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娟专利>正文

一种酱油生产用压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7981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酱油生产用压榨机,涉及酱油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压榨机构,所述支撑底座的一侧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压榨机构包括有压榨外壳,所述压榨外壳的外表面与支撑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压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推进螺纹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进料斗、漏液外壳、转动轴、推动杆以及推进螺纹板之间的配合,首先通过进料斗将发酵好的物料投入到装置中,再通过动力装置带动转动轴旋转,配合前粗后细的推动杆以及推进螺纹板将物料挤压,挤压出的酱油经漏液孔从出液管流出,料渣通过排渣管排出,避免竖向压榨,物料堆积多的问题,提高压榨效率和出油率。压榨效率和出油率。压榨效率和出油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酱油生产用压榨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压榨机,涉及酱油生产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酱油生产用压榨机。

技术介绍

[0002]酱油是由酱演变而来,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有制作酱的记载了,最早的酱油是由鲜肉腌制而成,与现今的鱼露制造过程相近,因为风味绝佳渐渐流传到民间,后来发现大豆制成风味相似且便宜,才广为流传食用,而早期随着佛教僧侣之传播,遍及世界各地,酱油制造,早期是一种家事艺术与秘密,其酿造多由某个师傅把持,其技术往往是由子孙代代相传或由一派的师傅传授下去,形成某一方式之酿造法。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现有的酱油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简单的液压装置对发酵完全物料进行竖向压榨过滤,物料堆积多,导致压榨效率和出油率较低的问题;
[0005]2、现有的酱油生产过程中,压榨完成之后的酱油通常都含有部分被一起压榨进入的物料渣,导致生产的酱油质量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酱油生产用压榨机,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将发酵完全的物料进行压榨过滤的能力,解决通过液压装置竖向挤压,导致压榨效率和出油率低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压榨之后的酱油通常含有部分料渣的问题,以达到提高生产酱油质量的效果。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酱油生产用压榨机,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压榨机构,所述支撑底座的一侧设置有过滤机构。
[0009]所述压榨机构包括有压榨外壳,所述压榨外壳的外表面与支撑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压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推进螺纹板。
[0010]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设置于支撑底座的一侧,所述沉淀池的一侧设置有过滤套筒。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压榨外壳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漏液内壳,所述漏液内壳的外表面上开设有漏液孔,所述压榨外壳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支撑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与转动轴的输入端固定连接。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进螺纹板的外表面与推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的一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与压榨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压榨外壳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进
料斗,所述压榨外壳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压榨外壳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排渣管。
[001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出液管的一端外表面与沉淀池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沉淀池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抽出管,所述抽出管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过滤套筒的上表面与进液管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过滤套筒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粗过滤板,所述粗过滤板的底部设置有细过滤板,所述细过滤板的外表面与过滤套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套筒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纳米过滤板,所述过滤套筒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导出管,所述导出管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控制阀。
[00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7]1、本技术提供一种酱油生产用压榨机,采用进料斗、漏液外壳、转动轴、推动杆以及推进螺纹板之间的配合,首先通过进料斗将发酵好的物料投入到装置中,再通过动力装置带动转动轴旋转,配合前粗后细的推动杆以及推进螺纹板将物料挤压,挤压出的酱油经漏液孔从出液管流出,料渣通过排渣管排出,避免竖向压榨,物料堆积多的问题,提高压榨效率和出油率。
[0018]2、本技术提供一种酱油生产用压榨机,采用沉淀池、进液管、过滤套筒、粗过滤板、细过滤板以及纳米过滤板之间的配合,首先从出液管流出的酱油在沉淀池中进行初步沉淀,再通过水泵以及进液管将酱油导出至过滤套筒中进行过滤,通过粗过滤板将固体大颗粒过滤,再通过细过滤板将固体小颗粒过滤,最后通过纳米过滤板将细微颗粒过滤干净,避免酱油含有料渣的问题,提高生产的酱油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压榨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过滤机构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过滤套筒的剖面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结构漏液外壳的平面示意图.
[0024]图中:1、支撑底座;
[0025]2、压榨机构;21、进料斗;22、压榨外壳;23、漏液内壳;231、漏液孔;
[0026]24、转动轴;25、推动杆;26、推进螺纹板;27、出液管;28、排渣管;
[0027]3、过滤机构;31、沉淀池;32、进液管;33、过滤套筒;34、粗过滤板;35、细过滤板;36、纳米过滤板;37、导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酱油生产用压榨机,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压榨机构2,支撑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过滤机构3,压榨机构2包括有压榨
外壳22,压榨外壳22的外表面与支撑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压榨外壳22的内部设置有推进螺纹板26,过滤机构3包括有沉淀池31,沉淀池31设置于支撑底座1的一侧,沉淀池31的一侧设置有过滤套筒33,压榨外壳2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漏液内壳23,漏液内壳23的外表面上开设有漏液孔231,压榨外壳22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转动轴24,支撑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与转动轴24的输入端固定连接,转动轴24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推动杆25,推进螺纹板26的外表面与推动杆2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推动杆25的一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外表面与压榨外壳22的内壁固定连接。
[0031]在本实施例中,首先通过动力装置带动转动轴24转动,带动推动杆25以及推进螺纹板26的转动,将压榨外壳22内部的物料不断推动并挤压,将料渣与酱油分离开,分离出的酱油经漏液孔231流出。
[0032]实施例2
[0033]如图1

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压榨外壳22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进料斗21,压榨外壳22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出液管27,压榨外壳22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排渣管28,出液管27的一端外表面与沉淀池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沉淀池31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抽出管,抽出管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水泵,水泵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进液管32,过滤套筒33的上表面与进液管32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酱油生产用压榨机,包括支撑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压榨机构(2),所述支撑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过滤机构(3);所述压榨机构(2)包括有压榨外壳(22),所述压榨外壳(22)的外表面与支撑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压榨外壳(22)的内部设置有推进螺纹板(26);所述过滤机构(3)包括有沉淀池(31),所述沉淀池(31)设置于支撑底座(1)的一侧,所述沉淀池(31)的一侧设置有过滤套筒(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酱油生产用压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榨外壳(2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漏液内壳(23),所述漏液内壳(23)的外表面上开设有漏液孔(231),所述压榨外壳(22)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转动轴(24),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与转动轴(24)的输入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酱油生产用压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24)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推动杆(25),所述推进螺纹板(26)的外表面与推动杆(2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25)的一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娟
申请(专利权)人:尹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