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8015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锅炉改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蒸汽循环系统,包括支撑脚,所述支撑脚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锅炉,所述加热锅炉内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加热器,所述加热锅炉顶部固定连接有蒸汽箱,所述加热锅炉右侧固定连接有预热箱,所述加热锅炉内设置有余热回收机构,所述预热箱内设置有蒸汽回收机构。该蒸汽循环系统,进行加热工作时,水蒸气通过连接槽上升导入蒸汽箱内,通过设置的蒸汽管导入预热箱,由于预热箱内在隔板顶部充满水,可以使蒸汽管在进入预热箱内时可以将水进行预热,通过打开单向电磁阀,可以将预热后的水流入炉体内,从而使该装置具有对蒸汽中的热量进行回收的功能。使该装置具有对蒸汽中的热量进行回收的功能。使该装置具有对蒸汽中的热量进行回收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汽循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锅炉改造
,具体为一种蒸汽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常简称为锅炉,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企业。
[0003]现有的锅炉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蒸汽,蒸汽中含有很高的温度,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在进行回收蒸汽时不够彻底,针对这一问题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循环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蒸汽循环系统,包括支撑脚,所述支撑脚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锅炉,所述加热锅炉内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加热器,所述加热锅炉顶部固定连接有蒸汽箱,所述加热锅炉右侧固定连接有预热箱,所述加热锅炉内设置有余热回收机构,所述预热箱内设置有蒸汽回收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包括有支撑块、炉体、出水口和连接槽,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于加热锅炉内左侧靠近底部,所述炉体固定连接于支撑块右侧,所述出水口固定连接于炉体左侧靠近底部,所述连接槽开设于加热锅炉顶部和蒸汽箱底部。
[0007]优选的,所述蒸汽回收机构包括有蒸汽管、隔板、回收箱、出水管、支撑架、水泵、第一回水管、第二回水管和单向电磁阀,所述蒸汽管固定连接于蒸汽箱右侧,所述隔板固定连接于预热箱内靠近底部,所述回收箱固定连接于预热箱内底部,所述出水管固定连接于预热箱底部中间,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于预热箱底部,所述水泵固定连接于支撑架底部中间,所述第一回水管固定连接于水泵底部,所述第二回水管固定连接于预热箱左侧靠近底部,所述单向电磁阀设置于第二回水管内中部。
[0008]优选的,所述蒸汽管远离蒸汽箱一端贯穿预热箱顶部左侧、隔板顶部左侧并延伸至隔板底部左侧固定连接回收箱,且所述蒸汽管与回收箱相连通,可以使蒸汽箱内蒸汽导入蒸汽管内。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回水管远离水泵一端固定连接炉体底部右侧并与炉体内相连通,所述第二回水管远离预热箱一端贯穿加热锅炉右侧并延伸至加热锅炉内固定连接炉体,且所述第二回水管与炉体内相连通,可以使第二回水管将预热后的水导入炉体内。
[0010]优选的,所述预热箱内在隔板顶部充满水,所述蒸汽箱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
环,所述蒸汽管左端贯穿第一密封环中部和蒸汽箱右侧并与蒸汽箱相连通,通过设置第一密封环,可以防止蒸汽箱蒸汽外泄。
[0011]优选的,所述隔板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环,所述蒸汽管底端贯穿隔板顶部左侧、隔板底部左侧和第二密封环中部并延伸至隔板下方,通过设置第二密封环,可以防止隔板底部漏水。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蒸汽循环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蒸汽循环系统,进行加热工作时,水蒸气通过连接槽上升导入蒸汽箱内,通过设置的蒸汽管导入预热箱,由于预热箱内在隔板顶部充满水,可以使蒸汽管在进入预热箱内时可以将水进行预热,通过打开单向电磁阀,可以将预热后的水流入炉体内,从而使该装置具有对蒸汽中的热量进行回收的功能。
[0014]2、该蒸汽循环系统,当蒸汽管经过降温后,产生冷凝水,冷凝水流入回收箱内,打开水泵,水泵将冷凝水通过第一回水管导流至炉体内部,从而使该装置可以进行蒸汽自循环。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剖面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支撑脚;2、加热锅炉;3、加热器;4、蒸汽箱;5、预热箱;6、余热回收机构;601、支撑块;602、炉体;603、出水口;604、连接槽;7、蒸汽回收机构;701、蒸汽管;702、隔板;703、回收箱;704、出水管;705、支撑架;706、水泵;707、第一回水管;708、第二回水管;709、单向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蒸汽循环系统,包括支撑脚1,支撑脚1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锅炉2,加热锅炉2内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加热器3,加热锅炉2顶部固定连接有蒸汽箱4,加热锅炉2右侧固定连接有预热箱5,加热锅炉2内设置有余热回收机构6,预热箱5内设置有蒸汽回收机构7,蒸汽回收机构7包括有蒸汽管701、隔板702、回收箱703、出水管704、支撑架705、水泵706、第一回水管707、第二回水管708和单向电磁阀
709,蒸汽管701固定连接于蒸汽箱4右侧,蒸汽管701远离蒸汽箱4一端贯穿预热箱5顶部左侧、隔板702顶部左侧并延伸至隔板702底部左侧固定连接回收箱703,且蒸汽管701与回收箱703相连通,可以使蒸汽箱4内蒸汽导入蒸汽管701内,隔板702固定连接于预热箱5内靠近底部,预热箱5内在隔板702顶部充满水,蒸汽箱4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环,蒸汽管701左端贯穿第一密封环中部和蒸汽箱4右侧并与蒸汽箱4相连通,通过设置第一密封环,可以防止蒸汽箱4蒸汽外泄,隔板702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环,蒸汽管701底端贯穿隔板702顶部左侧、隔板702底部左侧和第二密封环中部并延伸至隔板702下方,通过设置第二密封环,可以防止隔板702底部漏水,回收箱703固定连接于预热箱5内底部,出水管704固定连接于预热箱5底部中间,支撑架705固定连接于预热箱5底部,水泵706固定连接于支撑架705底部中间,第一回水管707固定连接于水泵706底部,第一回水管707远离水泵706一端固定连接炉体602底部右侧并与炉体602内相连通,第二回水管708远离预热箱5一端贯穿加热锅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循环系统,包括支撑脚(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1)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锅炉(2),所述加热锅炉(2)内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加热器(3),所述加热锅炉(2)顶部固定连接有蒸汽箱(4),所述加热锅炉(2)右侧固定连接有预热箱(5),所述加热锅炉(2)内设置有余热回收机构(6),所述预热箱(5)内设置有蒸汽回收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机构(6)包括有支撑块(601)、炉体(602)、出水口(603)和连接槽(604),所述支撑块(601)固定连接于加热锅炉(2)内左侧靠近底部,所述炉体(602)固定连接于支撑块(601)右侧,所述出水口(603)固定连接于炉体(602)左侧靠近底部,所述连接槽(604)开设于加热锅炉(2)顶部和蒸汽箱(4)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汽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回收机构(7)包括有蒸汽管(701)、隔板(702)、回收箱(703)、出水管(704)、支撑架(705)、水泵(706)、第一回水管(707)、第二回水管(708)和单向电磁阀(709),所述蒸汽管(701)固定连接于蒸汽箱(4)右侧,所述隔板(702)固定连接于预热箱(5)内靠近底部,所述回收箱(703)固定连接于预热箱(5)内底部,所述出水管(704)固定连接于预热箱(5)底部中间,所述支撑架(705)固定连接于预热箱(5)底部,所述水泵(7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仁太杨冰川檀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亿利洁能科技金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