顶部取出收集电极以便进行清洁,并且可以从顶部取出收集电极,小珠或物体移动臂使小珠或物体朝顶部移动以便清洁发射电极。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中,发射电极有一个底端止挡,当小珠位于发射电极底部上时,小珠可以留在该底端止挡上。小珠移动臂可移动地被安装到收集电极上,结果,小珠或物体压在底端止挡上,小珠或物体移动臂可以经过该小珠或物体并且重新定位在小珠或物体之下,以准备移动该小珠或物体来清洁发射电极。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中,一种空气清洁装置的清洁方法包括从外壳顶部上取出第二电极组并同时因被小珠或物体移动臂推动而使该小珠或物体沿第一电极移动的步骤,该空气清洁装置具有一个外壳,该外壳有一个顶部和一个底部,所述空气清洁装置在外壳中有一个第一电极、一个第二电极组以及一个安装在第一电极上的小珠或物体和一个安装在第二电极组上的小珠或物体移动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包括用于防止高压电弧放电的主要部件的绝缘材料,即支承发射电极的支架、在发射电极与收集电极之间的并靠近收集电极的阻挡壁,或者在阻挡壁的上边缘上的唇缘以及用来清洁发射电极的小珠。尤其要小心防止由被UV光源发出的UV光吸引的昆虫所造成的高压电弧放电。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的这个实施例中,绝缘材料被用来铸造或涂覆阻挡壁和支架以避免放电。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图1A以横截面平面图表示根据现有技术的动电空气输送调节系统的第一实施例。图1B以横截面平面图表示根据现有技术的动电空气输送调节系统的第二实施例。图2A以透视图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2B以透视图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2A的实施例,其中,第二电极组组件部分缩回,该图示出了自动清洁第一电极组组件的机构。图3以电气框图表示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清洁装置,它包括:一个外壳,该外壳有一个顶部和一个底部;至少一个发射电极,它布置在所述外壳内;至少一个收集电极,它布置在所述外壳内;至少一个支架,它把每个发射电极与该外壳的底部固定在一起;一个 阻挡壁,它靠近所述外壳的底部并且在该发射电极与该收集电极之间;及一个光源,它位于所述外壳内并产生杀菌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锡辉A帕克GS斯尼德尔JP里弗斯
申请(专利权)人:高超明智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