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腔导丝栓塞管,包括导管;设于所述导管上的第一导丝腔;设于所述导管上的第二导丝腔,所述第二导丝腔末端为螺旋结构,所述第二导丝腔从所述导管中穿出以进行栓塞;设于所述导管上的气囊,所述气囊布置于所述第二导丝腔从所述导管中穿出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一导丝腔将导管导引到预定位置,防止因为导管过于柔软在血管中通行补偿,而第二导丝腔则可以在到达指定位置之后,将第二导丝腔从导管中穿出,进而第二导丝腔末端的螺旋结构可以进行栓塞,而气囊在充气之后会鼓起,进而将第二导丝腔的位置进行固定。位置进行固定。位置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腔导丝栓塞管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腔导丝栓塞管。
技术介绍
[0002]在动脉瘤、血管出血的治疗中,采用介入治疗的方式,将栓塞材质置入到患处能够有效的起到治疗效果。目前在市面上的导丝栓塞管样式繁多,但是缺乏一种能够在栓塞材料置入预定位置之后,对栓塞材料进行固定的器材,很多栓塞导管在置入栓塞材料之后,会很快的因为缺乏固定,而导致栓塞材料从血管中脱落。降低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栓塞效果稳定的双腔导丝栓塞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腔导丝栓塞管,包括导管
[0004]第一导丝腔,设于所述导管上;
[0005]第二导丝腔,设于所述导管上,所述第二导丝腔末端为螺旋结构,所述第二导丝腔从所述导管中穿出以进行栓塞;
[0006]设于所述导管上的气囊,所述气囊布置于所述第二导丝腔从所述导管中穿出的位置。
[0007]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一导丝腔将导管导引到预定位置,而第二导丝腔则可以在到达指定位置之后,将第二导丝腔从导管中穿出,进而第二导丝腔末端的螺旋结构可以进行栓塞;而气囊在充气之后会鼓起,进而将第二导丝腔的位置进行固定。
[0008]可选的,所述导管上设有与所述气囊相连通的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一端和所述气囊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导管连接有注射器。
[0009]可选的,所述导气管末端设有单向阀。
[0010]可选的,所述导管侧面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导丝腔可以从所述通孔中穿出。
[0011]可选的,所述导管上设有手柄,所述手柄为中空设置,所述第二导丝腔从所述手柄中穿出。
[0012]可选的,所述导管的末端为锥形,所述导管末端的部分纵向截面为梯形。
[0013]可选的,所述导管外侧涂有亲水材料。
[0014]可选的,所述气囊上设有显影环。
[0015]综上所述,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一导丝腔将导管导引到预定位置,第二导丝腔则可以在到达指定位置之后,将第二导丝腔从导管中穿出,进而第二导丝腔末端的螺旋结构可以进行栓塞;而气囊在充气之后会鼓起,进而将第二导丝腔的位置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18]图3为导管头的剖面图。
[0019]图4为导气管的剖视图。
[0020]图5为图4的立体图。
[0021]图6为图4中单向阀芯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23]如图1
‑
3所示,一种双腔导丝栓塞管包括导管10、第一导丝腔1、第二导丝腔2,所述导管10为柔软的管体,所述导管10外侧涂有亲水涂层,所述导管10 上设有手柄101,所述导管10一端设有手柄,另一端设有导管头102,所述导管头102末端为锥形,纵向截面为梯形,所述第一导丝腔1和所述第二导丝腔2 均布置于所述导管10中,所述第一导丝腔1贯穿所述导管10的部分区域,所述第一导丝腔1从所述导管10侧面穿出,所述第二导丝腔2一端为螺旋结构,所述螺旋结构2为单根记忆金属螺旋形成的金属结构,所述第二导丝腔2另一端与所述手柄101相连,
[0024]所述导管10的端部还设有手柄101,所述手柄101可以转动导管10,进而调整导管10的方向,并且手柄101为中空设置,如此手柄101和导管10相互连通,第二导丝腔2一端从导管10中穿出,另一端从导管10的侧面穿出,第二导丝腔2从导管10穿出的部位设置有气囊3,并且第二导丝腔2还从气囊3部分穿出,同时设置在第二导丝腔2端部的螺旋结构为设置从气囊3中穿出的部分。
[0025]进一步的,为了定位气囊3的位置,还在气囊3上设置有显影环30。
[0026]所述气囊3未充气时,所述气囊3和所述导管10紧密贴合,且所述气囊3 布置于所述通孔的两端,进而当所述气囊3充满气时,所述气囊3会鼓起。
[0027]所述导管10上还设有导气管4,所述导气管4一端和所述气囊3相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导管10并与注射器401相连,所述导管10的末端设有单向阀,所述注射器401可以通过所述单向阀向所述气囊内注射气体,所述单向阀可以防止气囊3内的气体漏气。
[0028]进一步的,在对对气囊3注入气体的过程中,需要气囊能够缓慢的注入气体,现有的单向气囊在使用者使用较大力气推动注射器401时,会导致气囊3膨胀速度过快,对患者的血管造成不利影响。
[0029]为此,本实用性的单向阀芯其结构如下所示,导气管4的一端连接气囊3,另一端设有进气瓶,其中单向阀设置在上述进气瓶4内。
[0030]具体的,单向阀包括阀芯41、导向杆42、弹性件43以及固定架44,其中固定架44设置在进气瓶4内,固定架44的中心设有通孔,固定杆穿设在双数固定架44内,阀芯41设置在固定杆44的端部,弹性件43设置在阀芯41和固定架44之间,并且进气瓶4的端部还设有锥形设置的进气口40,如此在弹性件 43的推动下,阀芯41会和进气口40的部分内壁抵接,进而在当注射器401与进气瓶4连接之后,推动注射器401,则会将阀芯41推开,此时向气囊3内注入气体。
[0031]进一步的,固定架44上还设有抵杆441,抵杆441设置在导向杆42的下方,如此当阀
芯41向下移动至一定的距离之后,导向杆42将会和抵杆441相互抵接,阀芯41的最大移动距离将会被限制,进而不管使用者如何增加推动注射器401 的力量,阀芯41所移动的最大距离将不会增加,如此以限制进气的量。
[0032]现有的注射器401端部通常设置有柱状的进气管402,进气管402和进气瓶4 相连,在使用中需要进气瓶402能够对进气管402进行紧固,为此还设计了如下结构。
[0033]进气瓶4的端部设有固定管4a,固定管4a上套设有固定橡皮41a和固定螺套42a,其中固定管4a端部为锥形设置,固定橡皮41a和固定管4a的形状相吻合,固定螺套42a包括螺接部421a和密封部422a,螺接部421a和固定管4a相互螺接,密封部422a的内壁也为锥形设置,如此当进气管402插入固定管4a 内之后,转动螺接部421a,可以让密封部422a推动固相橡皮41a和进气管402 抵接。
[0034]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放气,固定螺套42a的端部设有固定支架423a,固定支架423a上设有推杆424a,如此转动螺套42a可以让直杆424a推动阀芯41,进而可以将气囊3内的气体放出。为此,固定橡皮41a和固定管4a上均设有供固定支架423a通过的十字开口50。
[0035]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腔导丝栓塞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第一导丝腔,设于所述导管上;第二导丝腔,设于所述导管上,所述第二导丝腔末端为螺旋结构,所述第二导丝腔从所述导管中穿出以进行栓塞;设于所述导管上的气囊,所述气囊布置于所述第二导丝腔从所述导管中穿出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腔导丝栓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上设有与所述气囊相连通的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一端和所述气囊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导管连接有注射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腔导丝栓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末端设有单向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迪,范晓翔,付有伟,张劼,鲍梦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