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智能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709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41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物联网智能插座,包括外壳以及封装于外壳内的线路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提供市电的插座接口;插座接口,包括零线端、火线端及地线端;线路结构还包括,转换单元、耦合单元、开关执行单元以及主控单元;转换单元连接到火线端和零线端,转换市电为主控单元和开关执行单元所需的低压直流供电;耦合单元连接到火线端和零线端,耦合宽带电力载波信号到主控单元;开关执行单元连接主控单元。通过上述插座结构,解决了智能插座不具备物联网特性,需要依赖于家用WiFi特性,通过上述耦合单元耦合宽带电力载波信号到主控单元,使插座具有电力载波通信功能,解除了普通智能插座只适于家用,拓展了应用范围。拓展了应用范围。拓展了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联网智能插座


[0001]本申请涉及智能插座
,特别是一种物联网智能插座。

技术介绍

[0002]插座,又称电源插座、开关插座。插座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通过它可插入各种接线。这样便于与其他电路接通。通过线路与铜件之间的连接与断开,来达到最终达到该部分电路的接通与断开。
[0003]随着社会不断向前进步和发展,由于智能化的普及使得智能化的设备也在人们生活中较为常见,智能插座通俗的说是节约用电量的一种插座,节能插座的理念很早之前就已经生成,已经发展的比较广泛,但是技术上还有待于进步。有的高档节能插座不但节电,还能保护电器,可透过Wifi、Bluetooth等方式与手持装置连结,主要功能为远端开关,语音操控。
[0004]目前的智能插座不具有物网性特性,仅能通过Wifi、Bluetooth的方式进行远程控制,并且Wifi、Bluetooth较适合于家用,使得智能插座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在应用上都受到很大的限制,不利于智能化设备的发展。现需要一种能够适应于物联网,且适用范围更广的智能插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所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以便提供克服所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所述问题的一种物联网智能插座,包括:
[0006]一种物联网智能插座,包括外壳以及封装于外壳内的线路结构;所述线路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提供市电的插座接口;其中,所述插座接口用于通过插头连接市电电网;所述插座接口,包括零线端、火线端及地线端;
[0007]所述线路结构还包括,转换单元、耦合单元、开关执行单元以及主控单元;
[0008]所述转换单元连接到火线端和零线端,转换市电为所述主控单元和所述开关执行单元所需的低压直流供电;
[0009]所述耦合单元连接到火线端和零线端,耦合宽带电力载波信号到主控单元;
[0010]所述开关执行单元连接主控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开关执行单元,执行所述插座接口与所述插头的通断。
[0011]优选地,所述转换单元包括:整流电路和分级输出电路;
[0012]所述整流电路连接到所述火线端和零线端,用于整流市电,并输出整流电压到所述分级输出电路;
[0013]所述分级输出电路转换所述整流电压,输出3.3VDC电压到所述主控单元和所述开关执行单元的供电端。
[0014]优选地,所述分级输出电路包括:第一转换电路和第二转换电路;
[0015]所述第一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到所述整流电路,用于转换整流电压为12VDC;
[0016]所述第二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为所述第一转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转换电路用于转换12VDC,并输出3.3VDC电压到所述主控单元和所述开关执行单元的供电端。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包括:第一转换芯片的输入端连接至整流电路,并通过串联的电阻R10和电阻R11连接至所述第一转换芯片的VDD端;第一转换芯片的CS端通过并联的电阻R7和电阻R8连接至所述第一转换芯片的GND端;所述第一转换芯片的GND端连接有第一滤波电路,并通过所述第一滤波电路输出12VDC;
[0018]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电感L1和电容C3,所述电感L1的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一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且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到所述VDD端;
[0019]所述第一转换芯片的GND端还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接地。
[0020]优选地,所述第二转换电路,包括:第二滤波电路、第二转换芯片及输出电容C2;
[0021]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包括一端连接在第二转换芯片的IN端的电容CD1、电阻R9和电容C1,所述电容CD1、电阻R9和电容C1的另一端以及第二转换芯片的GND端接地;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OUT端连接输出电容C2一端作为所述第二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输出3.3VDC;
[0022]所述输出电容C2另一端接地。
[0023]优选地,所述开关执行单元,包括:开关电路、继电器电路、执行电路以及连接电路;
[0024]所述主控单元的AJ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开关的一端,并通过电阻R28连接3.3VDC供电,所述开关的另一端接地;
[0025]所述继电器电路的Relay端连接至所述主控单元的Relay端,所述继电器单元的JA和JB端分别对应连接到所述执行电路的JA端和JB端,所述继电器电路的供电端连接到12VDC供电;
[0026]所述执行电路通过所述连接电路连接至所述主控单元的IAP端和IAN端,用于执行所述插座接口与所述插头之间的通断,并返回状态数据到所述主控单元。
[0027]优选地,还包括用电指示电路和状态指示电路;
[0028]所述用电指示电路包括正极电性连接到主控单元的CF端的发光二极管LED1,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通过电阻R51接地;
[0029]所述用电指示电路包括正极电性连接到主控单元的RTCO端的发光二极管LED2,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通过电阻R52接地。
[0030]优选地,还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的一端连接到12VDC;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主控单元的VDCIN端。
[0031]优选地,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21、电阻R23、电阻R24以及电容C12;
[0032]所述电阻R21的一端为检测电路的一端,连接到12VDC;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电阻R23连接至所述主控单元的VDCIN端;
[0033]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还通过电容C12和电阻R24接地。
[0034]优选地,所述主控单元的CTI端和CTO端连接晶振X1;
[0035]所述晶振X1的频率为32768Hz。
[0036]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0037]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外壳以及封装于外壳内的线路结构;所述线路结构包
括至少一个用于提供市电的插座接口;其中,所述插座接口用于通过插头连接市电电网;所述插座接口,包括零线端、火线端及地线端;所述线路结构还包括,转换单元、耦合单元、开关执行单元以及主控单元;所述转换单元连接到火线端和零线端,转换市电为所述主控单元和所述开关执行单元所需的低压直流供电;所述耦合单元连接到火线端和零线端,耦合宽带电力载波信号到主控单元;所述开关执行单元连接主控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插座接口与所述插头的通断。通过上述插座结构,解决了智能插座不具备物联网特性,需要依赖于家用WiFi特性,通过上述所述耦合单元耦合宽带电力载波信号到主控单元,使插座具有电力载波通信功能,解除了普通智能插座只适于家用,拓展了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网智能插座,包括外壳以及封装于外壳内的线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提供市电的插座接口;其中,所述插座接口用于通过插头连接市电电网;所述插座接口,包括零线端、火线端及地线端;所述线路结构还包括,转换单元、耦合单元、开关执行单元以及主控单元;所述转换单元连接到火线端和零线端,转换市电为所述主控单元和所述开关执行单元所需的低压直流供电;所述耦合单元连接到火线端和零线端,耦合宽带电力载波信号到主控单元;所述开关执行单元连接主控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开关执行单元,执行所述插座接口与所述插头的通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单元包括:整流电路和分级输出电路;所述整流电路连接到所述火线端和零线端,用于整流市电,并输出整流电压到所述分级输出电路;所述分级输出电路转换所述整流电压,输出3.3VDC电压到所述主控单元和所述开关执行单元的供电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联网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输出电路包括:第一转换电路和第二转换电路;所述第一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到所述整流电路,用于转换整流电压为12VDC;所述第二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为所述第一转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转换电路用于转换12VDC,并输出3.3VDC电压到所述主控单元和所述开关执行单元的供电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联网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电路,包括:第一转换芯片的输入端连接至整流电路,并通过串联的电阻R10和电阻R11连接至所述第一转换芯片的VDD端;第一转换芯片的CS端通过并联的电阻R7和电阻R8连接至所述第一转换芯片的GND端;所述第一转换芯片的GND端连接有第一滤波电路,并通过所述第一滤波电路输出12VDC;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电感L1和电容C3,所述电感L1的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一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且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到所述VDD端;所述第一转换芯片的GND端还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联网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换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周芳张宏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瑞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