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发电系统的消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7616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发电系统的消音装置,属于消音装置技术领域。目的是对发电系统中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噪声进行降噪处理,减少噪声污染。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发电系统的消音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设有第一隔板将外壳体内分为第一消音区和第二消音区,位于第一消音区的外壳体内设有至少两组消音组件,每组消音组件包括第二隔板和多根第一通气管,多根第一通气管均贯穿设置于第二隔板上,相邻的两组消音组件之间设有多个导流部,外壳体内设有至少一根依次贯穿每组消音组件的第二隔板和第一隔板的第二通气管,第一隔板与离第一隔板最近的第二隔板之间的外壳体上设有进气口,位于第二消音区的外壳体上设有排气口。气口。气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发电系统的消音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消音装置
,涉及一种用于发电系统的消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发电系统中,通过柴油进行发电是比较常见的方式,而发动机则在其中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作用。发电系统运行进行发电时,发动机产生的声强是很大的声音,直接从发动机机体及其主要附件向空间传出的声音,都属于发动机噪声。噪声是工业社会带来的副产品,它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一起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三大公害。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与其他两个公害相比,噪声的影响面最广,感觉最直接,人们反映也最多。
[0003]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4]1、目前用于发动机上的消音装置,结构简单的消音效果差,结构复杂的虽然能够确保消音效果,但存在体积大、重量高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0005]2、现有的消音装置大多都只通过单独的外部固定件进行消音装置的固定,稳固性较差;
[0006]3、现有的消音装置结构复杂,无法针对不同消音需求对现有消音装置进行简单改进后满足需求,需要采用结构完全不同的消音装置来替代。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鉴于此,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发电系统的消音装置,能够对发电系统中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噪声进行降噪处理,减少噪声污染。
[0008]专利技术人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尝试,以及多次的实验和努力,不断的改革创新,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发电系统的消音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设有第一隔板将外壳体内分为第一消音区和第二消音区,位于第一消音区的外壳体内设有至少两组消音组件,每组消音组件均包括第二隔板和多根第一通气管,所述第二隔板将第一消音区分隔为多个消音室,所述多根第一通气管均贯穿设置于第二隔板上,相邻的两组消音组件之间设有多个导流部,每个导流部的一端与一组消音组件上的一个第一通气管出口端的一侧连接,每个导流部的另一端与另一组消音组件上的第一通气管入口端的相对另一侧连接,所述外壳体内设有至少一根依次贯穿每组消音组件的第二隔板和第一隔板的第二通气管,所述第一隔板与离第一隔板最近的第二隔板之间的外壳体上设有进气口,位于第二消音区的外壳体上设有排气口。
[0009]根据本技术一种用于发电系统的消音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每个导流部朝向一组消音组件的第一通气管出口端一侧均设有第一导流槽,每个导流部朝向另一组消音组件的第一通气管入口端的另一侧均设有第二导流槽。
[0010]根据本技术一种用于发电系统的消音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固定机构。
[0011]根据本技术一种用于发电系统的消音装置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进气口上,所述固定机构上设有与进气口连通的进气通槽。
[0012]根据本技术一种用于发电系统的消音装置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机构上设有至少一根固定柱,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每根固定柱的一端安装在固定机构上,每根固定柱的另一端安装在对应的安装孔内。
[0013]根据本技术一种用于发电系统的消音装置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外壳体包括上壳盖、壳身和下壳盖,所述壳身的一端与上壳盖连接,所述壳身的另一端与下壳盖连接,所述进气口位于壳身的外侧壁上,所述排气口位于下壳盖上。
[0014]根据本技术一种用于发电系统的消音装置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排气口上设有排气管。
[0015]根据本技术一种用于发电系统的消音装置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排气管位于外壳体内的入口端面为斜面结构。
[0016]根据本技术一种用于发电系统的消音装置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外壳体通过耐高温材料制成。
[0017]根据本技术一种用于发电系统的消音装置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外壳体表面设有隔热层。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19]a)本技术采用第一隔板将外壳体内分为第一消音区和第二消音区,在第二消音区内设置至少两组消音组件,通过消音组件上的第二隔板将第二消音区分为多个消音室,根据实际消音需求来调整外壳体的大小并设置多组消音组件,外壳体越大,能够设置消音组件的组数越多,设置越多组数的消音组件,第二消音区被分为的消音室越多,气流通过本技术的路径更长,消音降噪效果更好,在第二消音区内,气流每通过一组消音组件,完成一次先分流后汇集的过程,在该过程中通过不同波长的噪音相互碰撞实现消音降噪后再排出,在相邻的两组消音组件之间设有多个导流部,通过导流部连接相邻两组消音组件之间的第一通气管,导流部能够使得气流从一组消音组件的第一通气管排出时不会直接进入到另一组消音组件的第一通气管中,而是受到导流部的牵引与外壳体的管壁或同一组消音组件中的其它第一通气管中排出的气流碰撞实现降噪消音。
[0020]b)本技术采用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的设置,能够提高一组消音组件的第一通气管中的气流从其从出口端流出的速度,能够提高气流进入与一组消音组件相邻的另一组消音组件的第一通气管中的速度,在延长气流通过路径的同时,提高气流的流速,提高本技术的消音效率。
[0021]c)本技术采用外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固定机构的设置,方便使用者通过该固定机构将本技术固定于发电系统上。
[0022]d)本技术采用固定机构设置在进气口上,固定机构上设有与进气口连通的进气通槽的设置,通过固定机构与发电系统中需要进行消音的部件连接,将固定机构上的进气通槽与发电系统上的发电机出气口连接,气流通过固定机构的进气槽进入到消音装置中,不需要再设置单独的连接管将气流引入消音装置中,一举两用,结构简单,应用效果好。
[0023]e)本技术采用固定机构上设有固定柱的设置,通过固定柱与外壳体上的安装孔配合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加强固定机构与外壳体的固定能力。
[0024]f)本技术采用上壳盖、壳身和下壳盖组成外壳体的设置,便于生产制造过程中进行其它部件的安装工作,还便于使用者后期使用过程中进行拆卸检修工作。
[0025]g)本技术采用排气管的设置,具有防尘防水的作用,避免灰尘水气等直接进入到外壳体内。
[0026]h)本技术采用排气管位于外壳体内的入口端面为斜面结构的设置,增大了入口端面的表面积,使得气流更容易进入排气管中,提高了本技术的消音效率。i)本技术采用外壳体通过耐高温材料制成的设置,提高本技术使用时装置整体的稳定性,提高本技术的耐高温能力,增加了使用年限。
[0027]j)本技术采用外壳体表面设有隔热层的设置,减少发热壳体对外界环境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发电系统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设有第一隔板(200)将外壳体内分为第一消音区(140)和第二消音区(150),位于第一消音区(140)的外壳体内设有至少两组消音组件,每组消音组件均包括第二隔板(310)和多根第一通气管(320),所述第二隔板(310)将第一消音区(140)分隔为多个消音室,所述多根第一通气管(320)均贯穿设置于第二隔板(310)上,相邻的两组消音组件之间设有多个导流部(400),每个导流部(400)的一端与一组消音组件上的一个第一通气管(320)出口端的一侧连接,每个导流部(400)的另一端与另一组消音组件上的第一通气管(320)入口端的相对另一侧连接,所述外壳体内设有至少一根依次贯穿每组消音组件的第二隔板(310)和第一隔板(200)的第二通气管(500),所述第一隔板(200)与离第一隔板(200)最近的第二隔板(310)之间的外壳体上设有进气口(141),位于第二消音区(150)的外壳体上设有排气口(1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电系统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导流部(400)朝向一组消音组件的第一通气管(320)出口端一侧均设有第一导流槽(410),每个导流部(400)朝向另一组消音组件的第一通气管(320)入口端的另一侧均设有第二导流槽(4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电系统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代智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灵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