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侧中孔式止水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808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侧中孔式止水带,设置在混凝土的接缝处,包括:止水带本体中部设置有中孔,中孔凸起于止水带本体的一侧;中孔朝向止水带本体的一侧具有开口,开口指向混凝土的迎水面;中孔内设有隔断加强结构,隔断加强结构将中孔内部分隔成若干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种单侧中孔的止水带在中孔处设置隔断加强结构,不仅可以起到加强止水带强度的作用,同时可以起到支撑作用,避免止水带在挤压生产过程中出现塌孔的情况,在变形缝发生较大变形时产生应力远远小于最大应力的20%,不会对橡胶等材料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具有更好的形变能力,变形量更大,能够适应较大形变,使止水带寿命更长。使止水带寿命更长。使止水带寿命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侧中孔式止水带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建材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单侧中孔式止水带。

技术介绍

[0002]在隧道和水坝等地下建筑施工工程中,为了避免混凝土接缝处发生漏水,通常需要在接缝处安装止水带,经止水带两边浇筑或浇埋在相邻的混凝土中。在施工时,需要先将止水带沿着断面形状和预先铺设的钢筋网固定在一起,最后用混凝土浇筑。
[0003]目前已专利技术了各种止水带,但是由于地下建筑自身的随着时间发生较大位移变形,普通止水带因变形过大导致橡胶出现撕裂情况,且裂缝在低应力水平下就会延展,最终导致止水带的破坏和失效。传统止水带在变形情况下应力集中较明显,地下建筑物变形缝常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的断裂拉伸强度大多为12~18MPa,根据相关研究报告,人造橡胶等聚合物受到拉力作用,应力水平不超过20%时,其使用寿命才能满足管廊结构100年的设计使用年限。根据有限元软件模拟,目前现有止水带在变形达到3cm时,应力集中部位超出了20%,对地下建筑的使用年限造成威胁。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能有效地提升止水带的形变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针对原有的上下左右对称式的中埋式止水带的不足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单侧中孔式止水带,通过在止水带本体的单侧形成中孔,并在中孔内设置隔断加强结构,使得这种形状的止水带区别于原有U型止水带,使其具有更好的形变能力,变形量更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单侧中孔式止水带,设置在混凝土的接缝处,包括:
[0007]止水带本体,所述止水带本体中部设置有中孔,所述中孔凸起于所述止水带本体的一侧;
[0008]所述中孔内设有隔断加强结构,所述隔断加强结构将所述中孔内部分隔成若干通道。
[0009]优选的,所述中孔为Ω形,所述隔断加强结构包括:
[0010]第一隔断,所述第一隔断沿所述中孔的圆心向两侧延伸,平行于所述止水带本体;
[0011]第二隔断和第三隔断,所述第二隔断和所述第三隔断从所述第一隔断的中点延伸至所述中孔的内周面,形成对称的V型结构;
[0012]所述第一隔断、所述第二隔断和所述第三隔断在所述中孔内形成三个截面为扇形的通道。
[0013]优选的,所述止水带本体上设置有若干个凸肋。
[0014]优选的,所述凸肋对称设置在所述中孔的两侧。
[0015]优选的,所述凸肋的一端或两端设置有抗拉凸起。
[0016]优选的,所述凸肋设置在所述止水带本体的一侧或两侧。
[0017]优选的,所述中孔的高度不低于所述凸肋的高度。
[0018]优选的,所述止水带本体的两端设置有端部加强结构。
[0019]优选的,所述端部加强结构为燕尾形或水滴形。
[0020]优选的,所述单侧中孔式止水带的材料为橡胶。
[0021]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1、该单侧中孔式止水带在变形时产生的应力明显小于其他类型止水带,在变形缝发生较大变形时产生应力远远小于最大应力的20%,不会对橡胶等材料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具有更好的形变能力,变形量更大,能够适应较大形变,使止水带寿命更长。
[0023]2、该单侧中孔式止水带在中孔处设置隔断加强结构,这种隔断结构不仅可以起到加强止水带强度的作用,同时可以起到支撑作用,避免止水带在挤压生产过程中出现塌孔的情况,且这种隔断结构易于生产,产品质量更有保障。
[0024]3、该单侧中孔式止水带迎水面更大,可以更好地起到止水作用。
[0025]4、止水带的凸肋上设置抗拉凸起的设计可以更好地将止水带固定在混凝土中,避免形变过大将止水带拉出。
[0026]5、这种带隔断加强结构的止水带可以在防水层破裂后,由于其较好的形变能力,可以充当排水管,起到排水作用,避免四处渗水。
附图说明
[0027]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00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单侧中孔式止水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单侧中孔式止水带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单侧中孔式止水带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止水带本体;2、中孔;3、隔断加强结构;4、凸肋;5、端部加强结构;6、开口;7、抗拉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4]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单侧中孔式止水带,设置在混凝土的接缝处,包括:
[0035]止水带本体1,止水带本体1中部设置有中孔2,中孔2凸起于止水带本体1的一侧;
[0036]中孔2内设有隔断加强结构3,隔断加强结构3将中孔2内部分隔成若干通道。
[0037]具体的,由于橡胶在变形时会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最大应力20%时,橡胶的使用
寿命会受到严重影响。根据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分析,采用这种单侧中孔式止水带在变形时产生的应力明显小于其他类型止水带,在变形缝发生较大变形时产生应力远远小于最大应力的20%,不会对橡胶等材料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在止水带本体1中部设置有中孔2,中孔2凸起于止水带本体1的一侧,中孔2内设有隔断加强结构3,通过改变止水带的形状,改变了止水带受力,降低止水带形变时应力,止水带能够适应较大形变,使止水带寿命更长。
[0038]进一步地,中孔2朝向止水带本体1的一侧具有开口6,开口6指向混凝土的迎水面,当地下建筑防水层破裂漏水时,积水通过开口6以及中孔2内三个扇形截面通道,可起到环向排水管的作用,将积水排向附近排水沟位置,避免四处渗水。而且,这种形式的止水带迎水面更大,可以更好地起到止水作用。
[0039]一种优选的示例,中孔2为Ω形,隔断加强结构3包括:
[0040]第一隔断,第一隔断沿中孔2的圆心向两侧延伸,平行于止水带本体1;
[0041]第二隔断和第三隔断,第二隔断和第三隔断从第一隔断的中点延伸至中孔2的内周面,形成对称的V型结构;
[0042]第一隔断、第二隔断和第三隔断在中孔2内形成三个截面为扇形的通道。
[0043]具体的,这种单侧中式止水带在中孔2处设置隔断加强结构3,这种隔断结构3在中孔2内形成三个截面为扇形的通道,不仅可以起到加强止水带强度的作用,同时可以起到支撑作用,避免止水带在挤压生产过程中出现塌孔的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侧中孔式止水带,设置在混凝土的接缝处,其特征在于,包括:止水带本体,所述止水带本体中部设置有中孔,所述中孔凸起于所述止水带本体的一侧;所述中孔内设有隔断加强结构,所述隔断加强结构将所述中孔内部分隔成若干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侧中孔式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孔为Ω形,所述隔断加强结构包括:第一隔断,所述第一隔断沿所述中孔的圆心向两侧延伸,平行于所述止水带本体;第二隔断和第三隔断,所述第二隔断和所述第三隔断从所述第一隔断的中点延伸至所述中孔的内周面,形成对称的V型结构;所述第一隔断、所述第二隔断和所述第三隔断在所述中孔内形成三个截面为扇形的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侧中孔式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带本体上设置有若干个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雁冰常青赵广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