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治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691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河道治理装置,包括:微纳米气泡发生器、泵体、连接管道和混气组件,所述混气组件通过所述连接管道来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和所述泵体连通;所述混气组件包括主体、设置在所述主体内的混气室、与所述混气室连通的导气管以及与所述混气室连通的混气管体,所述混气管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混气室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河道治理装置含有微纳米气泡的水体在进入到混气室后,由于水体的高速流动,会在混气室形成负压,使得混气室能通过导气管吸入大量空气,空气进入混气室后,在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处与水体剧烈混合,提升了水体溶解氧的效果,使得水体溶解氧达到或接近饱和状态。态。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治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河道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河道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河道的黑臭现象是我国现阶段普遍存在的污染问题,从而导致河流面积减少、环境污染严重、河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失去自净能力、水文特性恶化、河流功能简化或完全消失等。对河道内注入微纳米气泡是治理河道的一种方式,微纳米气泡可以长时间保持在水中,能够大幅提高水体的溶解氧,且气泡直径小于50微米时,其气泡界面呈负电性,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气浮效果明显,同时微纳米气泡周围附着着一些有氧化能力的自由基,为水体修复系统提供了高浓度活性氧化剂,能大大提高水体的综合指标。
[0003]目前的装置产生的微纳米气泡溶解氧含量较低,净化河道的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河道治理装置。
[0005]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河道治理装置,包括:微纳米气泡发生器、泵体、连接管道和混气组件,所述混气组件通过所述连接管道分别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和所述泵体连通;
[0006]所述混气组件包括主体、设置在所述主体内的混气室、与所述混气室连通的导气管以及与所述混气室连通的混气管体,所述混气室与所述连接管道连通,所述混气管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混气室连通,在从所述混气室到所述第二管体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管体的内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径逐渐增大。
[000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河道治理装置含有微纳米气泡的水体在进入到混气室后,由于水体的高速流动,会在混气室形成负压,使得混气室能通过导气管吸入大量空气,空气进入混气室后,在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处与水体剧烈混合,提升了水体溶解氧的效果,使得水体溶解氧达到或接近饱和状态。
[0008]进一步,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混气室连通的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连接管道连通,其内径在靠近所述混气室的方向逐渐减小。
[0009]进一步,所述河道治理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二管体连通的喷射管,在从所述混气室到所述喷射管的方向上,所述喷射管的内径组件减小。
[0010]进一步,所述导气管的管口还设置有消音器。
[0011]进一步,所述连接管道包括两个子连接管和混气管,两个所述子连接管分别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和所述泵体连通,所述混气管与所述混气室连通。
[0012]进一步,所述连接管道还包括多个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均与所述混气管连通;
[0013]所述河道治理装置包括多个所述混气组件,所述混气组件的混气室与所述出水管一一对应连通。
[0014]进一步,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阀门。
[0015]进一步,所述子连接管上设置有止回阀。
[0016]进一步,所述连接管道还包括三通管件,所述三通管件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两个所述第一接头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小于90
°

[0017]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子连接管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混气管连通。
[0018]进一步,两个所述第一接头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的角度为45
°

[0019]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技术,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河道治理装置在隐藏混气组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河道治理装置在隐藏微纳米气泡发生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混气组件和喷射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0、微纳米气泡发生器;20、泵体;30、连接管道;31、子连接管;311、止回阀;32、混气管;33、出水管;331、阀门;34、三通管件;341、第一接头;342、第二接头;41、主体;42、混气室;43、导气管;431、消音器;44、混气管体;441、第一管体;442、第二管体;45、进水通道;46、喷射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其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河道治理装置在隐藏混气组件时的结构示意图,该河道治理装置,包括:微纳米气泡发生器10、泵体20、连接管道30和混气组件,所述混气组件通过所述连接管道30分别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10和所述泵体20连通。
[0027]请参阅图2和图3,其分别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河道治理装置在隐藏微纳米气泡发生器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混气组件和喷射管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混气组件包括主体41、设置在所述主体41内的混气室42、与所述混气室42连通的导气管 43以及与所述混气室42连通的混气管32体,所述混气室42与所述连接管道30连通,所述混气管32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管体441和第二管体442,所述第一管体441与所述混气室 42连通,在从所述混气室42到所述第二管体442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管体441的内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二管体442的内径逐渐增大。微纳米气泡与泵体20抽送的水体在连接管道30 内形成气水混合液后流入混气室42,气水混合液在流经混气室42时产生负压,从而使混气室42通过导气管43吸入空气,空气与气水混合液共同进入到第一管体441和第二管体442 剧烈混合,混气管32体实际可采用文丘里管,混气管32体可以流畅导出气水混合液,使得气水混合液喷入河道水中,气水混合液喷入河道水中后能够推动水体流动,避免造成小范围
局部河道水体溶解氧达到饱和状态。
[002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混气室42连通的进水通道45,所述进水通道45与所述连接管道30连通,其内径在靠近所述混气室42的方向逐渐减小,通过进水通道45增大气水混合液的压力,提高气水混合液通过混气室42时的速度,提高混气室42负压强度,从而吸入更多空气。
[002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河道治理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二管体442连通的喷射管 46,在从所述混气室42到所述喷射管46的方向上,所述喷射管46的内径组件减小,喷射管 46增加气水混合液的压力,从而提高气水混合液喷入水中的喷射距离,增大微纳米气泡的扩散范围。
[003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气管43的管口还设置有消音器431,消音器431降低导气管43吸气时产生的噪音。
[0031]为了便于微纳米气泡和水体混合,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管道30包括两个子连接管31和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纳米气泡发生器、泵体、连接管道和混气组件,所述混气组件通过所述连接管道分别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和所述泵体连通;所述混气组件包括主体、设置在所述主体内的混气室、与所述混气室连通的导气管以及与所述混气室连通的混气管体,所述混气室与所述连接管道连通,所述混气管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混气室连通,在从所述混气室到所述第二管体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管体的内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径逐渐增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混气室连通的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连接管道连通,其内径在靠近所述混气室的方向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治理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二管体连通的喷射管,在从所述混气室到所述喷射管的方向上,所述喷射管的内径组件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的管口还设置有消音器。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华肖明华周绍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迪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