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棒材疲劳试样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7424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棒材疲劳试样打磨装置。所述金属棒材疲劳试样打磨装置包括上盖1,夹持旋转系统2,打磨系统3,支座4,磨削液喷淋系统5。夹持旋转系统2固定试样26,步进电动机23调节试样26进行间歇旋转,打磨系统3固定于支座4上,调速电动打磨机32在调节支撑杆33支撑作用下,带动柔性磨头31沿试样26轴向方向打磨,磨削液通过磨削液喷淋系统5喷淋到试样26表面实现提高打磨效率和降低试样温度的功能,支座4底部为斜面,可以实现对磨削液的收集。所述金属棒材疲劳试样打磨装置的自动化程度较高,提高了金属棒材疲劳试样的打磨效率以及保证试样的精度。及保证试样的精度。及保证试样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棒材疲劳试样打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疲劳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金属棒材疲劳试样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疲劳实验通过测定金属材料的疲劳极限绘制材料的S

N曲线和观察疲劳破坏现象和断口特征,通过对断口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在可靠性评估和断裂失效分析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疲劳实验对试样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很高,且测试结果差异很大,更需要保证试样的状态准确性和一致性。
[0003]在现有技术中,金属棒材疲劳试样通常采用线切割进行粗加工,经车床对试样加工为沙漏型,再经手工砂纸或者电动打磨机进行打磨,采用手工砂纸进行打磨,通常效率较低,人员劳动强度较大,而且很难保证加工试样状态的一致性。同样,采用电动打磨机对试样进行打磨,虽然效率有所提高,但是电动打磨机的功率较大,转速较高,在试样打磨的过程中,往往会造成试样表面过度磨损的现象,为了提高金属棒材疲劳式样的打磨效率以及保证试样的精度和一致性,设计专用试样打磨机及专用夹具装置配合的方式来完成高精度疲劳试样打磨代替手工砂纸打磨成为疲劳实验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金属棒材疲劳试样打磨装置,具体来说该装置是专用试样打磨机及专用夹具装置配合的方式来完成高精度疲劳试样打磨。
[0005]一种金属棒材疲劳试样打磨装置,包括上盖1,夹持旋转系统2,打磨系统3,支座4,磨削液喷淋系统5,夹持旋转系统2包括主动齿轮21、上端轴承22、步进电动机23、主动滚筒24、试样上端调节套25、试样26、试样下端调节套27、从动滚筒28和下端轴承29、试样下端锁紧螺母210和试样上端锁紧螺母211;主动齿轮21和步进电动机23通过键连接,主动滚筒24和上端轴承22过盈配合,主动齿轮21和主动滚筒24通过齿轮啮合进行动力传递,主动滚筒24和试样上端调节套25通过键槽进行配合,试样26一端通过螺纹配合试样上端锁紧螺母211和试样上端调节套25进行固定,试样26另一端通过螺纹与试样下端锁紧螺母210和试样下端调节套27进行固定,从动滚筒28和试样下端调节套27键槽配合,从动滚筒28和下端轴承29配合;打磨系统3包括柔性磨头31、调速电动打磨机32、调节支撑杆33、锁紧旋钮34、磨头拆卸旋钮35;锁紧旋钮34穿过调节支撑杆33尾部的孔与和支座4利用螺纹进行配合;支座4包括支座上挡盖41,支座主体42,支座下挡盖43,轴承密封盖44和定位孔45,支座上挡盖41和支座主体42采用销钉连接,支座下挡盖43和支座主体42采用螺钉连接,轴承密封盖44和支座下挡盖43采用螺纹连接;磨削液喷淋系统5包括喷淋管路51,紧固调节旋钮52和排水管路53,喷淋管路51和紧固调节旋钮52采用螺纹配合,排水管路53和支座主体42采用螺纹连接;夹持旋转系统2夹持固定试样26,使试样26不会沿轴向发生移动,同时步进电动机23工作,在齿轮啮合传动下,间歇带动试样26旋转固定角度,再继续打磨,每次最终完成试样26的轴向打磨,打磨系统3在支座4的固定下,使柔性磨头31在调速电动打磨机32的带动下平
稳运行,调节支撑杆33伸长和缩短以及角度,可以实现轴向打磨且实现很好的打磨效果,磨削液喷淋系统5配合支座4,在喷淋系统5中,可磨削液通过磨削液喷淋系统5喷淋到试样26表面实现提高打磨效率和降低试样温度的功能,支座4底部为斜面,可以实现磨削液的收集,同时,利用上盖1和支座4配合实现打磨空间的密闭,防止磨削液和磨削屑飞溅,最终实现试样的轴向打磨以及磨削产生的废物收集。
[0006]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棒材疲劳试样打磨装置试样上端调节套25和试样下端调节套27与试样26尺寸相匹配,根据试样26的尺寸定制,不可通用。
[0007]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棒材疲劳试样打磨装置磨削液喷淋系统5中的喷淋管路51位置可根据试样的尺寸调节。
[0008]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棒材疲劳试样打磨装置中支座4底部为斜面,材料为磁性材料。
[0009]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棒材疲劳试样打磨装置中打磨系统(3)中的柔性磨头(31)可拆卸更换。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本装置采用专用试样打磨机及专用夹具装置配合的方式来完成高精度疲劳试样打磨,能够保证试样精度,打磨过程中能够保证试样的稳定性,不仅可以实现磨削液的收集,同时,可以防止磨削液和磨削屑飞溅,最终实现试样的轴向打磨以及磨削产生的废物收集。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所述金属棒材疲劳试样打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所述夹持旋转系统2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所述打磨系统3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所述支座4和磨削液喷淋系统5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0017]本申请附图中:
[0018]上盖1,夹持旋转系统2,打磨系统3,支座4,磨削液喷淋系统5,主动齿轮21,上端轴承22,步进电动机23,主动滚筒24,试样上端调节套25,试样26,试样下端调节套27,从动滚筒28,下端轴承29,试样下端锁紧螺母210,试样上端锁紧螺母211,柔性磨头31,调速电动打磨机32,调节支撑杆33,锁紧旋钮34,磨头拆卸旋钮35,支座上挡盖41,支座主体42,支座下挡盖43,轴承密封盖44,定位孔45,喷淋管路51,紧固调节旋钮52,排水管路53。
[0019]夹持旋转系统2包括主动齿轮21、上端轴承22、步进电动机23、主动滚筒24、试样上端调节套25、试样26、试样下端调节套27、从动滚筒28和下端轴承29、试样下端锁紧螺母210、试样上端锁紧螺母211;如图2所示,主动齿轮21和步进电动机23通过键连接,主动滚筒24和上端轴承22过盈配合,主动齿轮21和主动滚筒24通过齿轮啮合进行动力传递,主动滚筒24和试样上端调节套25通过键槽进行配合,试样26一端通过螺纹配合试样上端锁紧螺母211和试样上端调节套25进行固定,试样26另一端通过螺纹与试样下端锁紧螺母210和试样
下端调节套27进行固定,从动滚筒28和试样下端调节套27键槽配合,从动滚筒28和下端轴承29配合;
[0020]打磨系统3包括柔性磨头31、调速电动打磨机32、调节支撑杆33、锁紧旋钮34、磨头拆卸旋钮35,如图3所示,锁紧旋钮34穿过调节支撑杆33尾部的孔与和支座4利用螺纹进行配合;
[0021]支座4包括支座上挡盖41,支座主体42,支座下挡盖43,轴承密封盖44和定位孔45;如图4所示,支座上挡盖41和支座主体42采用销钉连接,支座下挡盖43和支座主体42采用螺钉连接,轴承密封盖44和支座下挡盖43采用螺纹连接;
[0022]磨削液喷淋系统5包括喷淋管路51,紧固调节旋钮52和排水管路53;如图4所示,喷淋管路51和紧固调节旋钮52采用螺纹配合,排水管路53和支座主体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棒材疲劳试样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盖(1),夹持旋转系统(2),打磨系统(3),支座(4),磨削液喷淋系统(5);夹持旋转系统(2)包括主动齿轮(21)、上端轴承(22)、步进电动机(23)、主动滚筒(24)、试样上端调节套(25)、试样下端调节套(27)、从动滚筒(28)、下端轴承(29)、试样下端锁紧螺母(210)和试样上端锁紧螺母(211);主动齿轮(21)和步进电动机(23)通过键连接,主动滚筒(24)和上端轴承(22)过盈配合,主动齿轮(21)和主动滚筒(24)通过齿轮啮合进行动力传递,主动滚筒(24)和试样上端调节套(25)通过键槽进行配合,试样(26)一端通过螺纹配合试样上端锁紧螺母(211)和试样上端调节套(25)进行固定,试样(26)另一端通过螺纹与试样下端锁紧螺母(210)和试样下端调节套(27)进行固定,从动滚筒(28)和试样下端调节套(27)键槽配合,从动滚筒(28)和下端轴承(29)过盈配合;打磨系统(3)包括柔性磨头(31)、调速电动打磨机(32)、调节支撑杆(33)、锁紧旋钮(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海龙杨溥康贺铭李永平李明凯陈雨刘玉琦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