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嘴及其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8205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12
吸尘嘴及其吸尘器,吸尘嘴至少用于安装到吸尘器上来吸取工作面上的垃圾,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嘴上设置有吸尘口,设置所述吸尘嘴安装到吸尘器上时吸尘器的前进方向为前向,所述吸尘口的前侧设置有导尘件,所述导尘件上设置有空隙部使得所述导尘件在受到作用力时可沿所述空隙部方向进行变形。吸尘器主要包括前述的吸尘嘴来使得吸尘器在地面上时通过吸尘嘴对地面的垃圾进行吸取。本方案解决了现有吸尘器的吸尘口位置因真空度较差无法来对吸尘口附近区域位置的垃圾进行有效吸取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吸尘器存在的对地面清洁效果差、吸尘效率低的问题。尘效率低的问题。尘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尘嘴及其吸尘器


[0001]本技术涉及到对地面的清洁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对地面进行清洁处理的吸尘嘴及其吸尘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吸尘器主要在地面上移动来对地面上的垃圾进行吸取收集,主要在内部设置风机和尘盒,风机启动工作产生气流的吸力来对地面上的垃圾吸取到尘盒内进行收集,其中,主要在吸尘器上设置吸尘口来实现将地面上的垃圾进行集中收集;现有技术中,因吸尘口呈敞开结构容易导致风机产生的气流的吸力在吸尘口处无法较好的进行集聚,导致吸尘口附近位置的真空度相对较差,无法将吸尘口附近区域位置内的较大的垃圾进行有效的吸取,导致吸尘器对地面的清洁效果较差。
[0003]其中,部分吸尘器虽然在吸尘口的前侧设置有密封条来实现对垃圾进行引导并起到提升真空度的效果,但是密封条的结构容易变形,且对垃圾进行引导的效果较差,存在将垃圾推动远离吸尘口的问题,同时无法较好的来对风机产生的真空度进行提升,导致吸尘口对颗粒物垃圾的吸取效果相对较差,整体上吸取垃圾的效率较低,对地面上吸取垃圾的清洁效果相对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吸尘嘴及其吸尘器,主要解决现有吸尘器的吸尘口位置因真空度较差无法来对吸尘口附近区域位置的垃圾进行有效吸取的问题,同时解决现有吸尘器存在的对地面清洁效果差、吸尘效率低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吸尘嘴,吸尘嘴至少用于安装到吸尘器上来吸取工作面上的垃圾,所述吸尘嘴上设置有吸尘口,设置所述吸尘嘴安装到吸尘器上时吸尘器的前进方向为前向,所述吸尘口的前侧设置有导尘件,所述导尘件上设置有空隙部使得所述导尘件在受到作用力时可沿所述空隙部方向进行变形。
[0007]前述的吸尘嘴,所述空隙部上设置有空隙缓冲区,至少所述空隙缓冲区的截面的一部分设置为呈避空结构,所述空隙缓冲区设置为当受到作用力时可进行变形的结构。
[0008]前述的吸尘嘴,所述导尘件设置有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设置为相交结构来构成所述空隙部,所述空隙部位于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的内侧。
[0009]前述的吸尘嘴,设置所述空隙部的上部分的一部分位置在水平方向上的空隙距离为R1,设置所述空隙部的下部分的一部分位置在水平方向上的空隙距离为R2,且R1大于R2。
[0010]前述的吸尘嘴,所述第一部和/或所述第二部设置为呈软性结构,所述空隙部设置为位于所述导尘件的内部呈避空结构、中空结构或中通结构。
[0011]前述的吸尘嘴,至少所述第一部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部的前侧且所述空隙部设置为上部大且下部小的结构;和/或,所述第二部上设置有褶皱部且所述褶皱部设置为可在
受到作用力时进行变形的结构。
[0012]前述的吸尘嘴,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相交的位置设置呈弧形结构来构成弧形部,所述弧形部位于所述空隙部的下侧。
[0013]前述的吸尘嘴,所述第一部设置为由所述吸尘嘴的前侧朝向后侧方向呈相对工作面由高至低逐渐倾斜的倾斜结构,和/或,所述第二部设置为由所述吸尘嘴的后侧朝向前侧方向呈相对工作面由高至低逐渐倾斜的倾斜结构。
[0014]前述的吸尘嘴,所述第二部的上部位置与所述吸尘口的底部端面和/或侧部端面相连且构成与所述吸尘口相连通的结构来用于引导工作面上的垃圾进入到所述吸尘口内;
[0015]和/或,所述第二部的上部位置的侧部到所述吸尘口的底部端面与侧部端面相交位置的距离为P且P小于等于10毫米。
[0016]前述的吸尘嘴,所述第一部的厚度设置为H1且H1大于等于0.1毫米且小于等于1毫米,或所述第一部的厚度设置为H1且H1大于等于0.1毫米且小于等于0.5毫米。
[0017]前述的吸尘嘴,所述第二部的厚度设置为H2且H2大于等于0.1毫米且小于等于1毫米,或所述第二部的厚度设置为H2且H2大于等于0.1毫米且小于等于0.5毫米。
[0018]前述的吸尘嘴,所述导尘件上设置有凹缝部,所述凹缝部的数量设置为一个及以上,所述凹缝部设置为朝向所述导尘件的上侧方向呈凹陷结构且所述凹缝部与所述空隙部设置为不相连通的结构。
[0019]前述的吸尘嘴,所述凹缝部的宽度设置为L1且L1小于所述导尘件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或,所述凹缝部的宽度设置为L1且L1小于等于5毫米。
[0020]前述的吸尘嘴,所述凹缝部的长度设置为H3且H3与所述导尘件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H4相等;或,所述凹缝部的长度设置为H3且H3大于等于3毫米。
[0021]前述的吸尘嘴,所述导尘件上设置有数量为一个及以上的缺口部,所述缺口部设置为朝向所述导尘件的上侧方向呈缺口结构,所述缺口部的宽度Q1大于所述缺口部的长度Q2。
[0022]前述的吸尘嘴,所述吸尘口的后侧设置有第一挡尘件且所述第一挡尘件设置为朝向下侧方向呈凸起结构,和/或所述吸尘口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挡尘件且所述第二挡尘件设置为朝向下侧方向呈凸起结构。
[0023]吸尘器,还包括如前所述的吸尘嘴,所述吸尘嘴与所述本体相连且位于所述本体的底部位置上,所述导尘件安装于所述本体的底部上并朝向下侧方向呈凸起的结构,所述吸尘口至少部分朝向工作面方向呈敞开结构来与工作面相连通。
[0024]前述的吸尘器,当所述吸尘器位于工作面上时,所述导尘件的最底面至工作面的距离设置为H5且H5小于等于10毫米;
[0025]和/或,所述本体内安装有设置为可拆卸结构的电源模块且所述本体的底部位置上安装有电源盖并将所述导尘件安装于所述电源盖上。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7]本方案的吸尘嘴可以来有效的提升吸尘口位置的真空度,使得吸尘嘴能够更好地的针对地面上的较大的垃圾进行有效的吸取,同时吸尘嘴可以来有效的对地面上的垃圾进行多方向的引导,实现引导垃圾集中进入到吸尘口内,提升对垃圾的吸取效果和效率。
[0028]本方案的吸尘嘴主要设置导尘件,通过在导尘件上设置空隙部来实现导尘件可沿
空隙部变形的结构,进而实现导尘件可以来对垃圾进行多方向的变形结构下来引导进入吸尘口,同时可以有效的提升吸尘口的真空度。
[0029]本方案的空隙部主要构成有空隙缓冲区,通过空隙缓冲区来实现导尘件可以进行周向的变形,当垃圾接触导尘件时会使得导尘件沿空隙缓冲区的周向位置来进行任意的变形,以便对垃圾进行包覆式引导,可以有效的对较大的垃圾进行集中引导进入吸尘口,并能够有效的提升吸尘口的真空度。
[0030]本方案的导尘件通过设置第一部和第二部来构成空隙部及空隙缓冲区,实现第一部和第二部共同来形成多个方向上对垃圾的引导效果,以便垃圾更好的接触第一部后被包覆引导然后沿第二部引导进入到吸尘口,提升对垃圾的引导效果,同时导尘件可以沿空隙缓冲区进行周向的变形,实现对垃圾的周向变形下的包覆引导,并可以进一步提升吸尘口位置的真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吸尘嘴,吸尘嘴至少用于安装到吸尘器上来吸取工作面上的垃圾,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嘴上设置有吸尘口,设置所述吸尘嘴安装到吸尘器上时吸尘器的前进方向为前向,所述吸尘口的前侧设置有导尘件,所述导尘件上设置有空隙部使得所述导尘件在受到作用力时可沿所述空隙部方向进行变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部上设置有空隙缓冲区,至少所述空隙缓冲区的截面的一部分设置为呈避空结构,所述空隙缓冲区设置为当受到作用力时可进行变形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尘件设置有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设置为相交结构来构成所述空隙部,所述空隙部位于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的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嘴,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空隙部的上部分的一部分位置在水平方向上的空隙距离为R1,设置所述空隙部的下部分的一部分位置在水平方向上的空隙距离为R2,且R1大于R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和/或所述第二部设置为呈软性结构,所述空隙部设置为位于所述导尘件的内部呈避空结构、中空结构或中通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嘴,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第一部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部的前侧且所述空隙部设置为上部大且下部小的结构;和/或,所述第二部上设置有褶皱部且所述褶皱部设置为可在受到作用力时进行变形的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相交的位置设置呈弧形结构来构成弧形部,所述弧形部位于所述空隙部的下侧。8.根据权利要求3

7任一项所述的吸尘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设置为由所述吸尘嘴的前侧朝向后侧方向呈相对工作面由高至低逐渐倾斜的倾斜结构,和/或,所述第二部设置为由所述吸尘嘴的后侧朝向前侧方向呈相对工作面由高至低逐渐倾斜的倾斜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尘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的上部位置与所述吸尘口的底部端面和/或侧部端面相连且构成与所述吸尘口相连通的结构来用于引导工作面上的垃圾进入到所述吸尘口内;和/或,所述第二部的上部位置的侧部到所述吸尘口的底部端面与侧部端面相交位置的距离为P且P小于等于10毫米。10.根据权利要求3或9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新忠高令宇韦宜军凡海洋王超邓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英乐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