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相邻建筑多级抗震耗能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7341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相邻建筑多级抗震耗能加固结构,其包括装设于建筑甲、乙之间的抗震加固组件,抗震加固组件包括左、右侧工字钢柱,左侧工字钢柱与建筑甲之间装设若干从上至下依次间隔布置左侧软钢阻尼器,右侧工字钢柱与建筑乙之间装设若干从上至下依次间隔布置的右侧软钢阻尼器;左、右侧工字钢柱之间装设钢板剪力墙,钢板剪力墙包括若干从上至下依次间隔布置的工字钢梁,各工字钢梁左端部分别与左侧工字钢柱连接,各工字钢梁右端部分别与右侧工字钢柱连接;相邻两个工字钢梁之间装设有剪力墙板,剪力墙板的上端部、下端部分别与相应侧的工字钢梁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新颖、抗震耗能效果好、施工方便快捷的优点。施工方便快捷的优点。施工方便快捷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相邻建筑多级抗震耗能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减震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相邻建筑多级抗震耗能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场所,同时建筑也是进行各种人类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筑物在超过了一定的使用年限后,其抗震性就会有所下降,这时就需要对已有的建筑进行安装加固装置,使建筑物拥有更好的抗震性能,保证其服役期内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降低新建建筑的施工成本。
[0003]如专利号为:ZL202010695968.6、专利名称为:一种相邻建筑防摆动减震保护方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其通过减震缓冲装置两端的底座和抗震缝两侧建筑侧壁之间设置脱离结构,使得任一侧建筑倒塌往下跌落时,减震缓冲装置能够依靠脱离结构和建筑侧壁实现分离;对于上述相邻建筑防摆动减震保护方法,虽然能够在建筑物左右摆动时实现减震缓冲保护,并且降低建筑倒塌时对相邻建筑影响的优点,但这种做法并不适用于两者相距较大的建筑,且对于由两栋建筑物之间的错动而产生的能量无消耗能力有限。
[0004]此外,已有技术要么仅侧重于硬抗,要么侧用于减震,无法满足建筑结构多级减震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相邻建筑多级抗震耗能加固结构,该相邻建筑多级抗震耗能加固结构设计新颖、抗震耗能效果好、施工方便快捷。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相邻建筑多级抗震耗能加固结构,包括有间隔布置的建筑甲、建筑乙,建筑甲位于建筑乙的左端侧,建筑甲与建筑乙之间装设有抗震加固组件;
[0008]抗震加固组件包括有分别呈竖向布置的左侧工字钢柱、右侧工字钢柱,左侧工字钢柱位于右侧工字钢柱的左端侧且左侧工字钢柱与右侧工字钢柱左右正对间隔布置;左侧工字钢柱与建筑甲间隔布置,左侧工字钢柱与建筑甲之间装设有若干从上至下依次间隔布置的左侧软钢阻尼器,左侧软钢阻尼器分别与建筑甲、左侧工字钢柱连接;右侧工字钢柱与建筑乙间隔布置,右侧工字钢柱与建筑乙之间装设有若干从上至下依次间隔布置的右侧软钢阻尼器,右侧软钢阻尼器分别与建筑乙、右侧工字钢柱连接;
[0009]左侧工字钢柱与右侧工字钢柱之间装设有钢板剪力墙,钢板剪力墙包括有若干从上至下依次间隔布置且分别水平横向延伸的工字钢梁,各工字钢梁的左端部分别与左侧工字钢柱连接,各工字钢梁的右端部分别与右侧工字钢柱连接;相邻的两个工字钢梁之间装设有剪力墙板,剪力墙板的上端部、下端部分别与相应侧的工字钢梁连接。
[0010]其中,所述左侧软钢阻尼器、所述右侧软钢阻尼器分别包括有外包固定板,外包固定板的内部成型有朝上开口的阻尼片容置腔,外包固定板的阻尼片容置腔内嵌装有从下至
上依次层叠布置的软钢阻尼片;
[0011]对于左侧软钢阻尼器而言,外包固定板的左端部通过膨胀螺钉紧固于所述建筑甲,外包固定板的右端部通过固定螺栓紧固于所述左侧工字钢柱;
[0012]对于右侧软钢阻尼器而言,外包固定板的右端部通过膨胀螺钉紧固于所述建筑乙,外包固定板的左端部通过固定螺栓紧固于所述右侧工字钢柱。
[0013]其中,所述软钢阻尼片包括有阻尼片主体,阻尼片主体的左端部、右端部分别设置有支撑凸块,阻尼片主体的前端部、后端部分别设置有呈“T”形形状的T形固定块,阻尼片主体、支撑凸块、T形固定块为一体结构;所述外包固定板的前侧板、后侧板分别开设有呈“T”形形状的T形固定槽,软钢阻尼片前端部的T形固定块嵌入至外包固定板前侧板的T形固定槽,软钢阻尼片后端部的T形固定块嵌入至外包固定板后侧板的T形固定槽;
[0014]对于所述左侧软钢阻尼器而言,相邻两个软钢阻尼片的支撑凸块层叠搭接;对于所述右侧软钢阻尼器而言,相邻两个软钢阻尼片的支撑凸块层叠搭接。
[0015]其中,各所述工字钢梁的左端部分别通过固定螺栓与所述左侧工字钢柱紧固连接,各工字钢梁的右端部分别通过固定螺栓与所述右侧工字钢柱紧固连接。
[0016]其中,所述剪力墙板包括有呈竖向布置的中间板芯,中间板芯的前表面浇筑成型有前侧混凝土板,中间板芯的后表面浇筑成型有后侧混凝土板;中间板芯的上端部、下端部分别与相应侧的所述工字钢梁连接。
[0017]其中,所述中间板芯的上端部、下端部分别通过固定螺栓螺装紧固有辅助角钢,中间板芯上端部的辅助角钢、中间板芯下端部的辅助角钢分别通过固定螺栓与相应侧的所述工字钢梁紧固连接。
[0018]其中,所述中间板芯包括有板芯主体,板芯主体前表面的左端边缘部设置有前端左侧锁耳,前端左侧锁耳与板芯主体之间成型有朝右侧开口的前端左侧卡槽;板芯主体前表面的右端边缘部设置有前端右侧锁耳,前端右侧锁耳与板芯主体之间成型有朝左侧开口的前端右侧卡槽,所述前侧混凝土板的左端部嵌入至前端左侧卡槽内,前侧混凝土板的右端部嵌入至前端右侧卡槽内;
[0019]板芯主体后表面的左端边缘部设置有后端左侧锁耳,后端左侧锁耳与板芯主体之间成型有朝右侧开口的后端左侧卡槽;板芯主体后表面的右端边缘部设置有后端右侧锁耳,后端右侧锁耳与板芯主体之间成型有朝左侧开口的后端右侧卡槽,所述后侧混凝土板的左端部嵌入至后端左侧卡槽内,后侧混凝土板的右端部嵌入至后端右侧卡槽内。
[0020]其中,所述板芯主体的前表面设置有朝前凸出的前侧肋条,板芯主体的后表面设置有朝后凸出的后侧肋条。
[0021]其中,所述前侧混凝土板、所述后侧混凝土板通过穿过所述板芯主体的固定螺栓紧固连接。
[0022]其中,所述中间板芯为钢制板芯。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相邻建筑多级抗震耗能加固结构,其包括有间隔布置的建筑甲、建筑乙,建筑甲位于建筑乙的左端侧,建筑甲与建筑乙之间装设有抗震加固组件;抗震加固组件包括有分别呈竖向布置的左侧工字钢柱、右侧工字钢柱,左侧工字钢柱位于右侧工字钢柱的左端侧且左侧工字钢柱与右侧工字钢柱左右正对间隔布置;左侧工字钢柱与建筑甲间隔布置,左侧工字钢柱与建筑甲之间装设有若干从上
至下依次间隔布置的左侧软钢阻尼器,左侧软钢阻尼器分别与建筑甲、左侧工字钢柱连接;右侧工字钢柱与建筑乙间隔布置,右侧工字钢柱与建筑乙之间装设有若干从上至下依次间隔布置的右侧软钢阻尼器,右侧软钢阻尼器分别与建筑乙、右侧工字钢柱连接;左侧工字钢柱与右侧工字钢柱之间装设有钢板剪力墙,钢板剪力墙包括有若干从上至下依次间隔布置且分别水平横向延伸的工字钢梁,各工字钢梁的左端部分别与左侧工字钢柱连接,各工字钢梁的右端部分别与右侧工字钢柱连接;相邻的两个工字钢梁之间装设有剪力墙板,剪力墙板的上端部、下端部分别与相应侧的工字钢梁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技术具有结构设计新颖、抗震耗能效果好、施工方便快捷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4]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
[002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邻建筑多级抗震耗能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间隔布置的建筑甲(11)、建筑乙(12),建筑甲(11)位于建筑乙(12)的左端侧,建筑甲(11)与建筑乙(12)之间装设有抗震加固组件(2);抗震加固组件(2)包括有分别呈竖向布置的左侧工字钢柱(31)、右侧工字钢柱(32),左侧工字钢柱(31)位于右侧工字钢柱(32)的左端侧且左侧工字钢柱(31)与右侧工字钢柱(32)左右正对间隔布置;左侧工字钢柱(31)与建筑甲(11)间隔布置,左侧工字钢柱(31)与建筑甲(11)之间装设有若干从上至下依次间隔布置的左侧软钢阻尼器(41),左侧软钢阻尼器(41)分别与建筑甲(11)、左侧工字钢柱(31)连接;右侧工字钢柱(32)与建筑乙(12)间隔布置,右侧工字钢柱(32)与建筑乙(12)之间装设有若干从上至下依次间隔布置的右侧软钢阻尼器(42),右侧软钢阻尼器(42)分别与建筑乙(12)、右侧工字钢柱(32)连接;左侧工字钢柱(31)与右侧工字钢柱(32)之间装设有钢板剪力墙(5),钢板剪力墙(5)包括有若干从上至下依次间隔布置且分别水平横向延伸的工字钢梁(51),各工字钢梁(51)的左端部分别与左侧工字钢柱(31)连接,各工字钢梁(51)的右端部分别与右侧工字钢柱(32)连接;相邻的两个工字钢梁(51)之间装设有剪力墙板(52),剪力墙板(52)的上端部、下端部分别与相应侧的工字钢梁(5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邻建筑多级抗震耗能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软钢阻尼器(41)、所述右侧软钢阻尼器(42)分别包括有外包固定板(431),外包固定板(431)的内部成型有朝上开口的阻尼片容置腔(4311),外包固定板(431)的阻尼片容置腔(4311)内嵌装有从下至上依次层叠布置的软钢阻尼片(432);对于左侧软钢阻尼器(41)而言,外包固定板(431)的左端部通过膨胀螺钉紧固于所述建筑甲(11),外包固定板(431)的右端部通过固定螺栓紧固于所述左侧工字钢柱(31);对于右侧软钢阻尼器(42)而言,外包固定板(431)的右端部通过膨胀螺钉紧固于所述建筑乙(12),外包固定板(431)的左端部通过固定螺栓紧固于所述右侧工字钢柱(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相邻建筑多级抗震耗能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钢阻尼片(432)包括有阻尼片主体(4321),阻尼片主体(4321)的左端部、右端部分别设置有支撑凸块(4322),阻尼片主体(4321)的前端部、后端部分别设置有呈“T”形形状的T形固定块(4323),阻尼片主体(4321)、支撑凸块(4322)、T形固定块(4323)为一体结构;所述外包固定板(431)的前侧板、后侧板分别开设有呈“T”形形状的T形固定槽(4312),软钢阻尼片(432)前端部的T形固定块(4323)嵌入至外包固定板(431)前侧板的T形固定槽(4312),软钢阻尼片(432)后端部的T形固定块(4323)嵌入至外包固定板(431)后侧板的T形固定槽(4312);对于所述左侧软钢阻尼器(41)而言,相邻两个软钢阻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尚荣唐响李仕浩吕欢谭金宝李之轩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