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克玲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固定肾造瘘管及其引流袋的护理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8200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12
一种用于固定肾造瘘管及其引流袋的护理带,包括护理带本体、引流袋安装装置、环形气囊、充气球,护理带本体的一端可与其另一端固定连接,护理带本体的底部与引流袋安装装置固定连接,护理带本体的中部开设有通孔,环形气囊固定在护理带本体的外侧上且与通孔对应设置,环形气囊的内部与充气球相连通,环形气囊的两侧均设置有供肾造瘘管穿过的通道,该设计不仅将肾造瘘管与患者皮肤相连接的一端保护在环形气囊的环形内孔处,防止与其他物品接触压到肾造瘘管,而且通过通道将肾造瘘管另一端固定,不会松脱、固定效果好。固定效果好。固定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固定肾造瘘管及其引流袋的护理带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固定肾造瘘管及其引流袋的护理带,适用于避免压到肾造瘘管、具有较好的固定效果、便于日常护理。

技术介绍

[0002]肾造瘘引流是通过穿刺把瘘管送到肾盂内,引流出尿液、脓血的一种手术,在肾造瘘手术之后部分患者需要携带肾造瘘管移动,一方面,肾造瘘管一般采用医用胶带粘贴固定在患者腰部,该固定方式不仅固定力量不足,容易因固定不牢发生松脱,而且不方便清理肾造瘘口的分泌物和日常护理消毒,甚至部分患者对胶带过敏,导致伤口溃烂,另一方面,当患者躺下休息或移动时,容易压到肾造瘘管,影响引流效果和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不会压到肾造瘘管、固定效果好、便于日常护理的用于固定肾造瘘管及其引流袋的护理带。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固定肾造瘘管及其引流袋的护理带,所述护理带包括护理带本体、引流袋安装装置、环形气囊、充气球,所述护理带本体的一端可与其另一端固定连接,护理带本体的底部与引流袋安装装置固定连接,护理带本体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环形气囊固定在护理带本体的外侧上且与通孔对应设置,环形气囊的内部与充气球相连通,环形气囊的两侧均设置有供肾造瘘管穿过的通道。
[0006]所述环形气囊上开设有与环形气囊外部相连通的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上设置有泄压阀。
[0007]所述护理带本体为工字形结构,包括上固定带、中固定带、下固定带,所述上固定带的中部通过中固定带与下固定带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通孔位于中固定带的中部,所述下固定带两端的底部均设置有挂环,所述引流袋安装装置的顶部设置有与挂环相配合的挂钩。
[0008]所述上固定带的两端分别与一号伸缩带、二号伸缩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伸缩带、二号伸缩带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一号卡子、二号卡子,所述下固定带的两端分别与三号伸缩带、四号伸缩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三号伸缩带、四号伸缩带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与二号卡子相配合的一号卡扣、与一号卡子相配合的二号卡扣,所述一号卡扣、一号卡子均位于护理带本体的一侧,所述二号卡扣、二号卡子均位于护理带本体的另一侧。
[0009]所述中固定带的两侧上分别竖向设置有一号支撑条、二号支撑条,所述一号支撑条、二号支撑条的制作材料为碳纤维钢条。
[0010]所述上固定带、中固定带、下固定带的内侧均设置有抗菌纤维层。
[0011]所述引流袋安装装置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毛面魔术贴、勾面魔术贴。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1、本技术一种用于固定肾造瘘管及其引流袋的护理带包括护理带本体、引流袋安装装置、环形气囊、充气球,护理带本体的一端可与其另一端固定连接,护理带本体的底部与引流袋安装装置固定连接,护理带本体的中部开设有通孔,环形气囊固定在护理带本体的外侧上且与通孔对应设置,环形气囊的内部与充气球相连通,环形气囊的两侧均设置有供肾造瘘管穿过的通道,使用时,通过充气球对环形气囊充气,环形气囊充气鼓起后,不仅将肾造瘘管与患者皮肤相连接的一端保护在环形气囊的环形内孔处,防止与其他物品接触压到肾造瘘管,而且肾造瘘管的另一端穿过通道后与设置在引流袋安装装置内部的引流袋相连接,肾造瘘管的另一端被通道固定,不会松脱、固定效果好。因此,本技术不仅不会松脱、固定效果好,而且不会压到肾造瘘管,引流效果好。
[0014]2、本技术一种用于固定肾造瘘管及其引流袋的护理带中的环形气囊上开设有与环形气囊外部相连通的出气口,出气口上设置有泄压阀,该设计通过泄压阀调节环形气囊的鼓起程度,便于肾造瘘管从环形气囊中拆下,使用便利。因此,本技术使用便利。
[0015]3、本技术一种用于固定肾造瘘管及其引流袋的护理带中的护理带本体为工字形结构,包括上固定带、中固定带、下固定带,上固定带的两端分别与一号伸缩带、二号伸缩带的一端固定连接,一号伸缩带、二号伸缩带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一号卡子、二号卡子,下固定带的两端分别与三号伸缩带、四号伸缩带的一端固定连接,三号伸缩带、四号伸缩带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与二号卡子相配合的一号卡扣、与一号卡子相配合的二号卡扣,一号卡扣、一号卡子均位于护理带本体的一侧,二号卡扣、二号卡子均位于护理带本体的另一侧,该设计不仅通过卡子与卡扣相配合,使拆装便利,便于日常护理,而且通过上固定带与下固定带交叉固定,使护理带本体更贴合人体腰部曲线,不易滑落。因此,本技术不仅便于日常护理,而且不易滑落。
[0016]4、本技术一种用于固定肾造瘘管及其引流袋的护理带中的护理带中的中固定带两侧上分别竖向设置有一号支撑条、二号支撑条,一号支撑条、二号支撑条的制作材料为碳纤维钢条,该设计通过竖向设置的一号支撑条、二号支撑条增大了护理带本体中部强度,防止人体弯曲时压迫到肾造瘘管。因此,本技术能够防止人体弯曲时压迫到肾造瘘管。
[0017]5、本技术一种用于固定肾造瘘管及其引流袋的护理带中的上固定带、中固定带、下固定带内侧均设置有抗菌纤维层,该设计使护理带具有一定抗菌能力,便于瘘口恢复。因此,本技术具有一定抗菌能力,便于瘘口恢复。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护理带本体1、通孔11、上固定带12、一号伸缩带121、二号伸缩带122、一号卡子123、二号卡子124、中固定带13、下固定带14、挂环141、三号伸缩带142、四号伸缩带143、一号卡扣144、二号卡扣145、一号支撑条15、二号支撑条16、引流袋安装装置2、毛面魔术贴21、勾面魔术贴22、环形气囊3、通道31、出气口32、泄压阀33、充气球4。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1]参见图1,一种用于固定肾造瘘管及其引流袋的护理带,所述护理带包括护理带本体1、引流袋安装装置2、环形气囊3、充气球4,所述护理带本体1的一端可与其另一端固定连接,护理带本体1的底部与引流袋安装装置2固定连接,护理带本体1的中部开设有通孔11,所述环形气囊3固定在护理带本体1的外侧上且与通孔11对应设置,环形气囊3的内部与充气球4相连通,环形气囊3的两侧均设置有供肾造瘘管穿过的通道31。
[0022]所述环形气囊3上开设有与环形气囊3外部相连通的出气口32,所述出气口31上设置有泄压阀33。
[0023]所述护理带本体1为工字形结构,包括上固定带12、中固定带13、下固定带14,所述上固定带12的中部通过中固定带13与下固定带14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通孔11位于中固定带13的中部,所述下固定带14两端的底部均设置有挂环141,所述引流袋安装装置2的顶部设置有与挂环141相配合的挂钩。
[0024]所述上固定带12的两端分别与一号伸缩带121、二号伸缩带122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固定肾造瘘管及其引流袋的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带包括护理带本体(1)、引流袋安装装置(2)、环形气囊(3)、充气球(4),所述护理带本体(1)的一端可与其另一端固定连接,护理带本体(1)的底部与引流袋安装装置(2)固定连接,护理带本体(1)的中部开设有通孔(11),所述环形气囊(3)固定在护理带本体(1)的外侧上且与通孔(11)对应设置,环形气囊(3)的内部与充气球(4)相连通,环形气囊(3)的两侧均设置有供肾造瘘管穿过的通道(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固定肾造瘘管及其引流袋的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气囊(3)上开设有与环形气囊(3)外部相连通的出气口(32),所述出气口(31)上设置有泄压阀(3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固定肾造瘘管及其引流袋的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带本体(1)为工字形结构,包括上固定带(12)、中固定带(13)、下固定带(14),所述上固定带(12)的中部通过中固定带(13)与下固定带(14)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通孔(11)位于中固定带(13)的中部,所述下固定带(14)两端的底部均设置有挂环(141),所述引流袋安装装置(2)的顶部设置有与挂环(141)相配合的挂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固定肾造瘘管及其引流袋的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克玲
申请(专利权)人:任克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