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催化剂分子筛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6890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催化剂分子筛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絮凝沉淀池和超滤系统,催化剂分子筛废水被输送至絮凝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絮凝沉淀池的出水端与超滤系统的进水端连接,超滤系统的产水出水端与第一纳滤系统的进水端连接,第一纳滤系统的产水出水端与脱氨膜组件的进水端连接,脱氨膜组件的氨盐出口端与第二纳滤系统的进水端连接,第二纳滤系统的产水出水端与第一反渗透系统的进水端连接。该催化剂分子筛废水处理系统采用多种组合工艺对催化剂分子筛废水进行分盐处理和去除污染物,且整体结构简单,易于操作,适合在市场上推广。适合在市场上推广。适合在市场上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催化剂分子筛废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催化剂分子筛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催化裂化是石油炼制过程之一,是在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使重质油发生裂化反应,转变为裂化气、汽油和柴油等的过程。其中,催化剂是催化裂化过程中极为关键的因素。催化剂制备的过程将会产生4股废水:凝胶滤液、分子筛废水、微球洗涤废水和微球捕湿废水,其中分子筛废水成分最为复杂,不仅悬浮物含量高,还含有氨氮、二氧化硅和较高浓度的盐分(主要为硫酸钠)。目前分子筛废水常见的处理方法为絮凝+超滤+蒸汽汽提+高压反渗透+蒸发结晶。但是,在蒸汽汽提部分和高压反渗透部分能耗较高,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催化剂分子筛废水处理系统,采用膜吸收法耦合纳滤的方法,替代蒸汽汽提和高压反渗透,实现资源回收的前提下降低能耗。
[000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催化剂分子筛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絮凝沉淀池和超滤系统,催化剂分子筛废水被输送至絮凝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絮凝沉淀池的出水端与超滤系统的进水端连接,超滤系统的产水出水端与第一纳滤系统的进水端连接,第一纳滤系统的产水出水端与脱氨膜组件的进水端连接,脱氨膜组件的氨盐出口端与第二纳滤系统的进水端连接,第二纳滤系统的产水出水端与第一反渗透系统的进水端连接。
[000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催化剂分子筛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板框压滤装置,絮凝沉淀池的污泥出口端与板框压滤装置的进口端连接,板框压滤装置的滤液出水端与絮凝沉淀池的进水端连接。絮凝沉淀池的污泥进入板框压滤装置中进行压滤,产生的泥饼外运,滤液回流至絮凝沉淀池进行处理。
[000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絮凝沉淀池还包括加药装置,通过加药装置投加药剂去除悬浮物和硅酸盐。投加的药剂包括氢氧化钙、氧化镁、碳酸钠以及PAM等,主要作用为去除悬浮物和硅酸盐等物质,使其满足后续膜系统进水要求。
[000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超滤系统包括中空纤维超滤膜系统,中空纤维超滤膜系统的孔径为0.08um,超滤系统的浓水出水端与絮凝沉淀池的进水端连接。超滤系统的浓水回流至絮凝沉淀池中处理。
[000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催化剂分子筛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蒸发器,蒸发器包括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第一纳滤系统的钠盐出口端与第一蒸发器的进口端连接,第二纳滤系统的氨盐出口端与第二蒸发器的进口端连接。
[000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纳滤系统为碟管式纳滤膜系统,第二纳滤系统为卷式纳滤膜系统。第一纳滤系统和第二纳滤系统对截留二价盐具有良好的效果,在截留过程中一价盐可以绝大部分透过。
[001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催化剂分子筛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反渗透系统,脱氨膜组件的产水出水端与第二反渗透系统的进水端连接,第二反渗透系统的浓水出水端与第一纳滤系统的进水端连接。
[001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脱氨膜组件为中空纤维疏水膜组件。中空纤维疏水膜组件具有单位体积内填充密度大和成本低等特点,占据了脱氨膜组件的大量市场。
[0012]本技术的一种催化剂分子筛废水处理系统,催化剂分子筛废水进入絮凝沉淀池进行沉淀,絮凝沉淀产生的污泥进入板框压滤装置进行压滤,生成的泥饼外运,滤液回流至絮凝沉淀池中处理。然后,絮凝沉淀池的浓水进入超滤系统中进一步处理,超滤浓水也回流至絮凝沉淀池中处理,超滤产水则进入第一纳滤系统进行分离浓缩,生成的第一纳滤系统浓水进入第一蒸发器中蒸发结晶生成硫酸钠,第一纳滤系统产水进入脱氨膜组件中进行脱氨处理,产生的硫酸铵溶液进入第二纳滤系统进行分离浓缩,生成的第二纳滤系统浓水进入第二蒸发器中蒸发结晶生成硫酸铵,第二纳滤系统产水进入第一反渗透系统进行分离浓缩,第一反渗透系统产水达标排放,第一反渗透系统浓水进入第二纳滤系统进一步处理,脱氨产水进入第二反渗透系统继续分离浓缩,产生的第二反渗透系统浓水进入第一纳滤系统进一步处理,第二反渗透系统产水达标排放。该催化剂分子筛废水处理系统可实现对污染物的有效去除和对废水中的一价盐和二价盐进行分盐处理,并且整体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0013]包括附图以提供对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被并入本说明书中并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图示了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将容易认识到其它实施例和实施例的很多预期优点,因为通过引用以下详细描述,它们变得被更好地理解。附图的元件不一定是相互按照比例的。同样的附图标记指代对应的类似部件。
[0014]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催化剂分子筛废水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脱氨膜组件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脱氨膜组件料液流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下面将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详细的介绍,本技术的一种催化剂分子筛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絮凝沉淀池1和超滤系统2,催化剂分子筛废水被馈送至絮凝沉淀池1进行沉淀处理,絮凝沉淀池1的出水端与超滤系统2的进水端连接,超滤系统2的产水出水端与第一纳滤系统3的进水端连接,第一纳滤系统3的产水出水端与脱氨膜组件4的进水端连接,脱氨膜组件4的氨盐出口端与第二纳滤系统7的进水端连接,第二纳滤系统7的产水出水端与第一反渗透系统8的进水端连接。
[0019]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该催化剂分子筛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板框压滤装置5,絮凝沉
淀池1的污泥出口端与板框压滤装置5的进口端连接,板框压滤装置5的滤液出水端与絮凝沉淀池1的进水端连接。絮凝沉淀池1还包括加药装置,通过加药装置投加药剂去除悬浮物和硅酸盐。药剂包括氢氧化钙、氧化镁、碳酸钠以及PAM等,氢氧化钙和镁剂主要是去除硅酸盐,通过控制氢氧化钙的加药量,将分子筛废水的pH值范围控制在10.3~11之间,生成表面带正电氢氧化镁胶粒吸附硅酸根离子形成硅酸

氢氧化镁沉淀,与此同时,氢氧化镁、氢氧化钙和硅酸根离子能够形成共沉淀,有助于氢氧化镁的沉淀;碳酸钠的作用是为了与多余的钙离子形成碳酸钙沉淀,PAM则是起到了助凝的作用,进一步加快絮体的沉淀效果,PAM的加药量为0.5~1ppm;生成的絮凝沉淀污泥进入板框压滤装置5中进行压滤,产生的泥饼外运,滤液回流至絮凝沉淀池1进行处理。
[0020]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超滤系统2包括中空纤维超滤膜系统,中空纤维超滤膜系统的孔径为0.08um,废水经过中空纤维超滤膜系统的处理,使得超滤产水进入第一纳滤系统3的浊度小于3NTU以下,超滤系统2的浓水出水端与絮凝沉淀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催化剂分子筛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絮凝沉淀池和超滤系统,催化剂分子筛废水被输送至所述絮凝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所述絮凝沉淀池的出水端与所述超滤系统的进水端连接,所述超滤系统的产水出水端与第一纳滤系统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纳滤系统的产水出水端与脱氨膜组件的进水端连接,所述脱氨膜组件的氨盐出口端与第二纳滤系统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二纳滤系统的产水出水端与第一反渗透系统的进水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分子筛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板框压滤装置,所述絮凝沉淀池的污泥出口端与所述板框压滤装置的进口端连接,所述板框压滤装置的滤液出水端与所述絮凝沉淀池的进水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分子筛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沉淀池还包括加药装置,通过所述加药装置投加药剂去除悬浮物和硅酸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分子筛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系统包括中空纤维超滤膜系统,所述中空纤维超滤膜系统的孔径为0.08um,所述超滤系统的浓水出水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宗炼郭同豹蒋林煜齐鸣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嘉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